孙坚之死-苍天饶过谁,浅谈孙坚之死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苍天饶过谁,浅谈孙坚之死
- 2、三国里孙坚是怎么死的?
- 3、孙坚是怎么死的
- 4、孙坚之死
- 5、三国演义中孙坚是怎么死的
- 6、孙坚怎么死的 孙坚简介
苍天饶过谁,浅谈孙坚之死
孙坚是孙策和孙权孙坚之死的父亲孙坚之死,是三国时期东吴帝国的第一代创业者。孙坚早年参加过对黄巾军的战争,身先士卒,作战非常勇猛。平叛结束后,孙坚得到了封赏,后来做到长沙刺史。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回到家乡招兵买马,队伍迅速壮大。曹操昭告天下讨伐董卓,推选袁绍为盟主,十八路都候浩浩荡荡杀向都城洛阳。孙坚是其中的一个诸侯,表现非常积极,成为讨伐董卓的先头部队。
作为先锋,孙坚奋勇杀敌,而盟主之一的袁术却唯恐孙坚做大,故意克扣粮草,导致孙坚兵败。孙坚对这群人不满,从此有了二心。
十八路诸侯击败吕布,孙坚率先攻进洛阳。董卓用一把火把洛阳的皇宫烧了,然后带着汉献帝和大臣们跑去长安。孙坚在宫殿里的一口井中获得了“传国玉玺”,觉得自己有当皇帝的命,便私藏起来,准备第二天回江东。
孙坚的一个老乡将此事告诉了袁绍,袁绍知道后非常生气,要求孙坚交出玉玺。袁绍说道:“今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公既获得,当对众留于盟主处,候诛了董卓,复归朝廷。今匿之而去,意欲何为?”
孙坚拒不承认,对天发誓道:“我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 袁绍把孙坚的老乡叫出来指认,现场非常尴尬,双方差点打起来。
在被大家劝退后,孙坚立马带着自己的队伍跑了。袁绍得知后非常愤怒,写信给荆州刺史刘表拦截孙坚。 孙坚对刘表再次发誓:“我若有此物,死于刀箭之下!”
刘表不相信,围住了孙坚。孙坚在部将拼死保护下才得以逃脱,但是损兵过半。从此孙坚和刘表结下怨仇。
后来袁术和袁绍闹翻了,接着刘表又拒绝借粮给袁术。袁术非常生气,邀请孙坚出兵共同讨伐刘表。孙坚为报上次拦截之仇,带着儿子孙策跨过长江进攻刘表,想一举拿下荆州。结果孙坚中了埋伏,被对方乱箭射死,年仅37岁。
孙坚连续两次对天发誓,感动了上天,上天接受了他的请求,孙坚果然死在刀箭之下。
小时候,老人家常常对我们说:不要干坏事,小心天打雷劈。那时候我们年纪小,听到非常害怕,不敢做坏事,做了坏事也赶紧承认、道歉。等到我们长大后,学到了知识,认为这些老人家太无知了,他们一点科学的道理都不懂。
随着年龄的渐渐增大,有些事情终于醒悟过来:我们错把信仰当成迷信。其实老人家劝人从善的那句话,就是一种朴素的信仰。唯有信仰才能约束人的自私行为,而发誓就是让自己坚持这份信仰。
——故事主要内容摘自《三国演义》(罗贯中著)第六、七回
三国里孙坚是怎么死的?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孙坚奉袁术之命进攻割据荆州的刘表。刘表大将黄祖夜袭孙坚,孙坚有备,从容应战,击退黄祖,并乘胜追击。夜色中轻骑挺进,误人林木茂密的岘山,为黄祖伏兵射杀。时年只有三十六岁。
拓展资料:
1、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
2、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孙坚是怎么死的
孙坚是中箭身亡。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孙坚之死,在击败孙坚之死了黄祖后渡过汉水,包围了襄阳。刘表却闭门不战,并派黄祖深夜出城调集军队,黄祖带兵回来与孙军再战。战败后孙坚之死的黄祖逃到岘山之中,孙坚在追击时不幸遇到了埋伏,中箭身亡。
孙坚之死
三国时期的孙坚死在岘山。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四月,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
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将星就此陨落。孙坚战死,由其侄孙贲统率孙坚留下的余部扶送灵柩,后依附袁术。
扩展资料:
生卒考证:
据裴松之注《吴录》:“坚时年三十七。”根据古人以虚岁计算年龄的制度可以推算出孙坚生于公元156年。
然而,裴松之在为后面的《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作注时引用了《吴录》中孙策被封为吴侯时的表文,其中有“臣年十七,丧失所怙”一句。意思是:孙策在17岁时丧父。
根据《三国志》不同人物传记的相互考证,可以推算孙策卒于公元200年,时年26岁,可推算出孙策生于公元175年,而孙策17岁时应为公元191年。接下来裴松之又提出了在其他史料中得到的数据“张璠《汉纪》及《吴历》并以坚初平二年死”。意思是:孙坚在公元191年死了。
也就是在《汉纪》和《吴历》这两种史料中都记载孙坚卒于公元191年。根据裴松之的推断,不难推断孙坚的生卒年为公元155年至公元191年为比较可靠的数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坚
三国演义中孙坚是怎么死的
孙坚在与黄祖的战争中中箭身亡。
孙坚,据传为孙武的后代,于汉末征讨黄巾有功,被拜为长沙太守。董卓乱政之际,孙坚为“十八路诸侯反董卓”中的一路,作为诸侯联军的先锋,表现得十分活跃,但因袁术存在私心,拒不发粮,而被董卓的大将华雄击败;并且华雄杀了孙坚的大将祖茂。
后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驻洛阳,意外发现传国玉玺,遂起私心,藏匿玉玺返回,不料事情泄漏,因此与袁绍、刘表结仇。 不久,孙坚在与刘表手下黄祖的交战中,中埋伏而死。
扩展资料
萧常:“自董卓称乱,四方倡义而起者非一,然皆负恃其众,因之以自封殖,卒无一人婴其锋者;独坚一战而败之,遂使西走,修复园陵,祗祀庙社,此其忠义奋发,岂袁、刘辈可同日语哉!惜其孤军无继,功弗克就,而其志有足尚也。”
郝经:“破虏以雄才壮略,遭汉衰末,慨然有拨定之志。崛起吴会,陵蹈中原,讨灭黄巾,劝诛董卓,识度远矣。逮卓废立劫迁,奋其忠烈,以偏师追亡逐北,使不敢东。修塞园陵,保完汉玺,威震函洛,向非袁术掣肘,扶义而西,汉未必亡。”
王夫之:“孙坚之始起,斩许生而功已著,参张温之军事,讨边章而名已立,非不可杰立而称雄也;奋起诛卓,先群帅而进屯阳人,卓惮之而与和亲,乃曰:‘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吾死不瞑目。’独以孤军进至雒阳,埽除宗庙,修塞诸陵,不自居功,而还军鲁阳。当斯时也,可不谓皎然于青天白日之下而无惭乎?故天下皆举兵向卓,而能以躯命与卓争生死者,孙坚而已矣。其次则曹操而已矣。”
罗贯中:“谁道江南少将才?明星夜夜照文台。欲诛董卓安天下,为首长沙太守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坚
孙坚怎么死的 孙坚简介
1、死因: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四月,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
2、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
3、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