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木河-鄂毕河最长支流是什么?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鄂毕河最长支流是什么?
俄罗斯大河之一。由源出阿尔泰山脉托木河的比亚河与卡通河汇成。由东南向西北斜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注入北冰洋喀拉海托木河的鄂毕湾。汇合点以下长3650千米;以卡通河为源头,长4338 千米 ;自最大支流额尔齐斯河河源起算,长 5410 千米,连同鄂毕湾则为6370千米。流域面积 299 万平方千米;连同鄂毕湾则为 347.9 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额尔齐斯、楚累姆、托木、丘雷姆、克季、特姆等河
托木河河口以上为上游,地形上属于山地丘陵区,部分流经森林草原带,有较宽的河谷和河漫滩,左岸陡,右岸缓。从托木河口到额尔齐斯河河口为中游,由于丘雷姆河等支流的汇入,水量猛增,河谷展宽,部分地段至30~50千米,河网稠密,排水不畅,形成大片沼泽、湿地。额尔齐斯河河口到鄂毕湾为下游,河床宽3~4千米,临近河口处宽约10千米,河流注入鄂毕湾前,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面积4000多平方千米。
河口处年平均流量 1.27万立方米/秒,年径流量约400立方千米。径流补给主要来自春季融雪水,次为夏季融冰和降雨。各段春汛时间不一致,伏汛期也不同,致使中、下游汛期泛滥具有多层性特点。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 、天然气 、煤 、铁、有色金属等。潜在水能达 2.5 亿千瓦。已建成的水电站有新西伯利亚、布赫塔尔明斯克和乌斯季 - 卡缅诺戈尔斯克。随着额尔齐斯 - 卡拉干达运河的修筑,鄂毕河及其支流又向哈萨克、中东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盛产鱼类 ,下游及鄂毕湾有鱼 50 多种 ,其中一半有经济价值。鄂毕河为西西伯利地区主要运输干线,从汇合点起到河口可全线通航。干、支流主要河港有巴尔瑙尔、新西伯利亚、托木斯克、下瓦尔托夫斯克、苏尔古特、萨列哈尔德、括贝特南吉、巴甫洛达尔、鄂木斯克、托博尔斯克和秋明等。
鄂毕河从巴尔瑙尔(Barnaul)以南开始,每年11月初到第二年4月末都是冰封的,而距离河口160公里的萨列哈尔德(Salekhard)以下,则从则从10月底到六月初结冰. 鄂毕河中段从1845年起有蒸汽船航行
鄂毕河在哪里?
鄂毕河位于西伯利亚西部,是俄罗斯也是世界著名长河。鄂毕河在当地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的名字。奥斯蒂亚克人称为As,Yag,Kolta以及Yema,撒摩耶人称为Kolta或者Kuay,西伯利亚鞑靼人称为Omar或者Umar。
鄂毕河是世界大河之一,按流量是俄罗斯第三大河,仅次于叶尼塞河和勒拿河。鄂毕河是由卡通河与比亚河汇流而成,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伯利亚,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河长4315千米(从卡通河源头算起),流域面积299万平方千米(其中包括内陆水系流域面积52.8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2300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流量43800立方米/秒,实测最小流量1650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3850亿立方米。含沙量沿程呈递减趋势(160~40克/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5000万吨。从卡通河与比亚河汇口起至托木河口为上游,托木河口至额尔齐斯河口为中游,额尔齐斯河口至鄂毕湾为下游。
鄂毕河源有三说:一说以卡通河作为主源,这样鄂毕河长为4315千米;一说以额尔齐斯河源为源,这样鄂毕河全长为5410千米;一说从卡通河与比亚河汇口算起,长3650千米。
发源于阿尔泰山的比亚河和卡通河在阿尔泰边疆区的比斯克西南汇流形成鄂毕河。比亚河发源于捷列茨湖,卡通河则发源于别卢哈山的冰川。在到达北纬55°前,鄂毕河曲折向北或者向西流,然后向西北画出一个巨大的弧线,然后再向北,最终向东注入鄂毕湾。鄂毕湾是一个连接北冰洋喀拉海的上千千米长的狭长海湾。
鄂毕河流域的可航行河段总长度将近15000千米,经托博尔河,可以在秋明与叶卡捷琳堡—彼尔姆铁路相连,然后与俄罗斯腹心地带的卡马河与伏尔加河连接。鄂毕—额尔齐斯河组合水系的长度居亚洲第二位,大约为5410千米。最大的港口是额尔齐斯河上的鄂木斯克,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有运河与叶尼塞河相连。鄂毕河从巴尔瑙尔以南开始,每年11月初到第二年4月末都是冰封的,而距离河口160千米的萨列哈尔德以下,则从10月底到第二年6月初结冰。鄂毕河中段从1845年起有蒸汽船航行。鄂毕河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5万条以上。从左岸汇入的较大支流有:卡通河、佩夏纳亚河、阿努伊河、恰雷什河、阿列伊河、舍加尔卡河、恰亚河、帕拉别利河、瓦休甘河、大尤甘河、大萨雷姆河、额尔齐斯河、北索西瓦河、休奇亚河等;从右岸汇入的较大支流有:比亚河、丘梅什河、伊尼亚河、托木河、丘雷姆河、克季河、特姆河、瓦赫河、特罗姆约甘河、利亚明河、纳济姆河、卡济姆河、波卢伊河等。
达斡尔族都有哪些姓氏?
在金、元、明、清初那么悠久的历史岁月里,他们在黑龙江北岸和精奇里江两岸辽阔土地上,建立过许多村屯和木城。达斡尔人对于所建的这些村屯和木城,大都以自己的哈拉和莫昆命名。如多金城,就是用敖拉哈拉(敖、单、多、杜、杨、阎氏族)的多金莫昆(多姓)命的名;著名于世的雅克萨城,就是用敖拉哈拉(敖、单、多、杜、杨、阎氏族)的雅尔兹莫昆(杨、阎姓)命的名;郭贝勒屯和郭贝勒阿彦,就是用郭贝勒哈拉(郭氏族郭姓)命的名;阿萨津城,就是用鄂嫩哈拉(鄂、敖、吴氏族)的阿谢金莫昆(鄂姓)命的名;铎陈城,就是用托莫哈拉(陶、乔氏族)的图钦莫昆(陶姓)命的名,额苏里城,就是用鄂斯尔哈拉(何、鄂、杜氏族)命的名;阿里岱屯,就是用阿尔丹哈拉(安、阿、德、金氏族)命的名;额尔土屯,就是用鄂尔特哈拉(鄂、于氏族)命的名;莫日迪齐城,就是用莫尔登哈拉(莫、孟、苍氏族)命的名;博阔尔(素称博和里)城,就是用鄂嫩哈拉(鄂、吴、敖氏族)的博阔尔浅莫昆(鄂姓)命的名;德都勒屯,就是用德都勒哈拉(德氏族)命的名,噶尔达孙屯,就是用德都勒哈拉(德氏族)的噶勒达斯莫昆(德姓)命的名;克殷屯,就是用克音哈拉(何氏族)命的名;吴鲁苏屯,就是用乌力斯哈拉(吴氏族)命的名;吴兰屯,就是用托莫哈拉(陶、乔氏族)的瓦韧莫昆(乔姓)命的名;布丁屯,就是用博格特哈拉(卜氏族)的布敦千莫昆(卜姓)命的名;色布克屯,就是用金奇里哈拉(金氏族)的泽布克莫昆(金姓)命的名;沃哷屯,就是用沃热哈拉(沃、张氏族)命的名;乌鲁苏屯,也叫瑚尔汉乌鲁苏穆丹城,就是用乌力斯哈拉(吴氏族)所属的库尔堪莫昆(吴姓)命的名;乌尔堪屯(也称乌喇喀屯),就是用苏都尔哈拉(苏氏族)的乌尔科莫昆(苏姓)命的名;都孙屯,就是用德都勒哈拉(德氏族)的都松莫昆(德姓)命的名;固农屯,就是用托莫哈拉(陶、乔氏族)的古隆莫昆(陶姓)命的名;海伦屯,就是用鄂尔特哈拉(鄂、于氏族)的海楞莫昆(鄂姓)命的名;浑秦屯,就是用鄂嫩哈拉(鄂、敖、吴)氏族的坤奇莫昆命的名;榆尔根屯,就是用郭贝勒哈拉(郭)氏族的鄂尔根千莫昆命的名。
还有不少是以哈拉、莫昆之名命名了周围的山川河流。如用鄂嫩哈拉命名了黑龙江上游北岸支流——鄂嫩河。由此可知,鄂嫩河流域肯定是鄂嫩哈拉的原籍。用托木哈拉命名了精奇里江下游东岸支流——托木河。由此可知,托木河流域肯定是托木哈拉的原籍。用苏都尔哈拉命名了苏都里河,可见苏都里河流域肯定是苏都尔哈拉的原籍。用金克尔哈拉命名了精奇里江,可见精奇里江的一段肯定是金克尔哈拉的原籍。
金克尔哈拉不仅以哈拉命名了江名,而且以其色布克莫昆名命名了精奇里江、西林木迪河汇流处的泽布奇峰;苏都尔哈拉乌尔科莫昆不但以莫昆名命名了乌尔坎屯,而且命名了精奇里江上游支流——乌尔坎河。
住在黑龙江北岸时,达斡尔人的好多木城取自酋长名,如多金城、阿萨金城、铎陈城、额苏里城、莫日迪齐城、托古勒津城、博和里城、乌鲁苏穆丹城、拉卜凯城、希日基尼城、桂古达尔城等等。驰名中外的雅克萨城,也叫阿(e音)尔巴西城,是从拉卜凯的侄子阿尔巴西继任此城酋长得名。
清廷征服索伦部之役结束后,为了稳定黑龙江北至外兴安岭这偌大地区的统治地位,除了采取一些安抚的政策措施外,还在行政管理上,按达斡尔族的哈拉莫昆和居住特点,编了一些牛录——佐,并册封拉卜凯、达萨乌勒、桂古达尔、宝恩布来、托勒嘎、道布图勒、别布尔、都希、乌莫迪、巴尔达齐等酋长为牛录章京——佐领,赏赐朝服,让他们管理黑龙江上中游北岸和精奇里江流域的达斡尔人。
顺治七年初,以哈巴罗夫为首的沙俄远征队再次侵临黑龙江上游。这时,住在黑龙江上游北岸地区的拉卜凯集团,同石勒喀河下游至牛满河之间的达萨乌勒、桂古达尔、宝恩布来、托拉嘎、道布图勒、巴尔达奇等集团一样,为了抗击沙俄,逐一由原来的经济、宗姓的氏族部落组织,发展成为多宗姓、反侵略的地区联盟。拉卜凯集团的主体,由沃热氏族和乌里斯氏族两大宗姓人组成,酋长为拉卜凯。他常驻在以他侄儿阿尔巴西(Erbaasi)名字的命名的阿尔巴西城,即雅克萨城。
鄂嫩氏族同乌里斯和沃热氏族驻地相接,婚姻互通,宗支交织,鄂嫩氏族的首领齐帕,就是拉卜凯的女婿,因此,在抗俄当紧的年代,以齐帕为首的鄂嫩氏族,也加入了以拉卜凯为酋长的反侵略地区联盟。
从年顺治元年起,达斡尔人根据清廷坚壁清野的战略部署,陆续从黑龙江北岸、精奇里江流域迁居嫩江流域。
清廷把选迁来的达斡尔人编为杜博浅(鄂嫩哈拉祖先之名)、孟尔丁(莫尔登哈拉之名)、讷莫尔(嫩江支流之名)三个扎兰(连一级军事组织),连同五个“阿巴”和齐齐哈尔周围的六十多个屯子,统属设在齐齐哈尔大屯的达斡尔总管衙门管辖;稍后又将乌木台(郭)、齐帕(鄂)、岳库达等三个人的族众编为三个佐。康熙七年,又编为十一个佐,任命达力呼等十一人为佐领(牛录章京)。
齐齐哈尔地区的一部分达斡尔人迁来较晚,从顺治五年起陆续迁来建屯,直属达斡尔总管衙门管。
清廷在设立墨尔根副都统、布特哈副都统,管辖墨尔根、布特哈两个地区达斡尔人的同时,也设立了齐齐哈尔副都统,管辖齐齐哈尔地区的达斡尔人。
总之,达斡尔人迁居嫩江流域之初,分哈拉莫昆建村时,并没混杂或很少混杂异姓人。可是已经改变了哈拉、莫昆命名的传统习惯,很少用哈拉莫昆起村名。
下面就是各哈拉莫昆迁嫩江流域后所建的屯名:
鄂嫩哈拉建了开阔、霍日里、博库尔浅、宜斯尔、博斯呼浅、都尔本浅、齐尔莫勒登、索伯尔汉、浑阔、特尔莫、耶斯依格日、挂尔巴达尔、长岗子、水哈拉、色特尔、嘎查等屯。后来从上述屯分化新建的屯有:花马台、博尔齐、提古拉、特莫呼珠、开阔浅、阿音浅、达嘎沁、南营东、红火地房子、哈日努格、三家子等屯。
敖勒哈拉建了依斯坎、多金、哈列尔图、拉力浅、奎力浅、东多格浅、果尼、西多格浅、登特克、库热浅、阿尔拉、拉格气、杜恩达阿纳格、莫勒克、莽格图、玛格勒堤、塔格日、额尔门沁、哈拉台阿那格、音沁、库日库勒等屯。后来从这些屯分化建的新屯有:拉力浅托尔苏、多西浅、都希浅、华尔沁、哈雅都日本、西必奇、都西根、敖立格日、扎布刻格日、三间房、六间房、布尔金、多布台、木古拉尔特等屯。
莫尔登哈拉建了大库木尔、博和图莫尔登、宜卧奇、舍卧尔、尼尔基、开塔拉、孟尔丁、阿尔哈昌、浑阔、达瓦笫、罕迈迪等屯。后来,从上列屯子分化建的新屯有:库如勒奇、小库木尔、西瓦尔图、乌尔科莫尔丁、托苏呼孟尔丁、会图孟尔丁、小孟尔丁、西倭尔托尔苏、坤必尔台、雅普奇、小孟尔丁、大孟尔丁、西倭尔托尔苏、坤必尔台、雅普奇、大孟庄、红火地房子等屯。
郭贝勒哈拉建了洪果尔津、满那、莫热、塔文浅、哈力、大博尔克、昂提、杜尔本沁、色力克、达瓦第、特尔莫等屯。后来,从上列屯分化建的新屯有:斡多胡台、那音、孔果、满乃博尔克、霍洛尔丹、乌尔西格、阔奇、南营西屯等。
苏都尔哈拉建了乌木科、霍勒托辉、查哈阳、比台、额依勒尔、绰尔嘎勒等屯。后来,从这些屯分化建的新屯有:甘南县的楚尔嘎拉、沃勒奇、呼珠乌尔科等屯。
金克日哈拉建了嘎布喀、梅斯勒、德日莫呼尔、岗恩、色力克、莫古尔等屯。后来,从这些屯分化建的新屯有:甘南县梅斯勒、嘎树哈等屯。
讷迪哈拉建了唯一的哈力浅屯。
吴然哈拉建了西拉金、博荣等屯。后来分化新建的屯有:萨玛街、额尔根沁、库木尔西拉金等屯。
吴然哈拉建了西拉金、博荣等屯。后来分化新建的屯有:萨玛街、额尔根沁、库木尔西拉金等屯。
沃热哈拉建了博荣、东西拉金、西西拉金、西达嘎沁、音沁、哈拉台阿那格、呼兰额尔格等屯。后来,从上列屯分化新建的屯有:萨哈锦、敏特格、两间房、烧锅、小北屯、海雅、全和台、海格、哈日红格日、万仙红格日、双岗子等屯。
德都勒哈拉建了温察尔、阿彦、德都勒、音沁等屯。后来,从上列屯分化新建的屯有:两间房屯(又名杜拉斯尔特屯)。
索多尔哈拉建了唯一的阔奇屯。
杜拉尔哈拉建了杜拉色尔、索勒果尔、托密沁等屯。
博拉木哈拉建了唯一的汗古尔河屯。
乌力斯哈拉建了托木沁、霍依热格日,米勒特格日、斡诺日图、随宫、塔文浅、绰尔格勒、色力克、库莫等屯。后来,从上列屯分化新建的屯有:坤都沁、长岗子、李家地房子、哈什台、王家地房子、胜利、阿拉尔、敖宝、文固达等屯。
托木哈拉建了萨恩达干、斡诺日图、音沁、雅尔赛等屯。后来从上列屯分化新建的屯有:岗子、李家地房、哈什台、哈尔博尔托等屯。
胡尔拉斯哈拉建了哈拉、哈罗尔特等屯。后来分化新建的有:哈拉地房子、霍尔台等屯。
鄂斯尔哈拉建了哈拉、齐齐哈尔、哈罗尔特、哈日、塔格日等屯。后来分化新建的屯有:哈拉地房子、额莫勒堤、霍尔台、西哈雅、东哈雅、绰克义格日等屯。
鄂尔特哈拉建了奈门沁、霍勒登该等屯。后来分化新建的屯有:奈门沁哈雅屯。
毕力杨哈拉建了齐齐哈尔屯。后来分化新建的有:西哈雅、东哈雅、绰克义格日等屯。
克音哈拉建了巴尔奇哈屯。后来分化新建的是善宝屯。
阿尔丹哈拉建了拉格奇、莫古尔、哈木吉格、哈柱、岗根、三间房等屯。
卜克图哈拉建了挂尔本达瓦、西哈雅等屯。
达斡尔人建屯总的特点是:从拉哈镇以下的嫩江流域各屯,由单一哈拉莫昆组成的较少,两个以上哈拉莫昆组成的较多。
达斡尔人除在嫩江流域建了许多村屯外,还受清廷征调,先后去瑗珲、呼伦贝尔、呼兰、新疆等地驻防,建了许多村屯。
从达斡尔人的哈拉大部分与山岭、河流名称相同情况看,“哈拉”一词有可能是达斡尔语“哈力”的变音。
“哈力”是达斡尔语“山谷”之意。凡是大、小江河,其上中游尤其支流,都要流经山谷地带。因此,座落在同一山谷的同一氏族、同一血缘(一个莫昆或几个莫昆)的人们,也就同属于一个祖先,一个根子,也就组成同哈拉。
据史料记载和达斡尔族现实情况看,达斡尔族至少从明清以来就有过二十一个哈拉,即:达斡尔、金克尔、阿尔丹、克音、鄂尔特、胡勒达斯、卜古特、索多尔、讷迪、吴然、毕力央、苏都尔、敖拉、鄂斯尔、莫尔登、沃热、德都勒、托木、郭贝勒、乌力斯、鄂嫩。
现在,除了以族为氏的达斡尔哈拉荡然无存外,其余二十个哈拉皆完整存在。
俄罗斯著名的煤炭产地是?
俄罗斯著名托木河的煤炭产地是库兹巴斯
库兹巴斯(Kuzbass)俄罗斯的煤炭生产基地。
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东南部的克麦罗沃州境内的托木河流域。位于西西伯利亚东南部库兹涅茨克山同萨莱尔岭之间。煤田呈西北- 东南走向托木河,长300千米托木河,宽100千米托木河,面积为2.67万平方千米。煤炭的工业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炼焦煤占俄罗斯工业储量的一半以上。煤层较厚,煤质优良。1800米深度内地质储量达6430 亿吨,炼焦煤探明储量324.8亿吨。
鄂毕河的发源地!十万火急!!!!!!!!
俄罗斯境内大河,为亚洲最大河流之一,源于阿尔泰山,呈曲线向西、北奔流,穿越西西伯利亚,经鄂毕湾注入北冰洋的喀拉(Kara)海。它是一条运输大动脉,穿越自然环境与民族性格迥异的俄罗斯腹地。虽然该河下游一带多为不毛之地,而且其所注入的水域为冰所充塞,但它所经流域却是一个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地区,而它亦已成为一个长期重大发展规画的课题。严格意义上的鄂毕河是在比亚(Biya)河与卡通(Katun)河在阿尔泰山的西伯利亚段山麓汇合后形成的,其长度从这里算起为3,650公里(2,268哩)。然而,如若将额尔齐斯河视为主河道的一部分而不是鄂毕河的大支流,那麼,从黑额尔齐斯河位于阿尔泰山中国部分的源头算起,最大长度为5,410公里(3,362哩),从而使鄂毕河成为世界第七大河;如将鄂毕湾包括在内,这一总长度还可再增加805公里(500哩)。流域面积(鄂毕湾除外)近2,975,000平方公里(1,150,000平方哩)。鄂毕河集水区约占喀拉海流域的一半;为世界第六大集水区。
鄂毕河和叶尼塞河流域
鄂毕河是世界大河之一,按流量是俄罗斯第三大河,仅次于叶尼塞河和勒拿河。鄂毕河是由卡通河与比亚河汇流而成,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伯利亚,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河长4315km(从卡通河源头算起),流域面积299万km2(其中包括内陆水系流域面积52.8万km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2300m3/s,实测最大流量43800m3/s,实测最小流量1650m3/s;年平均径流量3850亿m3。含沙量沿程呈递减趋势(160~40g/m3),年平均输沙量5000万t。从卡通河与比亚河汇口起至托木河口为上游,托木河口至额尔齐斯河口为中游,额尔齐斯河口至鄂毕湾为下游。
鄂毕河源有三说:一说以卡通河作为主源,这样鄂毕河长为4315km;一说以额尔齐斯河源为源,这样鄂毕河全长为5410km;一说从卡通河与比亚河汇口算起,长3650km。因此,在文献中关于鄂毕河的河长可见3个不同的数字,即3650km、4315km和5410km。
发源于阿尔泰山的比亚河(Biya)和卡通河(Katun)在阿尔泰边疆区的比斯克(Biysk)西南汇流形成鄂毕河。比亚河发源于捷列茨湖(Teletskoye),卡通河则发源于别卢哈山(Byelukha)的冰川。在到达北纬55°前,鄂毕河曲折向北或者向西流,然后向西北划出一个巨大的弧线,然后向北,最终向东注入鄂毕湾。鄂毕湾是一个连接北冰洋喀拉海的上千公里长的狭长海湾。
鄂毕河流域的可航行河段总长度将近15,000公里,经托博尔河,可以在秋明(Tyumen)与叶卡捷琳堡(Ekaterinburg)-彼尔姆(Perm)铁路相连,然后与俄罗斯腹心地带的卡马河(Kama)与伏尔加河(Volga)连接。鄂毕-额尔齐斯河组合水系的长度居亚洲第二位,大约为5410公里。最大的港口是额尔齐斯河上的鄂木斯克(Omsk),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有运河与叶尼塞河(Yenisei)相连。鄂毕河从巴尔瑙尔(Barnaul)以南开始,每年11月初到第二年4月末都是冰封的,而距离河口160公里的萨列哈尔德(Salekhard)以下,则从则从10月底到六月初结冰。 鄂毕河中段从1845年起有蒸汽船航行。
[编辑本段]水系组成
鄂毕河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5万条以上。从左岸汇入的较大支流有:卡通河、佩夏纳亚河、阿努伊河、恰雷什河、阿列伊河、舍加尔卡河、恰亚河、帕拉别利河、瓦休甘河、大尤甘河、大萨雷姆河、额尔齐斯河、北索西瓦河、休奇亚河等;从右岸汇入的较大支流有:比亚河、丘梅什河、伊尼亚河、托木河、丘雷姆河、克季河、特姆河、瓦赫河、特罗姆约甘河、利亚明河、纳济姆河、卡济姆河、波卢伊河等。
卡通河发源于阿尔泰地区卡通山脉的最高峰一别鲁哈峰的南坡,源流从冰河和皑皑白雪中间倾泻而下。河流全长655km,流域面积6.09万km2。
大尤甘河位于俄罗斯秋明州,发源于瓦休甘沼泽地,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河长1063km,流域面积3.47万km2。其主要支流有小尤甘河等。流域内大约有8000个湖泊,总面积达545km2。河水补给主要为融雪水。10~11月河流封冻,次年4月底~5月初解冻。
额尔齐斯河是鄂毕河最大支流,发源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勒泰山南坡,河长4248km,流域面积164.3万km2。其中中国境内河长633km,流域面积5.73万km2。
托木河全长827km,流域面积6.12万km2,发源于阿巴坎山西坡,在托木斯克附近汇入鄂毕河。河流补给主要依靠融雪。汇口处年平均流量lll0m3/s,最大流量3960m3/s。每年10月或11月初封冻,次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解冻。左岸主要支流有姆拉苏河、孔多马河、乌尼加河等;右岸主要支流有:乌萨河、上、中、下捷尔西河、泰栋河等。
丘雷姆河是鄂毕河右岸最大支流,河长1799km,流域面积13.4万km2。由发源于库兹涅茨阿拉套山东北坡的白伊尤斯河和黑伊尤斯河汇合而成。河流补给主要来自融雪、雨水和地下水。春汛通常开始于4月末,最大流量上游发生在5月初,下游在5月末。丘雷姆河多年平均流量为785m3/s,距河口131km处最大流量8220m3/s,最小108m3/s。河流通常在10月初结冰,于次年4月末或5月初解冻。河流年输沙量为210万t。
克季河发源于鄂毕河一叶尼塞河的分水岭上(海拔200m),河流全长1621km,流域面积9.42万km2。河流的基本流向是自东向西,是一典型的平原河流。19世纪末,克季河通过运河和卡通河与叶尼塞河相通,因此,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之间建立了联系。距河口236km处克季河的年平均流量为502m3/s。汛期5月至8月,10月下旬封冻,次年4月底或5月初解冻。右岸主要支流有:索丘尔(Coqyp)河、奥尔洛夫卡河、利西察河等;左岸主要支流有:小克季河、缅杰利河、叶洛娃亚河、恰恰姆加河等。
瓦休甘河发源于瓦休甘沼泽,河流全长1082km,流域面积6.18万km2,多年平均流量381m3/s(瑙纳克附近)。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融雪和降水。右岸主要支流有纽罗利卡(跏p。nbKa)河、奇扎普卡河等;左岸主要支流有:切尔塔拉河、亚格利亚赫河等。
瓦赫河发源于鄂毕河、叶尼塞河及塔兹河的分水岭上,河长964km,流域面积7.67万km2,年平均流量504m3/s(洛布钦斯克附近)。右岸主要支流有:库雷尼戈尔河、萨邦河、科利克耶甘河等;左岸支流有大梅格蒂吉耶甘河等。
北索西瓦河发源于北乌拉尔山东坡,于别列左沃城附近注入鄂毕河。河流全长720km,流域面积8.98万km2。距河口140km处的年平均流量113m3/s,最大流量2210m3/s,最小流量4.48m3/s。
鄂毕河的水文介绍
鄂毕河流域的山地部分托木河,河网最发育。鄂毕河的水量最丰盈的支流都发源于阿尔泰、库兹涅茨阿拉套和萨拉伊尔等山地中托木河,平均径流模数达0.01-0.05立方米/(秒·平方千米)。鄂毕河年平均径流量为3850亿立方米。
上游诺沃西比尔斯克附近鄂毕河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560亿立方米。从诺沃西比尔斯克到托木河口长241千米河段内,实际上无支流汇入。水量丰沛的支流托木河和丘雷姆河注入后,鄂毕河的年平均径流增加到1220亿立方米(莫哥软镇),而在瓦休甘河和特姆河注入后年平均径流达1720亿立方米(普罗霍尔基诺城)。在额尔齐斯河注入前,鄂毕河的多年平均径流为2340亿立方米,在额尔齐斯河河口以下的别洛哥里耶村为3170亿立方米,河口处的萨列哈尔德为3820亿立方米。
鄂毕河的落差自比亚河和卡通河汇流处到河口的全程约160米,即每千米4.4厘米。离河口愈近落差愈小。
春汛时,鄂毕河上游部分(巴尔瑙尔附近)通常有2次水位和流量的升高:第一次在4月末,由平原上的融雪所形成托木河;第二次在5月末至6月中旬,那时高山积雪开始融化。从7月初起,被雨洪抬高的河水开始慢慢退落。
鄂毕河各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分配如下:自河源到克季河河口段,其年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36%,其中比亚河占3.8%,卡通河5.1%,托木河9.7%,丘雷姆河6.1%,其他支流11.3%。自克季河到额尔齐斯河汇口前,鄂毕河的径流增加了24%。额尔齐斯河汇入后,鄂毕河径流又增加24%,到鄂毕河河口,又增长了16%,其中北索西瓦河约占一半。
鄂毕河流域夏季短促而温暖,冬季漫长而寒冷。1月份平均气温在喀拉海岸的-28℃和额尔齐斯河上游的-16℃之间。同样地点在7月份的气温分别为4℃及20℃以上。在乾旱的南部,绝对最高气温为40℃,在阿尔泰山,绝对最低气温为-60℃。降雨主要在夏季,年平均降雨量北部不足400毫米,泰加林带508-610毫米,乾草原上为305-406毫米。阿尔泰山西坡年降雨量可多达1575毫米。积雪在北部持续240-270天,在南部持续160-170天,森林带(610-915毫米)和山地(2032毫米)最深,苔原上浅得多(305-508毫米),乾草原上很薄(203-406毫米)。
鄂毕河上游春汛始于4月初平原上雪融之时;春汛的第二阶段随阿尔泰山雪融继发。该河中游几乎不受上游影响,从4月中旬开始出现持续的春夏高水位期。该河下游高水位始於4月末或5月初。鄂毕河上游,春汛在7月结束,但秋雨在9-10月再度带来高水位;在中下游,春秋洪水逐渐消退,直到结冰开始(在下游,洪水可持续4个月)。
秋季浮冰从10月底持续到11月的第二个星期,此后下游开始冻实。到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全河封冻;上游封冻约150天,下游封冻约220天。解冻期——时间长于结冰期——从4月底(上游)持续到5月底,春凌(约持续5天)造成严重的冰塞。高低水位差在上游的新西伯利亚为8米;在中游的亚历山德罗夫斯克耶(Aleksandrovskoye)达到13米,但在河口附近的萨列哈尔德(Salekhard)却降为6米。河水在7月最暖,在巴尔瑙尔附近最高达28℃。
就排水量而言,鄂毕河为西伯利亚第三大河,仅次於叶尼塞河与勒拿河。它平均每年注入北冰洋约3970亿立方米(95立方里)的水量——约占排入北冰洋总水量的12%。
就在三角洲上游的萨列哈尔德,最大流量约为42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约为1960立方米/秒,而在鄂毕河上游的巴尔瑙尔,相应数字分别为9520立方米/秒与160立方米/秒。河口年平均流量约为12,700立方米/秒。
鄂毕河水仅轻微矿化:每年流入喀拉海的水溶物质为3020万吨。鄂毕河每年携来的固体物质总量仅达5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