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结石的草药-治疗结石有哪些草药?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治疗结石有哪些草药?
- 2、肾结石草药排石药方
- 3、中药可以化结石么?
治疗结石有哪些草药?
治疗肾结石化结石的草药的中草药主要包括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玉米须、车前草等。这些药物主要是清利湿热、通淋排石化结石的草药,常用化结石的草药的临床上的主要的药物包括排石颗粒、尿石通丸、金钱草颗粒。金钱草颗粒的主要成分就是金钱草化结石的草药,排石颗粒的主药是连钱草化结石的草药,尿石通丸的主要成分是广金钱草。
肾结石草药排石药方
肾 结石 的高发人群是青壮年:发病的高峰年龄是20~50岁,也就是好发于正值壮年的劳动力人群,其中男性是女性的2~3倍。,肾结石吃什么可以排石?有不少 中药 能有效治疗肾结石的。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肾结石草药排石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肾结石草药排石药方
1、金钱草鸡肫汤
金钱草50克,鸡肫2只。将金钱草洗干净,放冷水中浸泡70分钟;鸡肫除去食渣,留肫内皮,将两者同时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小火炖1小时,分2次喝汤,鸡肫切片蘸酱油。1次/天,鸡肫佐餐食用。化石通淋, 补肾 清热 。适用于砂淋,石淋。
2、内金粉
鸡内金500克。将新鲜鸡内金洗干净硒干,用文火焙炒,研成粉末,装入胶囊中即可。3次/天,5克/次,连续服用。利尿消石。适用于砂淋、石淋患者。
3、补肾消石汤
金钱草100克,石韦、王不留行、鸡内金、芒硝、琥珀各30克,川断、杜仲、滑石各20克,延胡索、牛膝各15克,石榴树根、木香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20日为1个疗程。有清热利尿、行气活血的功效。尤适宜治疗肾结石。
4、胡桃黄芪汤
核桃仁(胡桃仁)60克,黄芪30克,蜂蜜适量。将两药去除杂质,一并放入沙锅中煎熬成汤液,去药渣后加入蜂蜜即可。1剂/天,连服数日。补肾益气,排石去淋。适用于气虚伴有结石的患者。
5、化淤排石汤
三棱、莪术、赤芍、车前子各15克,穿山甲、皂角刺、桃仁、川牛膝、青皮、白芷、枳壳各9克,厚朴、乳香、没药、生薏苡仁各6克,金钱草30克。水煎成200毫升,每日1剂,2次分服。有活血化淤、行气散结、利尿排石的功效。
6、温阳利水方
熟附子6克(先煎2小时),肉桂(桂枝9克)、川椒各3克,补骨脂、川断各9克,女贞子、泽泻、车前子、车前草各30克,黄精10克。水煎2次,每日1剂,取汁分2次服,3个月为1个疗程。有温阳利水排石的功效。
肾结石可以吃如下草药:
1、清热利湿行气:常用的清热利湿药有金钱草、车前子、海金砂、滑石、泽泻、木通、通草、地肤子、石苇等;淡渗利湿药有:猪苓、茯苓、赤小豆、薏苡仁。行气解郁药有:木香、乌药、厚朴、青皮、香附、枳实、莱菔子等。主要用于无嵌顿、直径小于0.8cm的小结石,能提高 自然 排石率,减少手术率,改善 肾功能 。
2、气滞行瘀:以化瘀行气软坚药三棱、莪术、桃仁、枳壳等组方,它可使磷酸盐部分脱失,草酸颗粒结晶变圆钝,结构破碎。金钱草、石苇、茯苓、玉米须等组成的中成药还能减少上尿路含钙结石患者尿中的大晶体的比例,提高尿液对草酸钙晶体生长和聚集的抑制活性,具有防止含钙结石形成、降低尿石复发的作用。
3、破血破气加益气药促使结石移动排出,解除梗阻:缓解结石梗阻性肾输尿管积水,减少手术率。对中度肾积水,只要无严重感染和进行性加重,可应用以中药为主的非手术方法积极治疗。排石后用补肾、活血、益气药有助于肾功能的恢复。此外,在碎石前后应用清热利湿、化淤行气、清热 解毒 、补肾益气等 中医 方法治疗。
把握中药排石疗法的适应症运用排石疗法的条件是:
(1)结石直径小于1.0厘米,形状规则,表面光滑,并且与肾盂肾盏无黏连而游离于腔内者;
(2) 泌尿 道无明显畸形、狭窄和感染;
(3)无严重肾积水,肾功能尚好者;
(4)青壮年体质好,能配合大量饮水及参加有利排石的 体育 活动。只有充分了解用排石药的条件,患者才能对多种治疗手段作出最佳的自我选择
中药可以化结石么?
中药可以化结石。治疗结石常用的中药有木通、车前子、海金沙、金钱草等。1.木通:性寒,味苦,有清火,利小便的功效,可以促进排石,是利尿通淋药,常用于治疗淋证,对膀胱结石,肾结石有较好的疗效。2.车前子:性微寒,味甘。归肾经、肝经、肺经、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的作用,属于利尿通淋药。常用来治疗热淋、石淋、小便不通。3.海金沙:味甘,性寒,归膀胱经、小肠经。能够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主治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具有较好的利胆、利尿、排石作用,常在治疗结石的方剂中配伍使用。一般用于治疗膀胱结石,肾结石。4.金钱草:金钱草性微寒,味甘、咸。归肝经、胆经、肾经、膀胱经。功效为清利湿热、通淋、消肿、利湿退黄。对于缓解热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等症状效果较好。一般用于治疗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擅自用药。
【拓展资料】一。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平和的药物。三国 魏嵇康《养生论》:“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 晋张华《博物志》卷七:“中药养性,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 宋徐铉《题庙》诗:“常嗟多病嫌中药,拟问真经乞小还。
二、各省市医药、中药、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显示,大部分省市预计其中药产业增长率在20%-25%之间,部分省市预计在30%以上,少部分省市低于15%。在几大中药重点省市的规划预测中,中药行业的增长率均在20%以上,其中山东省年均增长率或达30%以上,四川、江西分别在25%、23%左右。预测,“十二五”期间中药工业将保持年均12%以上速度的增长,到2015年总产值超过5590亿,但综合各省市的具体规划,预计我国中药行业整体增速高于中医药事业展“十二五”规划的预测,年增长率或可达20%以上,到2015年中药行业工业总产值或将达到7000亿左右。
三、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