眯眯眼辱华-眯眯眼就是“辱华”吗?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眯眯眼就是“辱华”吗?
01.
最近有一部电影叫《雄狮少年》,情节很燃,口碑很好,但就因为里面出现的角色长成这样,被认为“辱华”了。
有人说,普通人根本不长成这样的。
有人说,导演把人物形象画成这样,是因为他们要投外国人的喜好拿奖。
还有人说到,主角名字阿猫阿狗在广东话里是骂人的,这是在暗暗地骂观众。
总之他们觉得眼距宽,眼睛小成一条线是在迎合外国人对亚裔的刻板印象,妥妥的辱华。
面对这样的非议,主创表示这不是空穴来风的,而是他们在民间采风后的结果。
结果这样的采访,被某媒体报道后,一些网友们觉得,主创心中的“中国人/广东人长那样(不好看)”,照镜子看看自己模样就知道。
最后“主创说广东人就长这样”的误会在互联网世界疯狂传播,于是又产生了一波口水战。
其实这段话说的是一个创作手法。
团队尽量以按照真人形象,又不完全按照的方式去创作,所以“照镜子”的比拟说法,其实是创作者说给自己的话,和普通人无关。
和普通人的长相自然也无关,和羞辱广东人的样貌无关。
强调艺术创作手法,是因为这样能做得比真的还真的,能带来好口碑,这点大家也看到了。
当然吐口水的人没想到这些,在他们看来,导演们就差以死谢罪了。
实际上,除了主角团,影片中的其他角色并非所谓的“眯眯眼”。
阿娟这样的主角也不总是眼睛眯成一条线。
但在舆论风暴中,没人想去注意这些更多的细节。
于是乎,这样一部难得高质量的动画电影,就这样成了争议电影。
当所有人都只关心这电影是否辱华时,谁还会关心电影本身呢?
02.
上周末,三只松鼠两年前的一个广告也被翻了出来。
他们说这广告的女模特眼睛太小,涉嫌辱华。
还说这模特本来挺好看的,非要把她化妆成这么丑,显然是丑化中国人。
他们找了所谓同样是她的图片进行佐证,认为三只松鼠就是恶意抹黑中国女性。
难听的话,离奇的话,还有很多很多。
包括有人说, 女模特的厚唇是黑人才有的特征, 女模特的脸型在辱华照里很常见。
后来,拍三只松鼠广告的四川姑娘出来澄清,她自己就是长这样的。
“眼睛,确实就是长成这个样子,因为我的性格,和表演风格被选中做这个广告模特。”
可以看到,这位模特本身就是小眼睛。
如果一定要将她的形象塑造出大眼睛来,难道不是另一种的审美霸凌和刻板印象吗?
试问,小眼睛就不代表美了吗?
一些网友自然继续不相信,就开始对她制造更多的网络暴力。
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想过一种可能,就是品牌方希望塑造出一个没那么好看的广告形象呢?
会不会他们就不想搞一个美女出来,然后让美女给大家做广告呢?
然而这些人不管,就是觉得这形象辱华了,最后竟然逼得品牌方为了2024年做的一个广告道歉了。
与此同时,一些人则讨论起文案里“撸粉大法好 撸粉大法妙”的问题了。
他们觉得这段话毫无疑问地涉及邪教宣传了。
但其实网友只要把“大法好 大法妙”放到搜索工具里,就能出现很多内容。
各个领域的内容都有。
不能说因为邪教用过相关的句子,正常的情况下类似的句子一律不得使用,使用了就是邪教。
这样的推论很明显也站不住脚。
如果中文字句因为被邪教、坏蛋使用过,就要一一被封,那中文早就成了语言禁地了。
03.
话说回来,其实这些年,网友觉得辱华的事情还真不少。
开始还是觉得外国品牌辱华,现在终于发展到认为国货也辱华了,未来不知道那些现在被赞“民族品牌”的,会不会也被认为是辱华。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其实兵马俑中有不少模样,本身就辱华了。
跨越2000多年的辱华,甚至在公元前就把华给辱了,你说牛逼不牛逼吧。
现在的某些网友非常热爱出警,什么都觉得是辱华,已经到了浑身都是G点的地步了。
张文宏医生直播时说疫情期间要多给孩子补充蛋白质,多喝牛奶吃鸡蛋,不要给孩子吃白粥,结果就被一些大V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
矢野浩二2012年在日本参加一档综艺节目时说,中国人遛狗不太注意狗狗大小便,日本人遛狗注意狗狗大小便,当时他的结论是中国人没有资格养狗。然后矢野浩二就被当做辱华了。
但事实上要补充蛋白质,就不要喝白粥,这在营养学上没问题吧?
同样,很多中国人遛狗不仅不讲卫生,还容易伤害路人,这在公共环境中要格外注意吧?
这些客观,自然不会被人注意;各种主观情绪的煽动,倒是带来了一阵又一阵的热搜。
其结果便是,只要你想,“辱华”这条所谓的底线的枪,就能狙击到任何人。
太高的辱华了,太矮的辱华了,不高不矮有点晒黑的辱华了;
太胖的辱华了,太瘦的辱华了,不胖不瘦皮肤过于白皙的辱华了;
特别会踢球的辱华了,不会踢球的也辱华了,有点会又有点不会踢球的,也是在辱华……
中国人那么多,总能在其中找到一定的少数派的。
就像你拿着显微镜去他人身上挑毛病时,总能挑出绝症来。
而当事人就会遭受最严厉的处罚,包括社死、退圈、职业前途尽毁……
而旁观者看得兴高采烈,再去寻找下一个倒霉蛋。
作恶过程继续循环。
我觉得,辱华是一个很重的指控,如果什么都指责是辱华,只会让辱华这个概念变得没有分量。
慢慢的,谁都不会在意辱华与否。
这样一来,那些让不少中国人失去工作,破坏中国行业发展的辱华行动,反倒不被人重视了。
这非常像狼来了的故事逻辑。
喊多了“辱华”,人们也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辱华了,人们也就不知道怎么去保障遭受伤害的人的权益了。
这才是整个事件里最吊诡之处。
这才是最恐怖最伤人的地方。
庆幸的是,现在有一种声音出来了:
盖楼的声音多了起来,说明大家早就对此深恶痛绝了。
或许这算一些坏消息里的好消息吧。
即使政治正确过头了的黑人,互相之间也是可以用nword的,只是不给其他族裔用。
我觉得现在我国互联网上对于“辱华”的政治正确,已经大大矫枉过正了。
另外认为一个东西丑当然没问题,是每个人的自由。这和说一个东西辱华是两码事。
-END-
一百年前眯眯眼就已经是辱华标志,为何现在还有广告商化这样的妆容?
一百年前眯眯眼就已经是辱华标志,之所以现在还有广告商化这样的妆容,在我看来是因为这些广告商有崇洋媚外的嫌疑!在他们看来,这种眯眯眼是潮流,是高级妆容!想要打开国外市场,这种妆容必不可缺!可以说这些广告商把盈利建立在辱华,丑化国人的基础上,令人发指!所幸,大众的三观比较正,爱国之心非常的炙热,对于这种涉嫌辱华的广告,大家会团结一心,群起而抵制,让这些没有良心,没有爱国之心的奸商避无可避,只能节节败退,放弃这种虚妄的高级脸,高级妆容!
何为高级脸,高级妆容!中国人讲究天庭饱满,五官端正!这才是大众眼里的高级脸!一众广告商想要获得中国民众的认可,必须遵循中国人的审美,这是显而易见的!想要搞文化阴谋,只想说这些奸商小看了我们中国人的团结!中国人只要团结一心,任何人休想辱华,丑化国人!
三只松鼠
三只松鼠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竟然使用丑化国人的广告,简直是不自量力!虽然舆论发酵之后,三只松鼠已经解释和道歉,但是网友却并不接受,而且依旧在抵制支持三只松鼠!此次三只松鼠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理应当明白在今后该何去何从!再有丑化国人的举动,三只松鼠恐怕就要彻底凉凉。网友为了爱国,可谓无所不能,一众品牌企业应该明白这届网友有多么的正,有多么的刚!
声讨
不只是三只松鼠,还有多个品牌有这种妆容的广告,毋容置疑,网友已经自发的声讨和抵制这些品牌!这些品牌应该明白失去中国消费者的支持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希望这些品牌能够有所反省和整改!
一百年前眯眯眼就已经是辱华标志,所以眯眯眼妆容慎用!
眯眯眼为什么是种族歧视?
; 01
眯眯眼这种长相特征本身是没有种族歧视的意思的眯眯眼辱华,不过部分西方国家用“眯眯眼”符号化中国人眯眯眼辱华,借由这种长相特征来构造辱华符号的历史渊源和认知习惯眯眯眼辱华,使得“眯眯眼”成为一种歧视性符号。
西方社会把“眯眯眼”当做工具来构造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甚至是辱华标志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之所以出现这种刻板影响眯眯眼辱华,是因为黄祸论的兴起。黄祸论(英语:Yellow Peril)是形成于19世纪的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理论。在这个理论概括下来就一个中心思想:宣扬黄种人对白种人的威胁,白种人应该联合起来对付黄种人。
一般来说,提出黄祸论的学者会说三次“黄祸”,分别是北匈奴西迁,西突厥部落西迁,蒙古西征欧洲。这三次“黄祸”本质上是中国古代某些王朝在强盛时,迫使一些周边游民民族西迁或者自身扩张,导致西欧出现政治动荡。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古代中国太强大,让西方国家的统治者十分惧怕,从而造出一个所谓的理论来渲染*****,用来引导民众相信国家的政局动荡不是自己管理不当,而是中国的威胁。这才使得“黄祸论”得到了西方民众的认同。
不仅仅是西欧,由于不少华人在19世纪末前往美国工作,他们非常勤奋,这使得美国人在劳动力市场上远不如华人。于是,美国照搬了黄祸论,搞出了排华风潮。“黄祸论”也在美国大肆流行,当时的一些小说家和漫画家,就把中国人描绘成了“眯眯眼,高颧骨,高外眼角”的模样,和他们眼里的反派特点十分相近。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傅满洲,这是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默创作系列小说中的反派,他的形象就是:眯眯眼,高颧骨,高外眼角。
于是,在许多西方人的眼里,这种形象成为了中国人的标签,充满了种族歧视的味道。一些对中国人充满歧视的人都会把一些海报,影视作品和摄影作品里的中国人描绘成“眯眯眼,高颧骨,高外眼角”,一些欧美国家的人甚至会用“拉眼角”来表示对亚洲人的歧视。
三只松鼠海报中眯眯眼到底算不算辱华?
不管辱华不辱华,作为宣传企业的海报,至少让人看了舒服,让消费者看了有购买的冲动,这个海报我看了很难受,也很恶心。从此不会再买三只松鼠,这家企业在我这里至少凉凉了[泪奔][泪奔][泪奔]
连孔雀这种禽兽开屏的时候,都是把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而不是把屁股对着观众。
我们就是不想再看到有人刻意在恶心我们了!怎么就不对了!你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毛主席对付敌人,首先是区分敌人。分清谁是敌人是第一要紧的事。有的人把敌人当朋友,把人民当敌人,就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是不可能维护人民利益的,即使好话说尽。
我们批判三只松鼠广告,对象不是模特本身,而是刻意丑化中国人的那些人。
很多年前,李小龙都对西方人故意用眯眯眼丑化中国人表示过不满。
我就不相信现在媒体不知道这一点。
所以有些人不是在装傻,而且真正的坏。
当奴才当惯的人,才会责怪别人怎么不跟他们一起跪着。
皇上都没了,没有人值得你们跪。
站起来,不准跪!
当然属于辱华事件。
首先,这些夸张抹画的眯眯眼多丑,中国没有美人了?习惯上广告都是用美好来代表自己产品形象,这岂不是说这就是最美的中国女人嘛。属于严重丑化中国人的恶劣行径。
退一步讲,就算是广告商就像“羊羊羊”广告那样,想弄个逆反效应,通过恶俗反差强化人们的记忆,以达到广告效应,那么在“清华眯眯眼”、“奔驰眯眯眼”两次舆论之后,“眯眯眼”被打成“辱华”舆论甚至是文化共识之后,三只松鼠再用“眯眯眼”,它就是有意辱华了。
必须惩治。
即时不是辱华,那也是像西方献媚吧!西方公认漂亮的明星,比如波姬小丝,费雯丽,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苏菲玛索,莫妮卡贝鲁奇等。。有哪一个是眯眯眼?就这点来说,东西方审美观大致是差不多的!
那为啥西方认可的中国模特都是眯眯眼?不是丑化中国,又是啥原因?
上一次“迪奥眯眯眼”和这次是不一样的,上一次的迪奥事件,很明显是故意丑化中国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模特本人并不是眯眯眼,而是通过特意画出来的妆容展示眯眯眼,尤其配上面部其他部分妆容的表现,说一句地狱妆容并不未过。
我们再看这次三只松鼠的海报,海报总体看上不并不暗黑,除了眼睛确实显小之外,并无其他明显不妥之处,后来模特“菜嬢嬢”本人也出来澄清,很明显其本人本来就是小眼睛的姑娘。
我认为看待这类问题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刻意还是无意上,如果一眼看过去,明显带有恶意的刻画中国人的眯眯眼,那确实是辱华无疑,要是仅仅是眼睛小就要定一个辱华的名头,那也显得我们中国太小气了一些。
三只松鼠海报模特本人在回应中也提到,如果我们什么事情都上纲上线,扯上辱华大旗,那对她们这些小眼睛的模特来说确实是不公平了。
下面配几张图,大家对此一下。
其实西方人喜欢什么,很多人都不了解。有一个事实是,大多数西方人都无法分辨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其实如果他们不说话并穿着相同的衣服,我们自己又分辨得清吗?由于西方对中国的了解,特别是在民间,还远远不够,因此他们往往停留在某个过去的记忆,这种审美的不同,并不代表普遍意义上的歧视。从实际情况来看,西方人的中国妻子,很少有我们所认为的“美女”,这恰恰说明他们更注重内在的“东方气质”。从另一方面讲,小眼睛本来就是东方血统的一个普遍特征,对此以所谓符合西方的喜好就加以反对,其实是一种自卑。如果西方人喜欢,我们就反对,甚至我们根本就没搞清西方人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从而在本民族内部进行自相攻击,那不恰恰合了那些敌视中国的西方人的意了吗?非常奇怪的是,在我们不断强调“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国际关系思维时,总是有人跳出来扩大中国与西方的矛盾,如果不能自强、特别是自信,只会一味指责、敌视,那跟清末遗老和义和团有什么区别呢?有一个最有意思的假设,谁知道三只松鼠的广告有几个西方人能看到,又有多少西方人感兴趣呢?这怎么就成了迎合西方人的喜好了呢?以一位中国模特的纯自然的外貌去做一个中国产品的广告,其动机无疑是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加产品销售,如果说这算作“辱华”,那其动机是什么呢,能有符合逻辑的推理吗?尽管这则广告不尽如人意,但总体上并没导致人们对产品的反感,正说明消费者可以分辨成功的广告和成功的产品的关联和非关联关系,也没产生这则广告“辱华”的联想。翻出一个两年前的广告,以所谓符合西方人的审美,甚至涉嫌“辱华”而引发争议,动机又是什么呢?
有个现象很奇怪:有些理中客告诉你这不算是辱华,是你玻璃心。
你说:你全家都长这样!
然后他们瞬间就怒了,变成了玻璃心。
三只松鼠和这个女模特都已经辱华了,她去年故意把眼睛拉小,按照西方人标准,就是丑话中国人,三只松鼠更不用说了,更是公然辱华。
2年前不算,因为发布海报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有提过意见。
但是2年后就不好说了,这得看收割流量的自媒体,资本市场的投机客觉得挣够没…..
强烈建议其他国产品牌赶紧自查下最近10年做过的广告,不然随时会被挥舞着洛阳铲的考古专家们扑上来吸血…..
一些国人的玻璃心,总有害朕的想法!缺少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