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多少岁到多少岁-青年是多少岁到多少岁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青年是多少岁到多少岁
青年是15岁~24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年龄分段,年轻人(young people)的年龄范围为10~24岁,青年(youth)为15~24岁,青少年(adolescence)为10~19岁。
联合国大会也将“青年”定义为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含15岁和24岁)的那些人。联合国曾于1985年在全球开展“国际青年年”活动,该定义就是专门为“国际青年年”活动所下。
联合国公布的所有有关青年的统计数字,例如联合国系统出版的关于人口统计、教育、就业和医疗卫生的年度统计年鉴,均依据以上定义。
我国青年年龄的划分
1、共青团
共青团章程第一条对团员的年龄作出了明确规定:年龄在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团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团员年满28周岁,没有担任团内职务的,应该办理离团手续。这意味着,此次享受假期青年的年龄限制和团员恰好一致。
2、国家统计局
统计部门对青少年的划分是0岁至14岁。对老年人的划分标准有两个,分别是60岁以上,65岁以上,但是对青年年龄段没有划分。
3、杰出青年
以国内非常权威的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来看,参评年龄段一般是18岁至40岁。比如,2008年评出的第十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有两位正好40岁。
青年是指几岁到几岁
联合国:15-24岁的人为青年。世界卫生组织:14-44岁的人为青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4-34岁的人为青年。共青团:14-28岁的人为青年。青年联合会:18-40岁的人为青年。
也可认为青年指满14周岁不满26周岁的任何人,其中青年与少年时期相重合的阶段为青少年,满26周岁不满30周岁的,有种说法叫做“大龄青年”,即不同于青年,也不同于中年,介于两者之间。
青年的特点
1、青年成长过程具有发展性特点: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以自然属性为主向以社会属性为主的转化、递升过程。青年作为人生的黄金时期,具有其他年龄段的人所不及的优势,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2、青年成长过程中具有创造性特点:青年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在努力适应社会的同时,有着很强的改造社会的意愿,具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青年朝气蓬勃,充满热情,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接受新知识快,最少陈旧观念,是社会上最有生气、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走在时代和创新创造前列。
3、青年成长过程中具有可塑性的特点:青年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与心理,是社会重点塑造的对象。
国家规定青年是多少岁?
《现代汉语词典》对“青年”的解释是:指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左右的阶段。中国社会对“青年”界定,一般指35岁以下。
据《重庆晚报》2008年报道联合国1985年国际青年年,首次将青年年龄定在15-24周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定到16-45岁。
2013年5月,据外媒报道,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15至44岁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已证实。
年轻的人:
联合国于1985年首次将青年定为15至24岁之间的人,而又无损于会员国的其它定义。现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年龄分段,年轻人(young people)被定义为“10~24岁”,青年(youth)被定义为“15~24岁”,青少年(adolescence)被定义为“10~19岁”。
从1995至2000年,世界青年人口的估计数从10.26亿增长至10.66亿,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18.1%降至17.6%。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青年占全球总人口比例预计到2050年将继续下降至13.2%,届时15至44岁的青年人总数将是11.76亿人。
绝大多数青年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就2000年而言,占青年总人口85%的9亿青年生活在世界发展中地区。随着更多的发达国家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这一比例预计会进一步增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年标准,百度百科-青年
青年定义是多少岁青年人一般指的是几岁到几岁
1、中国国家统计局界定的青年是15-34岁,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界定的青年是15-44周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青年是16-45周岁,中国共青团界定的青年是14-28岁,青年联合会界定的青年是18-40岁,港澳台地区界定的青年是10-24岁。
2、其中青年与少年时期相重合的阶段为青少年。满26周岁不满30周岁的,有种说法叫做“大龄青年”。
青年是指多少岁到多少岁?
青年是指20周岁-39周岁。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更一直在变化。
此前,各民族对年轻人均有各自的称谓,如俄罗斯语称 “OTPOK”,意为没有说话权力的;中国古语就有“青年”、“后生”及“郎”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特别是18世纪基督教创办青年联合会以来,青年一词始正式出现,1919年五四运动后,“青年”一词在中国逐渐被广泛使用。
扩展资料:
青年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中国是友好的,中国接受一切友好的祝福。中国也是强大的,中国不会畏惧一切不法分子或者干扰我国内政的其他国家或者个人。”面对各种反华杂音和西方傲慢霸道的偏见,他们清楚明确地表明自己应有的态度,坚决地对此予以反击。每一次“辱华”事件都变成凝聚国人自信心的强大力量,由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的“80后”正成为这种较量的战斗主力。
励青年之志,就要有一颗滴水穿石之恒心。美国的强大,花了上百年的时间,中国同样也会不例外。共青团93年的历史,足以说明,今天中国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是在一批又一批热血有为青年不懈努力下的点滴累积。
参考资料:青年-百度百科
青年是多少岁到多少岁?
青年界定为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其中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阶段称为少年期,就是我们所说的青春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称为青年初期。而有些西方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对青少年期的界定更加宽泛。
扩展资料:
教育研究
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理想追求、信念立场,一直是受到政府和学术界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研究者基本达成共识——青年大学生是时代的晴雨表、时代的镜子,他们绝大多数渴于求知、渴于探索,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部分力量。
当然,他们也有其自身的缺点:缺乏政治和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所以,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更要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前进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