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石-有谁知道“一片石”战役?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有谁知道“一片石”战役?
- 2、一片石之战后,吴三桂为清廷做了哪些贡献
- 3、吴三桂和李自成在一片石大战双方兵力是多少
- 4、发生在长城九门口的一片石之战具体发生在哪一年
- 5、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即一片石,无非一片心意思
有谁知道“一片石”战役?
一片石战役是清军与李自成的大顺军的第一次战役,参战的部队是清军的前锋部队和李自成手下降将唐通的部队。最终以唐通所部被斩百余人而败走,清军获胜结束。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一片石之战后,吴三桂为清廷做了哪些贡献
导引:一片石之战后,李自成损失惨重,对清朝的战争处于弱势地位。但清朝此时除了对付李自成外,还要对抗各地此起彼伏的反清起义,可谓是焦头烂额。此时,吴三桂作为一个刚刚降清的明朝将领而言,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接下来我们就随着历史的车轮,体会这位野心家乱世中的戎马生涯!
【剿灭李自成】
顺治二年,李自成扼守西安,吴三桂奉命奉命同阿济格剿灭李自成。由于清军兵力的绝对优势,再加上李自成对当前敌我态势的错误估计,李自成败逃。于是吴三桂在西安斩杀大量大顺军后,继续追击李自成。最后逼得李自成走投无路,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北村民杀害。
【干戈不止】
顺治五年,吴三桂与摩尔根、李国翰镇守汉中。顺治六年,自立为王的明朝宗室朱森滏进攻阶州,被吴三桂击败。同时,王永强发动叛乱,吴三桂赶去平叛,并将王永强诛杀。
【进剿南明】
顺治八年,明桂王朱由榔在南宁称帝,且张献忠残部归降南明,且势力日盛。于是,清政府便派吴三桂前去攻打,南明将领刘文秀守成都,待吴三桂进攻成都时,刘文秀弃城而逃。吴三桂遂进城修整,但刘文秀又杀了回来,将吴三桂包围,后因刘文秀轻敌,遂侥幸击败。后朱由榔败逃缅甸后,吴三桂奉命进入贵州。
【最后的叹息】
吴三桂进入贵州后,马不停蹄,追往云南擒杀永历帝。但因为兵娇将傲,中了李定国的埋伏,双方大战于磨盘山,次役清兵与吴三桂所部虽然伤亡惨重,但却耗尽了南明的精锐部队。而后吴三桂出兵缅甸,缢死永历帝。大明王朝的残余势力至此被肃清。
吴三桂和李自成在一片石大战双方兵力是多少
吴三挂兵约2万,李自成大顺军约6万。另参加清兵7、8万人。
关于一片石大战参战各方的兵力,说法不一,差距甚大。李自成的大顺军数量,据查继佐《罪惟录》卷三十一,《孤臣纪哭》云“兵六万”;陈济生的《再生传略(下),燕都日记》说率兵五万:《明史》流贼列传称率兵二十万;《吴三桂纪略》记“发兵十万,号三十万”;《甲申传信录》说十余万。《流寇志》说“自成合兵十余万攻之”。《清实录》中认为李自成军有“二十余万”。近人商鸿逵撰文《明清之际山海关战役的真相考察》考证,大顺军东征部队不超过六万人。
吴三桂部的兵力,据《三垣笔纪》载三桂“募兵七千”,《庭闻录》载三桂收溃卒,降唐通兵“约2万人”。
清兵数量,据《沈馆录》云:清兵“蒙古人居多焉”。顾诚《南明史》称清军大约七、八万。
发生在长城九门口的一片石之战具体发生在哪一年
一片石之战是公元1644年发生于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的战役,作战双方为清军、山海关明军和大顺军。清朝透过此战的胜利而最终清兵入关,建立统治。
顾诚评断山海关之役:“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在一片凯歌声中滋长了骄傲轻敌的思想,对于随着明王朝的土崩瓦解而必然出现的满洲贵族的武装干涉,缺乏清醒的估计。这首先表现在,大顺军渡河东征时调集的兵员不够。
当时,大顺军兵力总数在百万以上,但平定西北地区后派驻各地的军队数量过多,占领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后,又在各战略要地分别驻军,使兵力进一步分散。”
“他们的行动却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似乎在他们心目中明、清之战是‘前朝’的事情,自己并没有同清方交恶,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心过日子。”山海关战役意义标志着:大顺军从此由推翻明朝转变为抗清斗争;清廷统治者梦寐以求的入主中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以吴三桂为倡首在汉族官绅中迅速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拥清派。
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即一片石,无非一片心意思
意思是,从本质上说,石头=佛=心。
好比说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这个层面,万物无别。当代量子力学,认为宇宙是从空无中忽然生出的,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一片空无,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在这片空无中,忽然发生了宇宙大爆炸,从此宇宙诞生了。在佛教中,把空性也称为心性、本性,认为是空性缘起产生了宇宙万物,这与量子力学有相似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