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姓氏的故事-你知道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小故事吗?可以说一说,

admin2年前生活百科36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本文目录一览:

你知道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小故事吗?可以说一说,

故事:

1.黄——相传黄姓是伯益之后。伯益为禹所重用,他助禹治水有功,名重一时。周代有黄国(今河南潢川县西),是伯益后裔的封国。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消灭掉,其子孙以国为姓,称黄氏。据考证,黄姓最早南迁到宁都黄石田坑。黄姓也是唐朝至五代迁入石城的15个开基大姓之一。黄姓氏宁都第三大姓,也是赣南客家大大姓。

2.周 ——周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相传周人的祖先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沙县西南)。到商朝后期,游牧民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于是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当地百姓认为赧王是周家后代,因此称为周氏。

3.赵 ——造夫从华山一带得到8匹千里马辣的车子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他。这时东南方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驾车日行千里,及时赶回镐京,发兵打败了徐偃王。由于造父在这次平叛中立了头功,周穆王就赐给他赵城(在今山西洪洞县北)。从此,造父及其子孙便以封地命氏,称为赵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赵姓的始祖。

4.徐 ——相传徐国是夏、商、周三代的诸侯。在周穆王时的徐君偃聪明仁爱,很得百姓拥护,国力日强。后来他在挖河时挖出一副红色的弓剑,以为这是天赐祥瑞,顿时产生代周为天子的野心。于是他自称徐偃王,率领36国联军向周都进攻。周穆王此时正在西王母那里做客,得到消息后连夜动身,由造父动身,由造父驾车,一日千里回到周都,点起大军前去镇压。徐偃王没想到周穆王回来得这么快,眼见一场血战就要发生,他审时度势,不忍心让生灵涂炭,立即收兵,躲进彭城(今徐州)一带的深山中。周穆王见徐偃王在当地很得人心,便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

5.高 ——相传齐太公的六世外齐文公有儿子受封于高,人称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溪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友。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溪联同其他大臣一起平定内乱,诛杀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史称齐桓公。齐桓公为了表彰溪的功劳,便赐他以祖父之名“高”为姓。高姓是唐至五代南迁到赣南的,也是早期的客家重要姓氏之一。

6.何 ——何姓是以讹诈产生的姓字。秦灭六国后,韩姓子孙散居各地,其中一支流落在江淮一带。按当地人的中音,“韩”字被读成“何”音,后来以读者误写成“何”,沿袭下来便成了何氏。此外,汉代何苗,本姓朱,冒姓何,子孙沿袭形成何氏的另一支。何姓始祖何太郎生于唐昭宗景富元年,后南下福建宁化做官。

7.罗 ——相传古代有一个部族首领受封罗国。国人以国为姓,称罗氏。后另有唐代西突厥可汗河清代爱新觉罗氏的后代改姓罗。可见,罗氏时一个汉族与少数民族共用的“大家庭”姓。罗姓时唐至五代迁入石城的15个开基大姓之一。

8.朱 ——朱姓本姓邾,后来演变成朱还有一段历史。相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氏。战国时,楚国灭了邾国,邾国的贵族四处逃散,但他们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因而去掉耳旁,改姓朱。这便是朱姓的由来。朱氏先祖中原南迁,移居吉安,再移居赣南。

9.林 ——相传比干是纣王的叔父,他见纣王行事无道,不听臣谏,就叹道:“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于是进宫进谏。可纣王不但不听,还杀了比干。当时比干的正妃夫人陈氏已有身孕。听到消息后,她立即与婢女逃到牧野(今河南涉县境内)避难。在树林石室产下了一个男孩,名坚,字长思。直到周武王伐纣后。陈夫人才把坚送回国。周武王认为坚是在长林中所生,所以赐他以林姓。这便是林姓的由来。

10.邓 ——邓姓来源有三个传说:一个是夏朝时帝仲康的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县),其后世子孙以国名为姓,称邓氏,第二是商代高宗封其叔父于邓国,其后代以邓为姓,称邓氏;第三个是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被封为邓王,其后世子孙也称为邓氏。邓氏望族居住在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县)。

扩展资料

中国姓氏数量众多,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姓氏历来有百家姓之说,常云:“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中国人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

宋代《百家姓》收入628个姓氏,明代《千家姓》收入1594个姓氏。姓的产生,从史籍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还有“姬民出自轩辕”的记载。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姓氏

姓氏的故事的作文500字

关于姓氏的故事的作文500字   

“姓氏”的故事

说到“姓氏”关于姓氏的故事,大家可都是耳熟能详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姓氏”,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在两千多年前,“姓”与“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你可能有“姓”,但不一定有“氏”。这就要说到周朝时的贵族制度。

在周朝,贵族有四种:天子、诸侯、大夫、士。“天子”就是关于姓氏的故事我们常说的“皇帝”,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但是天子不可能去管那么多土地啊关于姓氏的故事!于是,天子就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身边的一些人,这就是“诸侯”。诸侯管的地方也不少啊,于是又分封给“大夫”。“士”就比较倒霉了,关于姓氏的故事他们是没有土地的,只有一个贵族身份。

在那时,只有贵族才有“氏”。举一个例子,“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大家都听过吧?里面滥竽充数的那个“南郭先生”,就是一个贵族,“南郭”是他的“氏”,他自己姓“姜”,是“姜太公”的'子孙。“南郭”这个词,意思是南边的外城墙,在古代“城”指内城的城墙,“郭”是指外城的城墙,“南郭”是他的封地。所以,贵族的“氏”一般就是他们的封号。

后来,贵族制度取消,“氏”也就跟着慢慢消亡了。有些人就把前一辈的“氏”拆开,作为自己的姓。现在有些姓“郭”的人,还是“南郭”先生的子孙后代呢关于姓氏的故事

没想到姓氏里还有这么多学问吧?有空自己研究研究吧。

关于中国百家姓中姓氏的简短传说故事

王姓的传说:

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关于姓氏的故事,有一次她到野外去关于姓氏的故事,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

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

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2.金姓的姓源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另一支较早的金氏出自西汉时的金日_("日_"读作"密滴")。除上述两支金氏外,十六国前秦时,羌族首领有金氏。朝鲜历史上的新罗国王姓金。

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的开国之王叫钱_,因_与刘同音,为避其名讳,该国的刘姓人,皆去刘字的卯头刀旁,改为金氏。清爱新觉罗姓氏多改为金姓。还有一系金氏是由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金姓至今仍然存在“活金死刘”的传统。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一。

3.高姓

出自姜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广韵》等资料所载,姜太公八世孙奚因拥立齐桓公有功,被赐予祖父公子高的名为姓。相传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所以以姜为姓。炎帝16世孙姜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姜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称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

齐国传至太公7世孙文公吕赤,赤有爱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_取祖名为氏,为高_。高_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_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_六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蛋排挤,出齐奔燕。高止十世子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

扩展资料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姓氏

两个字的姓氏的故事有哪些?

现通行本《百家姓》在宋编基础上,又增收了单姓36个,复姓28个,总计504个姓氏;虽然这504个姓氏只占至今仍在使用的三千多个姓氏的1/6,但是涵盖了我国人口总数的90%。

一些历史上复姓名人的故事,究其渊源,探其传承:

一、诸葛

姓氏起源:大部分诸葛姓由葛姓衍化而来,商朝时,伯益的后裔葛伯,被封为诸侯,灭亡后,后世有一支迁居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后迁至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当地已有葛姓,故后来的葛姓取“诸葛”二字为他们的姓氏。

历史上复姓名人: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等。

二、司马

复姓名人的故事起源:司马是一个官职,西周时始调。后来,程伯休父官至司马,周宣王允许他以官职为姓,于是就有了司马氏。其它国家如春秋宋国、晋国等都有司马,以司马为姓。

分布:河南省的洛阳市、偃师市、温县,陕西省的韩城县,台湾省等地均有司马氏族人分布。

历史上复姓名人:司马迁,司马相如,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等。

唐代才女:上官婉儿(影视资料)

三、上官

复姓名人的故事起源:春秋时,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子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

分布:秦灭六国后,迁徙楚国公族大姓于关中,上官氏则被被迁往陇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唐末纷扰,上官氏的先人南迁至今福建的南平市光泽县。

主要名人:上官仪,上官婉儿,上官桀等。

四、西门

姓氏起源:1.出自姬姓,以祖上居地为氏。2.出自姜姓,亦以祖上居地为氏。3.出自战国时西门豹之后,以祖名为氏。

分布地区:如今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还有极少数量的西门氏族人零星分布。

主要名人:西门豹。西门吹水

北周武帝宇文邕(影视资料)

五、宇文

姓氏起源:一、宇文姓起源于辽东,为南单于之后。魏晋时,北方鲜卑族有宇文氏部落。东晋时,宇文氏进据中原,号称宇文国,以宇文为姓,称宇文氏。二、源于嬴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大臣赵文表、赵昶之后,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分布:如今在河北、陕西、北京、浙江、四川、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目前宇文姓人口排名第551位,人口约2.1万人。

主要名人:宇文泰,宇文护,宇文邕,宇文化及,宇文成都等。

 六、夏侯

姓氏起源:夏侯,出自姒姓,以爵号为氏。周武王封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春秋时建立杞国。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于是称他为夏侯氏,其后代子孙因以夏侯为氏,称夏侯氏。

分布:分布于山东曲阜、泗水一带。夏侯氏的郡望为谯郡、鲁国郡。谯郡,东汉建安年间设置,其地在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间。

主要名人:夏侯婴,夏侯渊,夏侯惇,夏侯霸等。

七、太史

姓氏起源:一、以官名为氏。西周、春秋时有太史(太史令、太史丞)官。其后代以祖上官职“太史”衔为姓,称太史氏。2、西周时,周文王的孙子胡于蔡,又称蔡仲,其后人有的以太史为氏。

主要名人:太史慈,太史亨,太史敫等。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八、欧阳

姓氏起源:越王勾践之后,支孙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封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他的子孙因而姓“欧”或“欧阳”。

分布:发祥地为渤海郡(今河北省沧县)。当今,欧阳姓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河南,四川,安徽,湖南,贵州,广西等地。

主要名人:欧阳修,欧阳生,欧阳建等。

姓氏的小故事

一、徐关于姓氏的故事:相传徐国是夏、商、周三代的诸侯。在周穆王时的徐君偃聪明仁爱,很得百姓拥护,国力日强。后来他在挖河时挖出一副红色的弓剑,以为这是天赐祥瑞,顿时产生代周为天子的野心。于是他自称徐偃王,率领36国联军向周都进攻。

周穆王此时正在西王母那里做客,得到消息后连夜动身,由造父动身,由造父驾车,一日千里回到周都,点起大军前去镇压。徐偃王没想到周穆王回来得这么快,眼见一场血战就要发生,他审时度势,不忍心让生灵涂炭,立即收兵,躲进彭城(今徐州)一带的深山中。周穆王见徐偃王在当地很得人心,便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徐子孙的后代称徐氏,这就是徐姓的由来。

二、赵:造夫从华山一带得到8匹千里马辣的车子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他。这时东南方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驾车日行千里,及时赶回镐京,发兵打败了徐偃王。由于造父在这次平叛中立了头功,周穆王就赐给他赵城(在今山西洪洞县北)。从此,造父及其子孙便以封地命氏,称为赵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赵姓的始祖。赵姓氏唐朝至五代南迁到石城的15个开基大姓之一,也是赣南客家大姓之一。

三、周:周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相传周人的祖先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沙县西南)。到商朝后期,游牧民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于是古公_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当地百姓认为赧王是周家后代,因此称为周氏。另外,还有一些改姓周的,如北魏时鲜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区贺鲁氏、北周普屯氏等。

四、高相传齐太公的六世外齐文公有儿子受封于高,人称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溪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友。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溪联同其他大臣一起平定内乱,诛杀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史称齐桓公。齐桓公为了表彰溪的功劳,便赐他以祖父之名“高”为姓。高氏后来世袭齐国上卿之职,成为春秋时齐国名重一时的权贵之族。

五、黄:相传黄姓是伯益之后。伯益为禹所重用,他助禹治水有功,名重一时。周代有黄国(今河南潢川县西),是伯益后裔的封国。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消灭掉,其子孙以国为姓,称黄氏。据考证,黄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住在江夏郡(今湖北云梦县东南)。黄姓最早南迁到宁都黄石田坑。黄姓也是唐朝至五代迁入石城的15个开基大姓之一。

扩展资料:

姓氏起源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_、_。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_、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

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个姓,占《百家姓》总姓504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当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国百家姓氏中居于第60位。

_起源于帝喾高辛氏关于姓氏的故事;嬴起源于少昊金天氏;姚、妫同源,都是起源于帝舜;姒起源于大禹。

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_、僖、_、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_、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参考资料:姓氏(百度百科)

相关文章

这一能源领域涨幅远超原油!OPEC+减产打击最大的是这群人?

  财联社   随着布伦特原油价格本周一路突破90美元大关,国际油价的持续飙升再度引发了全球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而眼下,在能源市场的一个角落里,涨价旋风似乎正刮得尤为猛烈,那就是:柴油!   根据Arg...

三星电子第二季度营业利润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倍

三星电子第二季度营业利润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倍

  三星电子公司周五公布的未经审计的初步财报显示,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为10.4万亿韩元(月合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52.2%。   营收增长23.3%,达到74万亿韩元。净利润数据未公布。   三...

歌手曲婉婷名下价值四百万房产被拍卖 因其母张明杰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歌手曲婉婷名下价值四百万房产被拍卖 因其母张明杰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据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歌手曲婉婷母亲母张明杰、王绍玉执行案件迎来新进展,当事人张明杰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富力江湾新城一期2号楼1单元1801室、1802室房产将于5月15日被拍卖,起拍价分别为2...

光伏补贴-光伏补贴政策2024

光伏补贴-光伏补贴政策2024

本文目录一览: 1、光伏补贴政策2024 2、光伏发电国家有补贴吗 3、光伏发电有补贴吗 4、光伏发电国家有什么政策补贴 5、建光伏电站政府如何补助 6、屋顶光伏发电补贴政策 光...

恒鼎实业上半年原煤产量261.6万吨 同比增长10%

恒鼎实业上半年原煤产量261.6万吨 同比增长10%

  恒鼎实业(01393)发布公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原煤产量261.6万吨,同比增长10%;精煤产量75.3万吨,同比减少8%。...

义乌扫货团展消费实力,在进博会“变身”搞定全球生意

义乌扫货团展消费实力,在进博会“变身”搞定全球生意

专题: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去年幸运地和印度合伙人联手拿下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展台、“反客为主”的义乌商人杜跃刚,今年恢复了采购客商的身份,开启了每天上万步的逛展、“扫货”模...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