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实施进程过半,这里有一张成绩单

admin1年前生活百科2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十四五”以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深刻变化,给全面完成《纲要》目标任务带来困难和挑战。

  作为指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四五”规划实施进度已经过半。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日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20项主要指标中,GDP增长等16项指标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等4项指标则相对滞后。

  郑栅洁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给《纲要》实施带来挑战,表现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影响凸显、扩大居民消费长效机制不健全、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仍居高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资源部分错配并存、部分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方面。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多位专家分析,要把稳定经济增长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着力释放内需潜力、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发展动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更加注重宏观政策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和协同联动,持续抓好“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见效。

  进度过半、任务过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规定,国家发改委会同各有关方面对《纲要》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形成了中期评估报告,系统梳理了《纲要》实施两年多来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等进展情况,深入分析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纲要》实施的主要举措。

  《纲要》实施实现了进度过半、任务过半。根据中期评估报告,《纲要》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方面的20项主要指标中,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

  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等4项指标提前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5项指标快于预期;GDP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7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

  此外,还有4项主要指标滞后预期,分别为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郑栅洁表示,对滞后于进度的4项指标,要优化调整政策,加大攻坚力度,尽最大努力推动完成规划目标。要进一步完善能耗及碳排放强度管控政策,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大力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加快实施主要污染物重点减排工程,提高治污科学性精准性;对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指标,要统筹0-6岁育幼服务资源配置,加大现有政策落实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

  增加收入、提振消费

  “十四五”以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深刻变化,给全面完成《纲要》目标任务带来困难和挑战。

  中期评估报告提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纲要》明确的重大战略任务。尽管两年多来科技攻关步伐明显加快,部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当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特别是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制约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升级发展。

  郑栅洁表示,未来一段时期,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重大突破,一些国家对我技术封锁局面难以改变,必须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避免技术和产业被锁定在中低端。

  《纲要》强调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两年多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24年的74.7%提高到2024年的82.9%,强大国内市场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效应不断显现。

  中期评估报告指出,总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特别是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偏低,近年来居民消费占比有所下降。居民消费主要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等相关,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居民收入水平。必须加快完善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有效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改善收入增长预期,从根本上提振居民消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对第一财经分析,2024年消费呈现出整体修复的态势,突出表现在线下消费刚性需求的集中释放。但要实现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增长,依然需要就业形势的持续好转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所以要在就业优先、居民收入增长方面取得更显著的成绩,这是下一步消费需求可持续回升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日前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表示,扩大居民消费是下一步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需要在理念、政策、体制等方面做出调整和改变。各部门、各地区把工作重心和政策更多放在居民消费上,至少放在与投资同等地位上。要对不同收入群体实行有针对性政策,低收入群体重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中等收入群体重在不干预、不限制,对高收入群体重在扩大高端消费品和高端服务的供给。

  深化改革、防范风险

  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报告提到,国有经济布局结构需进一步优化调整,民营企业在要素获取、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制约。高标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行业壁垒、地方保护和区域分割、低水平恶性竞争仍不同程度存在。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有待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资本市场功能尚不完善。

  郑栅洁表示,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清理机制和融资支持政策,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最大程度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深化重要能源资源价格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在广西南宁召开了全国发展改革系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明确了2024年四项重点改革工作任务,一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二是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三是持续推进电力、油气管网等重点行业改革,四是持续推进重大改革试点。

  “十四五”规划实施两年多来,围绕《纲要》明确的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重点任务,粮食安全战略、能源资源安全战略、金融安全战略深入实施,但在外部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形势下,这些重点领域的风险仍不容小觑。

  中期评估报告指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面临外部打压和产业外迁的双重压力。房地产风险、金融风险、地方债务风险深度关联。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青年、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较大。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内外部环境更为复杂严峻,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难度明显加大,必须提升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郑栅洁表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分析,当前,房地产风险主要体现在房企债务化解、项目保交付等方面,预计2024年企业端资金支持政策有望继续细化落实,“三个不低于”若能实质性落地将有助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在供给端资金链解决问题方面非常关键。同时,“三大工程”对房地产企业带动相关投资、缓解房地产压力有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在采取化债的措施,下一步还要在制度层面上包括财税体制改革,来解决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长效机制。

相关文章

世界黄金协会:今年全球宏观环境等利于黄金表现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多国央行2024年购金量达1136吨,创历史新高,且2024年该趋势仍在延续。报告聚焦中国投资者群体,分析了2024年黄金投资的潜在...

2024胡润品牌榜发布:洋河股份四品牌上榜,价值总计685亿元

  《2024胡润品牌榜》今日发布,洋河股份旗下“梦之蓝”以465亿品牌价值位列第36位,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洋河股份唯一上榜品牌。   洋河股份旗下“天之蓝”以105亿元品牌价值位列第125名,“海...

2024年首周,谁来负责沪深京市“开门红”?

2024年首周,谁来负责沪深京市“开门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资事堂   作者 | 陈圣洁   编辑 | 袁畅   2024年已过,A股打新市场也辞旧迎新,迎来2024年首周...

领湃科技:公司储能电芯已经向金风科技送样检测

领湃科技(维权)9月14日在互动平台称,公司储能电芯已经向金风科技送样检测,暂未向国家能源、粤水电、光宇集团供货。...

上海市科委主任:制定专门政策举措凝聚社会资本,关注硬科技早期创业

上海市科委主任:制定专门政策举措凝聚社会资本,关注硬科技早期创业

  5月20日,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表示,要依托重大载体、重点领域、重要任务,打造青年科技人才事业“舞台”。   骆大进   骆大进称,要着力构建以在沪国家实验室为...

中国中铁(00390):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及品种二的票面利率分别为2.95%、3.30%

智通财经APP讯,中国中铁(00390)发布公告,该公司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00亿元(含600亿元)公司债券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4]1327号”文核准。本...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