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言常用语300句-上海一些常用的方言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上海一些常用的方言
- 2、上海话中的常用语
- 3、上海话基本口语是什么?
- 4、上海方言谚语俗语
上海一些常用的方言
找头——找零钱
叉头——出租车
冲头——不领行情的人
钞票——钱
谢谢侬——谢谢你
啥人——谁
帮帮忙——不要帮倒忙
汰头——洗发
嗲——俏美、优异
辰光——时候
料丘——不地道、欠正直
倒胃口——反感
敲定——说定、谈妥
笃定——有把握
斩(宰)——欺骗、敲诈
依——你
轧闹猛——凑热闹
对勿起——对不起
触霉头——倒霉、运气不佳
发嗲——撒娇
勿搭界——没有关系
么啥啥——没什么
门槛精——处事过分精明
混堂——浴室
蹩脚——差劲、低劣
拆烂污——不负责任
轧车子——乘拥挤的公交车
坍台——丢脸
开大兴——吹牛
赖头分——零碎钱
空心汤团——不能兑现的许诺
啥——什么
白相——游玩、戏弄
掼浪头——说空话
打朋——开玩笑、不认真
打折头——购物折扣
毛毛雨——小意思、很容易
上海话上海方言常用语300句,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上海话又称上海闲话、上海吴语、吴语上海话、沪语,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话是吴语的重要代表,与吴语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是现代吴语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一支语言。
狭义上海话指上海市区方言,也就是现在被广泛使用和认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上海话是以本地吴语为基础,自然融合上海开埠后的吴语区各地移民方言而成的一支新型城市吴语。
广义上海话还包括各上海本地(郊区)方言,主要包括浦东话、松江话、嘉定话、崇明话、金山话、青浦话、奉贤话等。上海地区原由江东11个吴语县组成,方言反应江东文化信息。
上海话是在上海地区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方言,汇聚了吴越江南语言文化的精华,有深厚文化积淀。上海话承载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回音、文化血脉、历史记忆。上海要努力建设成一个有个性特色的东方文化明珠,理应继承上海语言文化的灵魂。
扩展资料:
上海方言历史渊源:
上海话融合了北部吴语的主流特征,一跃成为太湖片吴语区发展最快且最强势的方言,所以上海话有成为吴语起码是北吴语地区的通用语的基础和趋势,曾经在80年代前成为长三角吴越地区通用语。
新世纪以来,由于政府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采取一些错误的限制方言大众媒体与公众场所使用的手段与措施,致使上海话在吴语区的影响力有所降低。要论及上海话的渊源,上海方言常用语300句我们首先应该区别两个“上海方言”的概念,因为在上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过两个上海话。
一个我们称为“老上海话”,从七百多年前南宋形成为“上海”的人口聚落开始,还存在于上海城市的郊区上海方言常用语300句;另一个是从上海开埠以后随上海城区快速发展而形成的城市“新上海话”。国内外统称的“上海话”,指的都是新上海话。不过要追溯上海话的起源,还得从开埠以前上海话的方言说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方言
上海话中的常用语
侬好:nong ho(不是拼音,差不多读音啦。)
再会:zei wei(拼音的发音)
谢谢你:xia xia nong
你早饭/午饭/晚饭吃过没?:nong zo fei /zong fei/ ya fei qie gu le fa?
很灵的:lao ling guang e (老灵光额)
lao zei e(老赞额)
xia qi ling guang
xia qi zei
xia qi:等于非常的意思
你不要老卵:nong bi yang fa yao lao lv o !
傻瓜:que xi(缺西)
gang bi yang zi(赣比样子)
十三点:se sai di
常用的这些,打得好辛苦啦、、、
上海话基本口语是什么?
上海方言常用语:
1、侬好:nong ho(你好)
2、再会:zei wei
3、十三点:se sai di
4、傻瓜:que xi
5、很灵:lao ling guang e
6、你早饭/午饭/晚饭吃过没:nong zo fei /zong fei/ ya fei qie gu le fa
7、谢谢你:xia xia nong
8、笨蛋:gang bi yang zi
相关介绍:
上海话,又称沪语,是主要分布于上海的语言,吴语方言,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注 2]。历史上的上海对外移民风潮,使得上海话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如在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日本、澳洲等国家(地区),上海话亦有一些使用者。
随着迁入上海的非江浙移民大量增加以及上海话近数十年在学校、电视、广播等受到的诸多限制,导致相当一部分上海人的上海话水平下降,乃至与上海话息息相关的本地文化逐渐流失。
上海旧属松江府,曾隶属嘉兴辖下,语言以嘉兴话为主。松江府成立后,松江地区方言在嘉兴话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形成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松江话。
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代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嘉兴为重”。而到清朝则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苏州话因其权威性和丰富的文学形式(吴语小说、传奇、弹词和民歌等)对上海话也有过重要影响。
上海方言谚语俗语
上海话音调平缓,语言软糯,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方言。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上海方言谚语俗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上海方言谚语俗语1
1、闷特想不通(胸闷的意思)
2、吃生活挨揍(武力解决的代名词)
3、嘎梁眼镜(意思就是鼻子上的梁子)
4、寿头傻子(形容脑子少根筋的人)
5、夜壶水尿壶水(形容玩世不恭的.人)
6、笑伐动笑不动(笑到筋疲力尽)
7、小赤佬小毛孩(对小孩子的称呼)
8、龙头阿三装酷混混(混混中的老大)
9、空麻袋背米空袋子装米(形容不出本钱白捞好处的人)
10、姆删门吵相(用脏话对骂)
11、狠三狠四蛮横无理(形容不讲道理的人)
12、戳鸡吃饭(其实是宁波人的方言,现演变成上海话)
13、老家尚老家伙(形容老资格)
14、老三老四目中无人(轻浮自傲目中无人的意思)
15、神之胡之无法无天(形容做事没有边际无自我约束力)
16、斗五斗六没头没脑(形容做事鲁莽、冲动、不加思索)
17、一天世界一塌糊涂(形容混乱一团糟)
18、翘边翘边(煽风点火)
19、奥斯两掰开(小时候玩的时候常说)一刀两断(就是划清界限再无瓜葛的意思)
20、猜东里猜石头、剪刀、布(小时候玩的一种猜拳游戏)
21、装胡样装样子(心里很明白却假装不知道)
22、猪头三猪头阿三(一种骂人的俗语)
23、涅昏昏头(处事不妥,不用脑子的意思)
24、港币样子傻子(字面翻译就是傻妈妈养的儿子)
25、宁来疯人来疯(越是人多越喜欢自我表现的意思)
26、我帮侬搞搞路子我帮你理理思路(对别人施教的意思)
27、认的侬算我路道粗认识你算我能耐大(表达不满的意思)
28、辣手厉害(就是厉害的意思)
29、切嘎中道(挨了拌子,中了圈套的意思)
30、妖泥国落死角(不容易被发现的角落)
31、恩斤狠落斤五斤狠六斤(一个比一个凶的意思)
32、洋盘没见事(形容没见过世面的人)
33、弄松恶搞(恶作剧的意思)
34、胸闷胸闷(想不通,专牛角)
35、头皮桥头皮翘(形容不听教诲自以为是的人)
36、化令子甩暗号(提示的意思)
37、拐倒摔倒(意思形容站不稳)
38、阿无乱冒充金刚转小混混充老大(形容不懂装懂)
39、相无宁乡下人(形容外地来的人)
40、洋泾浜洋泾浜(形容说话口音不标准)
41、莫子莫国后知后觉(思维缓慢理解能力差)
42、步分赚钱(就是通过劳动获得金钱的意思)
43、额锅头浜着体户办额头碰到天花板(形容运气好)
44、饭泡粥饭泡粥(用来形容话多烦人,纠缠不清)
45、冈巴兹戆巴子(形容傻里傻气的人)
上海方言谚语俗语2
一丈不到,万丈无功;
三岁定八岁,八岁定终身;
一代净钢,三代白铁;
苍蝇飞过,晓得雌雄
勿识字有饭吃,勿识人头饿煞
吃尽天边盐好,走尽天边娘好
廊檐下滴水,滴滴不错分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床底下放鹞子(风筝),大高而不妙
铜钿眼里穿跟斗
城头浪出棺材,远兜远转
急惊风碰着慢郎中
两只肩胛扛子个头
日图三顿,夜图一忽
头颈绝细,独想触祭
聪明面孔笨肚肠
鞋子勿着落个样
良心拨辣狗吃脱
夹忙头里膀牵筋
螺丝壳里做道场
番瓜(南瓜)生辣甏里
蜡烛勿点勿亮
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