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为IPO:未给1500多名员工上社保却要募资30亿元 净利润暴增背后多项财务指标异常

admin12个月前生活百科2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靳泽

  IPO审核中,员工“五险一金”缴纳情况一直是关注重点,近期拟IPO企业鼎镁科技还因社保问题被否。

  研究认为,拟IPO企业如果未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一是关注是否合规经营、是否属于重大违法;二是补缴社保公积金后,是否会对公司持续盈利造成影响,是否符合申报上市条件;三是关系到会计基础的规范性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根据上交所官网披露的各家招股书统计,截至12月20日,在上交所在审的239家拟IPO企业中,有37家企业最后一个报告期末未员工缴纳社保的人数超过200人,或未缴纳社保员工数量超过了总员工数的10%。

天有为IPO:未给1500多名员工上社保却要募资30亿元 净利润暴增背后多项财务指标异常

  其中,天有为报告期期初未给86%的员工缴社保,2024年末还没有给近一半员工超1500人缴纳社保,不仅明显违法,或不符合“合规经营”的IPO审核条件。在这种背景下,天有为却要募资30亿元。此外,公司整体估值半年激增近100亿元,净利润连续两年激增远超同行,但财务真实性存存在很大的疑问。

  报告期期初未给86%的员工缴社保 合规经营意识淡薄或不符IPO条件

  招股书显示,天有为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作为一家成立20年的汽车仪表生产企业,员工高达三千多人的天有为,至今还未给一半左右的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至少说明公司合规运营意识淡薄。

天有为IPO:未给1500多名员工上社保却要募资30亿元 净利润暴增背后多项财务指标异常

  2024-2024年各年末,天有为应缴五项社会保险的员工人数分别为2,807人、2,276人、3,341人,实际缴纳(五项社会保险最少的)人数分别为391人、1,379人、1,784人,实际缴纳比例分别为13.93%、60.59%、53.4%;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人数分别为0、1,002 人、1,743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0、44.02%、52.17% 。

  尤其是在2024年,天有为已经成立了17年,可未给员工足额足项缴纳社保的人数超2400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86%,所有员工都没有缴纳住房公积金。

  直到2024年年末,天有为仍然没有给1557名员工足额足项缴纳社保,未给1598人缴纳公积金,占员工总人数的比值都接近50%。

  根据《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天有为报告期内大量欠缴社保的行为,显然是违法的,或不符合“合规运营”的IPO发行条件。

  天有为解释称 :公司及境内子公司于2024年尚未开始为全部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缴纳的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部分员工考虑自身经济和实际情况,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

  值得关注的是,员工自愿放弃不能豁免天有为的责任和义务。人社部及多个省市的地方人社局都表示,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用人单位和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用,既是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利,也是应尽义务,不能根据职工或者用人单位意愿而免除。

  经测算,天有为2024-2024年各期末应缴未缴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影响金额分别为2,176.67万元、712.7万元和1,527.92万元,占公司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9.2%、6.24%和3.87%,2024年的占比不低,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近期,主板IPO企业鼎镁科技被否 。上市委认为,鼎镁科技未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报告期内财务报表未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符合IPO要求。

  招股书显示,鼎镁科技报告期内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比例都在96%以上, 而天有为2024-2024年给员工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的比例都在61%以下,显著逊于被否的鼎镁科技。那么,天有为是否也面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这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估值半年飙升近100亿元增长5倍 30亿元预计募资比总资产还高

  尽管没有给近半数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可天有为的募资胃口却很大。招股书显示,天有为计划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000万股,且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 25%,预计募资30亿元,对应的IPO发行后的总市值约120亿元。

  可截至2024年末,天有为的总资产仅23.26亿元,IPO募资额比总资产还高。此外,公司IPO后对应的120亿元的估值,也如同坐上了火箭,迅速飙升。

  2024年12月,天有为进行了申报IPO前的最后一次增资。长信智汽出资4000万元认购公司1.81%的股份,此时公司的估值约22.1亿元。

  资料显示,天有为此次申报IPO的时间是2024年6月27日,也就是说,仅仅过了半年时间,公司估值抬高了近100亿元,增长近5倍。

  净利润暴增异于同行  多项财务指标异常

  或许是公司暴增的净利润,给了天有为估值暴增100亿元的勇气。2024-2024年,天有为分别实现营收9.34亿元、11.68亿元、19.72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37亿元、1.14亿元和3.95亿元。

  2024年和2024年,天有为营收同比分别增长25.03%、68.93%;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10.46%、245.9%。

  然而,天有为暴增的净利润存在三大疑点,一是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不匹配;二是公司毛利率飙升且远超同行;三是应收账款规模较大且2024年增速远超营收。

  2024-2024年,天有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01亿元、1.48亿元和1.01亿元,2024年和2024年远低于同期净利润,尤其是2024年还是负值。

  上文提到,天有为净利润增速远超同期营收增速,一个原因是毛利率激增。2024-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7.73%、23.57%和32.1%,与同行可比公司走势不一致,且在2024年远超同行可比公司均值。

天有为IPO:未给1500多名员工上社保却要募资30亿元 净利润暴增背后多项财务指标异常

  2024-2024年,天有为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19.90%、20.36%、19.38%,基本保持稳定,在20%左右徘徊。而天有为2024年和2024毛利率连续大增,已经背离同行整体趋势,且2024年高出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的65%。

  尽管天有为营收、净利润连续大幅增长,但相当一部分只是“账面富贵”,公司账面上存在着大量应收账款。2024-2024年各年末,天有为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2.58亿元、2.52亿元和6.2亿元,2024年末的金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约为35%。

  此外,天有为2024年的应收账款增速约为146.03%,远超同期营收增速68.93%。有财务人士认为,应收账款增长速度超过营收增速,一种可能是公司回款变慢或放宽了赊销政策,另一种可能是突击确认收入、提前确认收入甚至虚增营收。

  天有为这两年暴增的净利润也远超同行可比上市公司。招股书中,天有为将航天科技、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均胜电子作为可比同行公司,这四家公司2024年和2024年的净利润增速均值分别为-119.66%(负值)、41.98%,显著低于天有为的210.46%、245.9%。

天有为IPO:未给1500多名员工上社保却要募资30亿元 净利润暴增背后多项财务指标异常

  《审计技术提示第1号——财务欺诈风险》规定,“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相比,获利能力过高或增长速度过快” 属于财务欺诈风险信号,投资者须注意天有为净利润暴增的真实性。

 

相关文章

2024年中国经贸类展会全面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中国贸促会10日发布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4年中国共举办经贸类展会3923场,较2024年增长117.1%,较2024年增长10.6%;办展总面积1.41亿平方米,较20...

惠氏奶粉网站-惠氏启赋官网 防伪码查询系统

惠氏奶粉网站-惠氏启赋官网 防伪码查询系统

本文目录一览: 1、惠氏启赋官网 防伪码查询系统 2、惠氏官网怎么查奶粉真伪查询 3、惠氏奶粉官网怎么查询真伪 4、惠氏官网防伪码查询系统 5、惠氏官网真伪查询系统有吗,惠氏怎么查真伪...

第26次触发,乐惠国际BOLL值阶段新低,开口收窄是介入良机吗?

第26次触发,乐惠国际BOLL值阶段新低,开口收窄是介入良机吗?

策略之王监测到,2024年09月01日乐惠国际收盘BOLL值创下阶段新低,同时开口收窄,预示下跌趋势或将反转,是个不错的抄底信号。点击咨询乐惠国际如何操作 策略哥认为,布林线(BOLL)的应用毫无疑问...

模式是什么意思-模式是什么意思

模式是什么意思-模式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1、模式是什么意思 2、模式是什么意思啊 3、模式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4、模式的意思是什么?? 5、模式是什么意思 模式意思是什么 6、模式的意思是什么,通俗点说,...

泰山属于哪个省-泰山是属于哪个省市

泰山属于哪个省-泰山是属于哪个省市

本文目录一览: 1、泰山是属于哪个省市 2、泰山在哪个省 3、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4、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泰山是属于哪个省市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

息差下滑仍将延续,建行高层详解对冲手段

息差下滑仍将延续,建行高层详解对冲手段

  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让利实体经济等影响,建行净息差同比下降11BP,但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1.91%,有效对冲了价格影响,净利息收入实现6.22%的增长   “严峻复杂。”3月30日,...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