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酒店消费市场的变化论文-后疫情酒店需求的变化趋势预测及应对措施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后疫情酒店需求的变化趋势预测及应对措施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中国酒店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首旅酒店(600258)、锦江酒店(600754)、华住集团(01179.HK)、格林酒店(NYSE:GHG)、岭南控股(000524)、西安旅游(000610)、华天酒店(000428)、金陵饭店(601007)等。
本文核心数据:连锁酒店客房占比、酒店业市场集中度
1、连锁化经营成为酒店业的趋势
酒店运营模式不断创新,连锁加盟模式快速发展。对品牌方而言,直营模式属于重资产发展,存在酒店物业的增值空间或者融资担保作用。酒店集团主要采取连锁加盟的轻资产输出模式,统一物资供应链、物业服务和管理,保证现金流、提高净利率、快速扩张品牌影响力、降低金融风险;对单体酒店而言,连锁化有助于解决酒店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拓宽单体酒店经营空间。中国酒店业经历近2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行业进入加速整合阶段,连锁化经营解决传统酒店行业重资产、低效率等痛点。
2、中国酒店连锁化率逐年上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中国酒店连锁化率逐渐上升,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据中国饭店协会《2024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以同一品牌3家(含)门店以上为连锁酒店的统一口径,截至2024年1月1日,中国共计2668个连锁酒店品牌,连锁客房数为469万间,连锁化率为30.6%,而发达国家酒店品牌连锁化率水平可达到60%-70%。未来中国酒店业加速整合,行业逐渐成熟,由此推断未来非连锁酒店有望转换为连锁酒店。
3、国内连锁酒店发展不均衡
从城市级别看,一线城市、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其他城市的连锁化率分别为48%、41%和24%。一线城市与副省级及省会城市的连锁化率相对较高,除一线城市、副省级及省会城市的其他城市连锁化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有较大增量、存量改造机会。
从酒店规模看,70间房以上酒店连锁化率较高:客房数规模为15-29间、30-69间、70-149间、150间以上规模的酒店连锁化率分别为6%、21%、46%、38%。大型规模酒店连锁化率偏高,而15-29间规模酒店连锁化率仅为6%,这种小型规模酒店通常是个体经营模式,有较大的连锁化改造空间。
从酒店等级看,豪华型酒店连锁化率较高,为53%。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率较低,仅为25%。未来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化整合空间最大。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连锁酒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酒店行业的现状分析
2024酒店行业的现状分析如下:
据报道称,我国绝大部分的酒店都分布在除一线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之外的其它城市区域,我国酒店业产业规模巨大,但区域、规模和档次、产品结构等方面分布尚不均衡,在管理、服务、品牌建设、连锁发展、价值驱动等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二线城市,经济型酒店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可能已经过去,连锁化市场接近饱和,但大量的单店规模在15-69间房左右小规模酒店,连锁化率偏低,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三四线城市,经济酒店的市场还是刚需的产品,市场竞争的格局才刚刚显露,未来几年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数字化驱动的连锁化管理模式也是未来的趋势。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4-2027年酒店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酒店行业的经营水平、景气度与国家经济周期波动呈现正相关。在宏观经济处于下行时期,居民实际收入下降,导致旅游消费相应下降。从而限制酒店消费需求增长。同时中小企业经营临生产经营压力,从而导致商务出行和酒店住宿需求下降。在宏观经济处于上行时酒店的景气度则相反。
因此,酒店行业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此外虽然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然而也会因全球性突发事件或全球经济的变化而导致出现周期性波动,进而影响酒店行业的发展。
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国内酒店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20家,其中A股公司为15家。截止2024年5月23日,中国中免收盘价位列第一。
随着各地旅游业的不断发掘开发利用,酒店业也是投资者们投资又一衍生的红利项目。但在未来两年的酒店投资中,仍然需要谨慎向前。
酒店市场依旧是存量洗牌整合阶段,优秀的产品会脱颖而出,低廉的产品会加快淘汰。未来酒店产业是更加高效,拒绝臃肿,朝着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去发展。作为各大酒店集团来说,品牌做到赋能,才能收益与品牌价值的双向发展。
2024年的酒店业依旧是不确定的一年,无论是酒店品牌方还是酒店业主或者是酒店从业人员,做到谨慎,稳重求胜,并且活下去,挺过去,才能迎接下一轮的变革。
中国饭店协会1日正式发布《2024年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酒店行业正在发生剧烈变革,旅游市场大幅收缩,酒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蕴含新的商业机会。
报告称,疫情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等,人们的旅游消费越来越高,消费升级带动需求增加,刺激着酒店业需求的增长。
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一共拥有住宿设施总数为36.1万家,较2024年减少了8.6万家,其中酒店住宿业较2024年减少了2.7万家,其他住宿业较2024年减少了5.9万家,疫情对酒店业造成了巨大影响。
但伴随着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3个方面43条具体措施,力度空前,进入疫情以来力度最大的纾困政策周期,也显示出政府纾困的决心。
疫情下酒店该怎么应对?
坚守初心,做“放心酒店”
随着各行业的有序复工,酒店和旅游业也慢慢步入正轨,越来越多的人入住酒店。疫情后期,卫生安全和健康住宿将成为消费者是否入住一家酒店的重要因素,因此酒店还是应该把卫生安全放在酒店运营的首要位置。比如说首旅如家酒店,在复工以后迅速升级酒店防疫卫生标准,对酒店的公共区域、厨房以及和消费者接触最多的客房,进行全方位的清洁消毒,而且还制定了20余项的专项清洁标准,落实50余项的防疫清洁措施,旨在为酒店消费者构筑安心、放心、舒心的港湾。到现在,首旅如家还在酒店安全方面不断深化、推广,做放心酒店,坚守初心。
智能时代,打造“智慧酒店”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功能应用到酒店之上,让科技更多地服务于消费者。如看房、选房、订房、退房、客房服务等等,全部在智能终端上进行。即使是送餐、送货,都由机器人执行,构建全程无接触的送物服务。人机结合,未来酒店发展的理想状态,在疫情防控常态之下,这种方式既安全效率又高。如今越来越多的酒店把这些智能化的功能进行试点落实,就是想在后疫情时代酒店行业爆发前抢占先机,让智能化、科技化的硬核手段,成为提高酒店行业竞争力的有效利器。
紧抓市场机遇,探索酒店新消费场景
传统酒店单一的住宿消费,让众多单体酒店难以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生存。现如今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对于体验感和回报率的需求度也正不断上升,如何在做好用户消费需求的同时,还能提升坪效是酒店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下新零售模式那么火爆,酒店新零售也许值得一试,创造更多的酒店消费场景,给酒店带来更多的收益。比如一些酒店,客房内放置了当下比较流行的酒店客房智能终端,如香蕉说成人用品自助售卖货柜,针对当下客房最火爆的情侣消费人群,即买即用,不仅方便还保护了消费者隐私。客房可以创造新零售消费场景,酒店大堂当然也行,酒吧、唱吧、电玩、书吧等等新零售复合空间,根据有偿消费,酒店设计可做出不同的选择。虽说酒店场景消费是有偿消费,但是这些措施都很好地抓住了消费者及时性、冲动性消费的心理,站在用户的角度也是方便了用户,消费体验感十足。重要的是额外增加了酒店收益,可谓锦上添花。
复工后,酒店餐饮线下消费需求的变化 有哪些
一、经过疫情后酒店消费市场的变化论文了这次疫情,健康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消费者更加注重卫生和健康。餐厅疫情后酒店消费市场的变化论文的卫生状况与每日消毒也为消费者关注,随着绿色食品、素食、疗食、滋补等概念愈发得到消费者疫情后酒店消费市场的变化论文的赞同,“衣要布,食要素”成为了很多人的消费方式,健康消费日渐风行,餐饮行业适应消费者需求,更加注重餐饮产品的营养。
二、除了健康观念外,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疫情后酒店消费市场的变化论文我防护意识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更多的消费群体减少了人稠密集的消费场所,社区消费将会成为下一个受消费者喜爱的消费区。
三、服务模式。餐厅封闭的边界也被打破,开启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不用再排队等候服务,可以提前网络点餐,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