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人物”ChatGPT,有争议也有魅力

admin1年前生活百科2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很多成年人觉得期盼新年是孩子的专利,其实,成年人自己对此何尝没有期盼呢?比方说,在新年来临前,喜欢回顾尚未关上大门的“旧年”,看看这一年全世界发生了哪些令人瞩目的事情。

  盘点当年新闻事件,不少媒体乐此不疲。科学期刊也是如此,把评选年度科学人物当作一项盛事来做。日前,《自然》杂志公布2024年度科学人物榜单,ChatGPT和10位杰出人物一同入选。《自然》特写部主编介绍,ChatGPT破例入选这一榜单,开发ChatGPT的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也榜上有名。

  评选科学人物,是科学刊物的年度惯例,做这类评选的不止《自然》杂志一家。但《自然》杂志把非人类的ChatGPT列入“年度科学人物”,还是很有些出乎公众的意料。

  从历史的维度看,媒体的年度人物评选,令公众咋舌的“另类人物”横空出世,ChatGPT应该不是第一次。早在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把当年的“年度人物”花环,意外地戴到了电脑屏幕前的全体网民的头上,包括中国网民在内的全世界网民,都被册封为“年度人物”。

  全体网民集体登上“年度人物”榜单,这样的“集合人物”虽说也有“你、我、他”,但毕竟过度抽象,颠覆了公众对年度人物的认知。这次“年度人物”评选,当年作为新闻事件,曾被人们议论许久。

  如果说,网民从无到有,历经差不多20个春夏秋冬的集体磨练,最终受到媒体青睐并被颁发个荣誉称号,多少也有些道理;那么ChatGPT在刚满一周岁之际,这个尚在“襁褓之中”的“智能体婴儿”就被授予“科学人物”,难免让众多当年曾“显摆”过的年度人物网民们无法淡定。

  在新浪微博上,网友们也在七嘴八舌话“新人”:“毕竟通过图灵测试了。”“下一步可以给它设计个虚拟形象了。”“不知道后人会怎样回顾这一年”……

  评选年度人物,无法十全十美。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跻身年度“科学人物”,这样的评选同样不会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说,事物过于完美反而索然无味,倒是那些有争议的事项,反而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围绕ChatGPT入选“年度人物”,网络舆论争论的焦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争议焦点之一:人工智能体能否跟科学家一起登堂入室?

  不少人基于传统的观念,觉得人类的事务归人类,智能体的事务归机器这个智能体,不该跟人类事务搅和在一起。现在倒好,“10个碳基生命和1个硅基生命”共同荣膺“年度人物”,总觉得不大合适。

  争议焦点之二:生成式人工智能究竟是不是革命性的?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当不少人在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翘大拇指时,研究人工智能的科学家们却未必这么看。后者不论在私下场合还是公开场合,都承认现阶段的这类智能体的“智商”太低,甚至用“人工智障”来比喻它们。这类智能体究竟算不算革命性技术,恐怕还需要让评价“再飞一会儿”,别急着匆匆忙忙给它戴上一顶“大帽子”。

  争议焦点之三:科学刊物评选的年度人物是否具备严谨性?

  评选年度人物有基本的标准,评选专家要在全世界70多亿人中挑选10人入选,再严谨的评选也难免有瑕疵的可能。《自然》杂志的这次评选,没有“克扣”人类科学家的“口粮”,还是延续年度惯例选出10人,只不过把ChatGPT当作“伴娘”一并上榜,为这个榜单增加了点“调味品”。有趣而不失严谨,正是科学刊物的明智之举吧。

  热议ChatGPT入选“年度人物”,折射出公众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巨大兴趣,这正是前沿科技独特的魅力所在。毕竟,生成式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人,让人类对这个未来的智能体究竟是敌是友充满了好奇和无尽的想象。

  舆论在议论智能体这个“年度人物”时,也该关注下我们本土的同类“年度人物”。比如,在这一年,“文心一言”也在茁壮成长,在绘画、文字转视频等方面苦练本领。如果本土的媒体评选年度科学人物,没准“文心一言”也可能和科学家“同框”分享科学殊荣呢。

  科学人物年度评选的意义在于,通过评选调动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激励更多的年轻人热爱科学,踊跃投身科技研发和攻关,让科技造福人类。

  媒体对科学人物的评选越是富有创造性,就越是具有新闻的轰动效应,这样的评选也就越是展现出独特的吸引力。平时你可能不看新闻,但ChatGPT上榜的新闻,无疑会吸引更多人去一探究竟。科学人物评选能达到这样的引流效果,肯定不是一件坏事,而且如果没有争议,波澜不惊的评选,怎可能散发出如此大的魅力?

  不管你我是否承认新科“年度人物”ChatGPT,这项评选都在提醒人们,一定要跟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脚步。说不定再过几年,智能体用户的“你、我、他”也会被“年度人物”一次呢。

  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文章

北交所副总经理孙立:严惩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毒瘤

  11月24日,北交所副总经理孙立在合肥举办的“2024安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安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北交所将坚决落实证监会防假打假的工作部署,多措并举,严惩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

大华继显:首予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 目标价47.7港元

大华继显:首予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 目标价47.7港元

  大华继显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比亚迪电子(00285)“买入”评级,目标价47.7港元。该行预期比亚迪电子于2024至2026年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6%、7.8%及11.2%,至1,770亿、1,...

滴滴市值-滴滴出行:从简陋的车库到千亿帝国的铸成,再到纳斯达克的狂欢

滴滴市值-滴滴出行:从简陋的车库到千亿帝国的铸成,再到纳斯达克的狂欢

本文目录一览: 1、滴滴出行:从简陋的车库到千亿帝国的铸成,再到纳斯达克的狂欢 2、市值蒸发4800亿,滴滴最大的两个“输家”出现,不是程维、柳青 3、滴滴终于上市了!市值一度超过5000亿,...

Lyft跌超9% Q2营收略低于预期 每活跃乘客营收同比下降

Lyft跌超9% Q2营收略低于预期 每活跃乘客营收同比下降

来源:格隆汇 格隆汇8月9日丨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LYFT.US)跌7.98%,报10.64美元。公司昨日盘后发布第二季度营收10.21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2%,略低于预期的10.22亿美元。 截...

宋志平:现在不光是水泥钢铁过剩,光伏、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也处在严重过剩状态

专题:全球产业发展论坛2024   “全球产业发展论坛(GIF)2024”于12月22日-2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出席并演讲。   宋志平表示,中国的产业在不少行业的效益是处在低水...

缩量三连阳,上涨乏力还是蓄势待涨?看顺鑫农业16次回测数据

缩量三连阳,上涨乏力还是蓄势待涨?看顺鑫农业16次回测数据

数据显示,顺鑫农业连续3天K线收阳,“三连阳”形态出现,意味着后势看涨的情况居多。顺鑫农业重仓怎么办?跟牛人布局>>> “策略之王”发现,顺鑫农业三连阳同时成交量缩小,表示空头不支,...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