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紧盯异常交易 三年发出2800封工作函

admin1年前生活百科3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作者: 黄思瑜

  [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近三年,上交所紧盯异常交易发出各类工作函2800余封;严打违规减持,发出公开谴责19份,通报批评46份;对“蹭热点”“炒概念”等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并紧盯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是否规范,相关信息披露是否充分。 ]

  [ 强监管财务造假,近三年沪市主板平均每年发出年报审核函件近200份,重点审核的公司占比从50%左右提高到接近76%。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资本市场发展提出更进一步要求。

  202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下称《意见》)。2024年11月,上交所发布《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近三年,上交所紧盯异常交易发出各类工作函2800余封;严打违规减持,发出公开谴责19份,通报批评46份;对“蹭热点”“炒概念”等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并紧盯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是否规范,相关信息披露是否充分。

  同时,针对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股份质押等突出问题,2024年以来,沪市累计督促48家上市公司解除违规担保1068亿元,141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解除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622亿元;强监管财务造假,近三年沪市主板平均每年发出年报审核函件近200份,重点审核的公司占比从50%左右提高到接近76%。

  除了强监管之外,交易所也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工具“做优做强”。2024年以来,150家沪市公司披露重组159单,合计金额5561亿元;沪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1079家次,科创板公司中,超六成推出过股权激励计划,其中九成公司选择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违规减持、异常交易等遭强监管

  2024年10月,国务院发布《意见》,明确提出,强化持续监管,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和发展环境,使上市公司运作规范性明显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改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质量显著提高。

  为贯彻落实好《意见》和证监会工作部署,2024年11月份,上交所发布了《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交易所开展工作的具体时间表、路线图。

  “三年来,围绕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服务实体经济这条主线,上交所积极发挥一线监管功能,强化监管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惩处功能,综合事中监管、事后问责多维度手段,从严整治市场乱象,抑制资金脱实就虚,引导公司专注主业。”上交所相关负责人称。

  在日常监管中,上交所近三年发出各类工作函2800余封。一方面,聚焦异常现金资产交易,严防关联方利用资产交易不当套取上市公司利益。另一方面,通过问询,重点加强对“三高”、盲目跨界、规避重组上市、利益输送类并购监管,以防止借助资本市场无序扩张和违法违规“造富”。

  大股东、董监高及特定股东等的减持行为往往是投资者价值判断的重要信号。对此,违规减持尤其是绕道减持、恶意减持等违规行为成为上交所监管的一大重点,近三年共发出公开谴责19份,通报批评46份。

  比如,之前东方时尚、我乐家居等公司控股股东存在违规减持行为,交易所对有关责任方进行了纪律处分,并督促股东尽早回购减持股份;此外,针对上市公司股东借道转融通违规减持行为,交易所修订发布自律监管指南,将相关情形全部纳入规制范畴。

  “蹭热点”“炒概念”刻意引导市场对公司信息披露误读,也成为市场和交易所的一大关注点。

  三年来,上交所对这类违规行为持高压态势,同时就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全面予以公司及董秘通报批评。比如,康惠制药也通过e互动回复蹭上“减肥药”概念,公司股价直接封单涨停,在监管督促下公司澄清其不具备相关药品中间体的生产能力。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也收到证监局的警示。

  募集资金投向一定程度代表了上市公司发展方向,相关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对投资者的决策影响重大。针对部分公司存在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如频繁变更募投项目、未单独使用专户核算、资金占用、购买非保本类理财等,交易所予以严厉打击,重点关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达产水平,严限多元化和非主业投资,严格募集资金使用及管理过程中的审议披露要求等。

  监管高压,着力“清欠解保”

  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股份质押等问题也曾一度被市场广泛诟病。

  “三年来,监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协同地方政府、主管机构等打出一套深挖线索、限期整改、政策咨询、从严惩处的组合拳,近三年共发出通报批评78份,公开谴责39份。”上述负责人称。

  据了解,2024年以来,沪市累计督促48家上市公司解除违规担保1068亿元,141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解除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622亿元,沪市公司尚未解决的违规占用、担保余额大幅下降。

  以海航控股为例,在多方推动下,该公司通过引入重整投资人,以债务转移、债权债务相抵的方式解决了资金占用约380亿元,以关联方清偿、股票清偿等方式解决了违规担保合计约396亿元。

  同样的,曾经备受关注的股票质押风险近年来也有所收敛。从沪市数据看,沪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比例超过80%的公司家数已由峰值下降超八成,待偿还金额压降近四成。

  对于资本市场深恶痛绝的财务造假,上交所将挖掘财务造假等违规线索,作为其信息披露监管的一大核心要务。以市场最为关注的年报审核为例,近三年来,沪市主板平均每年发出年报审核函件近200份,重点审核的公司占比从50%左右提高到接近76%。

  “一旦审核发现造假的线索和疑点,第一时间移送上报,统筹启动下一步核查工作。”上述负责人称,针对财务造假违规行为坐实的企业,近三年上交所共发出公开谴责17份,通报批评16份。近年来很多被立案调查的公司,交易所前期都有关注和问询。

  加速出清“空壳企业”“害群之马”

  退市是长期困扰资本市场的大事难事。为解决这一资本市场顽疾,2024年中央深改委作出决策部署,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

  改革以来,沪市已有40家左右公司遭强制退市,一批“空壳企业”“害群之马”集中出清。

  其中,财务类退市是最主要的强制退市类型。在“营业收入+利润”的组合类指标下,曾经的“不死鸟”无处遁形。2024年以来,沪市财务类退市公司达26家。*ST富控、*ST秋林、*ST工新等一批“故事多多”的公司,也得以集中出清。

  重大违法退市方面,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的*ST紫晶、*ST泽达,不仅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其控股股东、董事长等“首恶”也被公开认定终身不适合担任董监高的顶格处理。相应的投资者保障措施加速落地,*ST紫晶先行赔付的10.86亿元已给到投资者,*ST泽达特别代表人诉讼正在推进过程中。

  面值类退市也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过去三年,十余家公司面值退市,仅2024年就有8家公司面值退市。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2024年,上交所进一步前移监管关口,通过约谈、问询、现场检查等监管方式,让退市公司在年报披露前明确了退市预期,为投资者做出理性的选择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参考。

相关文章

裕信银行: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过高

格隆汇4月6日丨裕信银行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市场目前不再预期美联储将进一步加息,而是预计其在今年年底前降息约75个基点,2024年再降息125个基点,这一降息预期过高。分析师们称:“在美联储考虑降息...

全国企业年金一季度末积累基金规模近3万亿元

  财联社6月8日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为2.98万亿元,共建立组合数5419个。从管理规模来看,在11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有2家管理的组...

北京最新限号规定-2024年12月31日限号多少

北京最新限号规定-2024年12月31日限号多少

本文目录一览: 1、2024年12月31日限号多少 2、北京限号一周限几天 3、北京限号限行规定 4、北京明天限号是几和几寸 5、北京朝阳区限号吗 2024年12月31日限号多少 2...

壹贰叁-一二三的大写怎么写?

壹贰叁-一二三的大写怎么写?

本文目录一览: 1、一二三的大写怎么写? 2、大写的壹贰叁到十整怎么写? 3、一二三的大写? 4、123大写怎么写? 5、123、一二三、壹贰叁、分别代表什么数字?还有什么数字? 一...

中国十大民族乐器-民族乐器有哪些?

中国十大民族乐器-民族乐器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1、民族乐器有哪些? 2、中国十大古典民族乐器有?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3、十种中国常见的民族乐器 4、中国的民族乐器有哪些 5、中国民族乐器有哪些~~越多越详细越好~~...

曹操之子-曹操之子曹冲的资料介绍

曹操之子-曹操之子曹冲的资料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1、曹操之子曹冲的资料介绍 2、曹操之子冲早慧文言文翻译内容是什么? 3、曹操的三个儿子都是谁,叫什么名字 4、曹操有几个儿子?最终的结局都如何? 5、曹操的长子是谁?...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