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货金融类日报
微信号
KTV115116
股指: 宏观数据继续企稳,利空因素已出现拐点信号
上周,A股市场筑底信号明显,Wind全A回落0.42%,但是震荡中枢不断上移,同时日均成交量持续超过8300亿元,市场多头正在复苏。中证1000上涨0.05%,中证500下跌1.01%,沪深300下跌0.71%,上证50下跌0.72%。板块来看,主要是电子、计算机、汽车等板块对指数形成拉动;食品饮料和电力设备表现较弱拖累指数。9月,A股市场经历了一段明显的缩量下跌,我们认为这是由两方面原因导致,其一,今年4月以来的随着PMI和社融等关键指标的转弱,市场对于经济复苏形成了一致弱预期,市场缺乏明显强势的题材带领指数上攻;其二,8月以来债务风险预期上升使得资金外流严重,其中北向资金尤其明显,过去两个月净流出超1300亿元。可喜的是,上述两点原因在9月末均出现明显的改善信号。经济预期方面,9月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体现出需求小幅改善、价格稳步提升、原材料库存降幅继续收窄的特点;9月社融总量超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中长期贷款环比改善,政府专项债托底效果显著;9月CPI同比持平,PPI跌幅继续收窄;多维度信号显示经济复苏体现出明显的磨底信号。债务风险方面,自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来,财政政策配合货币政策陆续出台,市场对于化解债务风险的政策工具的讨论也逐渐深入,包括特殊再融资债券、应急流动性工具、债务展期和置换、长期国债等工具受到市场关注,市场最悲观的时间段已经过去。对于债务风险的传导链条,政府年初的表述为“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但是鉴于今年房地产销售数据始终低于预期,更多的财政政策有望取代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存量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中,有鉴于此,地产销售数据对于后续环节的边际影响可能会大大降低。综上所述,近期影响市场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在9月下旬同时出现拐点,指数较大可能会在近期筑底,第四季度以温和回升为主。收到一致预期明显改善的影响,资金情绪回升迅猛,融资余额截止上周四录得15372亿元人民币,较节前净流入275亿元,净流入板块前三名为电子、汽车、计算机。北向资金节后累计净流出超130亿元,减持惯性仍在,截止上周五北向累计净流入1.8万亿元,持股市值2.18万亿元;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同样为电子、汽车等板块,同时净流出电力设备、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板块。目前,内资正在逐渐接替北向资金对于市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基差方面,我们认为各指数基差将持续相对偏强的状态,升水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市场不易作出相对超额收益,所以股指期货的对冲需求相对较少。
国债:震荡走势延续,关注下周MLF续作
1、债市表现:政府债供给的放量以及逆回购的大额净回笼导致本周资金面偏紧,债市收益率小幅上行,而周五在9月通胀及金融数据公布后债市收益率重新回落。全周来看,国债收益率先上后下,二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8.6BP至2.35%,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0.76P至2.67%。国债期货先跌后涨,截至10月13日收盘,TS2312、TF2312、 T2312 、TL2312周环比下跌0.08%、0.14% 、0.12%、0.11%。美债方面,美国9月CPI同比增速3.7%,略高于预期的3.6%,核心CPI同比延续降温至4.1%,与预期持平。美国核心通胀延续回落,美债收益率高位震荡,截至10月13日收盘,1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环比下行15BP至4.63%,2年期美债下行4BP至5.04%,10-2年利差-668P。10年期中美利差-176BP,倒挂幅度周环比扩大7BP。
2、政策动态:在三季度金融数据发布会上,央行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观察前期政策效果,加快推动政策生效。货币政策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还有充足空间和储备,将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为激活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增强信贷总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GDP增速相匹配,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预计四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长将继续保持平稳。节后DR007运行在1.76-1.95%的区间,R001运行在1.63-1.95%的区间,跨季后资金利率季节性下行。央行7个交易日逆回购操作量分别为2000亿元、200亿元、200亿元、670亿元、1020亿元、1620亿元、950亿元,全周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17810亿元。下周有5000亿元MLF及6660亿元逆回购到期,关注央行续作情况。
3、债券供给:本周政府债发行7121亿元,净发行5989亿元。下周政府债计划发行9671亿元,预计净发行7048亿元。本周新增专项债274亿元,下周计划发行531亿元,累计发行34821亿元,发行进度91.6%。
4、策略观点:央行在三季度金融数据发布会上的表态延续积极的基调,后期资金面无需过渡担忧。9月金融数据整体延续回暖趋势,但在地产尚未明显修复的情况下仍需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此外,9月PMI及金融数据略好于预期的情况下经济数据难以大超预期,短期债市利空因素较少。预计下周国债期货延续震荡走势,进一步回调动力不足。
宏观:美国CPI超预期增长
实体经济方面,十一假期房地产成交表现平平,35个代表城市日均成交面积较去年国庆假期下降两成。假期和节后黑色建材成交和需求处于低位;水泥销量节后回升,但不及节前;沥青开工率和出货量均回落。消费方面,假期出行、旅游以及消费明显恢复,节后北上地铁客运量和拥堵延时指数高于节前水平,主要二线城市恢复节奏稍慢。
宏观方面,中国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1200亿元人民币,超出预期的38000亿元。社融分项来看,政府专项债券、新增未贴现银行汇票是是同比多增的主要贡献项。人民币贷款增量的分项中,住户贷款同比多增2082亿元,其中住户短期贷款同比多增177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014亿元。央行称,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居民利息负担将有效减小,目前提前还贷情况已经有所减少。但是从成交来看,9 月重点 100 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约两成,绝对规模仍处近几年同期较低水平。并且十一期间商品房成交量表现一般,35个代表城市日均成交面积较去年国庆假期下降两成左右。
企业贷款同比少增2339亿元,企业长期、短期、票据融资均同比少增,分别少增944、881、673亿元。企业长期贷款已经连续3个月同比少增,主要因为去年同期企业长期贷款是人民币贷款当中的主要发力项,基数较高。去年6月国常会下达的3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针对基建投资的资金,9月份追加了3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基建相关配套贷款对企业信贷有所拉动,造成高基数,虽然今年9月同比少增但绝对水平并不低。票据融资处于近几年同期较低水平,票据融资偏低对应着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偏高,二者互成镜像,若存量票据被较少贴现用于融资,将会导致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9月新增未贴现银行汇票同比多增3309亿元,是本月社融同比多增的主要贡献项之一。
9月专项债发行依旧提速,根据财政安排,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从终端需求来看,沥青出货量持续提升,印证基建需求向好。基建资金有支撑,有望保持韧性。
下周关注:中国9月经济数据(周三)
贵金属:地缘事件推动 金价快速反弹
1、本周伦敦现货黄金冲高回落,较上周上涨0.06%至1924.68美元/盎司;现货白银表现则偏强,较上周上涨2.28%至23.551美元/盎司。本周全球主要的黄金ETF持仓较上周减仓12.34吨至2696.72吨,上周统计减仓23.62吨;全球主要的白银ETF持仓较上周减少52.95吨至22439.78吨,上周统计增仓282.27吨。截止10月10日美国CFTC黄金持仓显示,总持仓较上次统计增仓5273张至436499张;非商业持仓净多数据较上次统计增仓19793张至71433张。Comex库存方面,截止10月13日黄金库存下降13.48吨至631.91吨;白银库存下降20.19吨至8488.33吨。
2、美国9月CPI同比涨3.7%高于预期,连续第三个月反弹;核心CPI从上月的4.3%降至4.1%,为近两年来的最小涨幅,但仍高于4%,远高于美联储的2%的目标水平。美国9月PPI同比增长2.2%,大超预期的1.6%,连续第三个月超预期上涨,较8月的1.6%大幅反弹,为4月以来最大的同比增幅;核心PPI同比上涨 2.7%,预期为2.3%,较8月的2.2%大幅反弹。虽然美联储多位官员表态11月可能会暂停加息,但从数据来看,通胀依然顽固,存在加息的必要,这也暗示美联储紧缩时间比市场预期要长。另外,受地缘政治事件影响,市场预期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不加息概率持续回升,“新美联储通讯社”称美联储料11月不加息,不过这也给12月议息结果带来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或制约着金价持续反弹。
3、近几个交易日国际金价触底反弹主要受突发的巴以地缘事件的影响,从历次巴以冲突来看,均对短期金价起到提振作用,比如最近的一次在2024年5月份一度推动黄金从1800美元/盎司到1900美元/盎司,时间维系半个月时间。另外,巴以冲突的背后是整个中东局势,若进一步升级,对黄金的推动作用可能会更进一步,从周五金价表现来看正在走这个逻辑,持续关注。但站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角度,加息态度仍在摇摆,降息时间表不明,这也会给金价持续反弹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投资者把握好操作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