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斤是多少两-中国古代一斤等于多少两?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古代一斤等于多少两?
1、现代采取十进制,一斤等于10两,古代采取十六进制,一斤等于16两。故有半斤八两之说,一般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不相上下。
2、“斤”也作“觔” 质量单位:市制一~为十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两斤等于一公斤。"觔"另见筋(觔)。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均在600克左右;亦指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等于1.1023磅或500克。
扩展资料
1、秦朝前列国各有各的标准
秦王扫六合后,始皇帝统一度量衡,秦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一直用了两千年
所以,在老计量标准里,一斤等于十六两
2、按理人都知道,一斤多说是10两。可是“半斤八两”这四个字却显然在告诉我们半斤=八两,一斤=16两的事实。
实际上"一斤十两"和"一斤十六两"在古时(今天一样)是并行的!!!
十两制多用在日常生活中买卖普通货物,如:菜,肉,米,面等,而十六两制则是用在兑换金银(古代有专门从事这类金融买卖的机构,有些类似今天的找零,即用碎银融成大的锭银或者换金子,及买卖药材等相对而言精细的东西。至今在台港澳地区买卖金银及名贵药材(如:燕窝.鹿茸)仍是"十六两"的斤制。
3、祖先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呢
传说我们的先人观察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旁边的福、禄、寿三星,正好是十六星。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禄、寿三星分别主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寿。他们在天上看着人的一切。
所以说:人在做,神在看。
据说做买卖的人,如果称东西,短斤少两,都要受到惩罚。卖东西少给人一两,福星就减少这个人的福;少给二两,禄星就给这个人减禄;要少给三两,寿星就给这个人减寿。
古代人都知道“人在做,神在看”,所以人都不敢做昧良心的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量
古代一斤等于多少两?
现代一斤是10两,而古代是一斤十六两。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扩展资料:
古代【铜钱制度】与【斤两制度】有重大影响关系,宋代改制就是明证。又如秦半两、汉五铢、唐(宋、明)通宝钱,标准铜钱能当做砝码使用。
但历代都有劣钱流通,又难禁缺斤短两现象,导致【斤两实际值】在【秦汉标准值】一斤256克一两16克与【隋唐标准值】一斤640克一两40克的基础上一再下滑。结果分别是【东汉魏晋标准值】的一斤224克一两14克与【南宋明清标准值】一斤600克一两37.5克,一两分别下降了2克与2.5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斤
古代的一斤是现代的多少两?
中国秦代度量衡制度中规定古代一斤是多少两:1石=4钧古代一斤是多少两,1钧=30斤,1斤=16两。与现代国际单位制比较,1斤约合0.5千克。
历代斤的重量古代一斤是多少两:
西汉每斤,258.24克;东汉每斤,222.73克;魏晋每斤,222.73克;南齐每斤,334.10克;梁、陈每斤,222.73克;北魏每斤,222.73克;东魏每斤,445.46克;北齐每斤,445.46克;北周每斤,250.66克;隋朝每斤,668.19克;唐朝每斤,596.82克。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古代一斤是多少两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16就是。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
中国的重量单位,以见于彝器上的锊和匀为最早,但一锊是多少以及锊和匀的关系都无法知道,这两个单位在战国时期显然还在使用,秦汉间的文献对于锊的重量也没有一致的说法。
中国的锊虽有轻重两种说法,大概通行的是重的一种,即三锊重二十两。这由毛公鼎铭中的"取三十锊"可以证明那里的锊不可能只有十一铢多重。
在战国时期只有两种重量单位,即斤和镒,一斤为十六两;一镒为二十两。从当时文献中的记载看来,这两个单位是乱用的.。这两个单位同锊和匀似乎没有正式的联系,这是一件难以解释的事。
虽然后来的人用铢两把这几个单位联系起来,四个单位都成为铢或两的倍数。可是在甲骨文和殷周间的金文中似乎并没有铢和两这两种单位。
现代的「斤」按照各地使用习惯,与公制有如下换算:
中国大陆1斤 等于 500克(g)
香港澳门1斤 约等于 605(g)
台湾1斤 等于 600克(g)
现时香港法律规定一斤等于一百分之一担或者十六两,即 604.78982 克(g)
台湾市集常用台制:1台斤= 600 克。但金门与马祖邻近福建省,不使用台斤,所谓的「斤」为1斤= 500 克。
斤的起源:
中国古代有个官职叫「司马」,司马主要掌管军事,其中因为粮秣管理需要秤重,于是「司马」就和重量单位扯上关系。
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也称为「司马斤」、「司马两」等,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平制标识」。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斤
古代一斤等于现在的多少两?
现在的一斤是10两,斤是我国有特定的计量单位,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中,三十斤是一钧;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表示不分上下。
公制:1斤 = 10两 = 100钱,1钱 = 5克。
市制: 1斤 = 16两 = 160钱。
扩展资料
1、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2、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3、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4、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5、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斤 百度百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