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是什么之年-70岁叫什么之年的称呼呢?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70岁叫什么之年的称呼呢?
70岁叫“古稀之年”。
读音: gǔ xī zhī nián
意思:七十岁的代称。
出处: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翻译: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近义词
年逾古稀
读音:nián yú gǔ xī
意思:年纪超过七十岁。
出处: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翻译: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古人称男子70岁为什么之年
古人称男子70岁为古稀之年。“古稀之年”出自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0岁是什么之年的《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70岁是什么之年他感叹人生蹉跎,能活到70岁,自古以来就是非常稀少的。
古人对年龄是不用数字表示的,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这些年龄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下面70岁是什么之年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年龄称谓大全。
豆蔻是指女孩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出自《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而立是指男子三十岁,出自《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不惑是指男子四十岁,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花甲是指六十岁,出自《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古稀是指七十岁,出自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耄耋指八十岁,出自《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70-90岁被称为什么之年?
70到90岁被称为耄耋之年,耄耋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àodiézhīnián,形容年纪十分大的时候。出自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花甲、古稀、耄耋、期颐之年各指的岁数是:
1、花甲是指人到六十岁。这与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有关。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错综搭配成六十个单位,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周而复始形成一循环,故称为“六十花甲子”。
2、古稀之年是指人到七十岁。语出自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3、耄(mào)是指人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耋(dié)则是指七十、八十岁的意思。《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杜预注:“七十曰耋。”今人顺应双音词的语言习惯,把两个字合在一起,用“耄耋之年”借指七十至九十岁。
4、所谓“期颐之年”则是指人一百岁。《礼记·曲礼上》曰:“百岁曰期颐。”朱熹解释说:“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的意思)。”“谓百年已周。”所以,期颐即人活得圆满,寿高百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