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消费者行为研究复习课程-消费者行为学的章节目录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消费者行为学的章节目录
目录前言第1篇绪论1第1章消费者行为学概论21 1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31 2消费者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111 3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跨学科影响141 4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原则和方法16第2篇购买决策过程21第2章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Ⅰ222 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特点和类型222 2消费者需求认知262 3消费者信息收集31第3章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Ⅱ403 1购买前的评价403 2购买过程与商店选择46第4章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Ⅲ584 1消费者的满意及其行为反应584 2消费者不满及其行为反应61第3篇心理因素与消费者行为71第5章消费者的购买动机725 1消费者的需要和需求725 2消费者的购买动机76第6章消费者的注意、感觉和知觉846 1消费者的注意856 2消费者的感觉876 3消费者的知觉92第7章消费者的学习和记忆1017 1消费者学习概述1017 2行为学习理论及其应用1047 3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应用1107 4消费者的记忆和遗忘115第8章消费者态度1228 1消费者态度概述1238 2消费者态度的形成理论1278 3消费者态度的测量1318 4消费者态度的改变135第4篇个体因素与消费者行为143第9章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1449 1个性与消费者行为1459 2自我概念与消费者行为1569 3生活方式与消费者行为161第10章人口统计特征与消费者行为16910 1年龄与消费者行为16910 2性别与消费者行为17410 3收入与消费者行为17710 4地理因素与消费者行为18110 5资源与消费者行为184第5篇环境因素与消费者行为189第11章文化因素与消费者行为19011 1文化概述19111 2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影响因素19611 3不同文化与消费者行为的差异19911 4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204第12章社会因素与消费者行为21112 1社会阶层与消费者行为21212 2参照群体与消费者行为21512 3家庭与消费者行为22012 4角色与消费者行为224第13章口头传播与创新扩散22713 1口传过程与意见领袖22813 2流行与消费者行为23313 3创新扩散235第14章营销因素与消费者行为24314 1市场细分与消费者行为24414 2产品策略与消费者行为24814 3价格策略与消费者行为25214 4渠道策略与消费者行为25414 5促销策略与消费者行为256参考文献262
消费者行为学的目录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与消费者行为学
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消费、消费者与消费者行为
二、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一、综合性
二、经济性
三、发展性
四、应用性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学的演进与发展
一、消费者行为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化和发展
三、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向
第四节 消费者行为学在酒店消费者行为研究复习课程我国的应用
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 消费者购买决策与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一、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类型
第二节 消费者的购买程序与类型
一、消费者的购买过程
二、消费者行为的类型
第三节 信息获取与决策参与度
一、消费者信息获取与处理
二、消费者购买决策参与度
第四节 购买评价与选择
一、购买决策原则
二、评价标准
第五节 购买后评价与行为反应
一、购买后评价
二、消费者购买后行为反应
三、消费者不满意的产生及处理
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消费者的认知和学习
第一节 感知与消费刺激
一、消费者的感觉
二、消费者的知觉
三、错觉
第二节 消费者的注意和记忆
一、消费者的注意
二、消费者的记忆
第三节 消费者的思维、想像与联想
一、消费者的思维
二、消费者的想像
三、联想
第四节 学习和消费经验
第五节 消费者的情绪和意志
一、消费者的情绪过程
二、消费者的意志过程
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第一节 个性心理与消费爱好
第二节 消费者的兴趣与能力
一、兴趣的本质与特点
二、兴趣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三、消费者的能力与行为
第三节 气质、性格与消费者行为
一、气质学说与类型
二、气质与消费者行为
三、消费者的性格特征与行为差异
第四节 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一、自我概念的含义和构成
二、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与行为
第五节 生活方式的测量与影响
一、生活方式的含义
二、生活方式的测量
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 消费者的需要与购买动机
第一节 需要、欲望和需求
一、消费者的需要
二、消费者的欲望
三、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节 消费者需要的特性和分类
一、消费者需要的特性
二、消费者需要的分类
第三节 动机的含义和动机理论
一、动机的含义
二、动机的特征
三、动机理论
第四节 购买动机的形态分类
一、求实购买动机
二、求新购买动机
三、求美购买动机
四、求廉购买动机
五、求名购买动机
六、求便购买动机
七、自我表现购买动机
八、好胜购买动机
九、好癖性购买动机
十、惠顾性购买动机
第五节 动机测量与营销策略
一、购买动机测量方法
二、基于动机冲突的营销策略
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 消费者态度的强化与转变
第一节 消费者态度的构成与功能
一、消费者态度的基本构成
二、消费者态度的一般特点
三、消费者态度的功能
第二节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条件
一、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二、影响态度改变的条件
三、态度变化的理论
第三节 态度强化与改变的策略
一、态度强化的策略
二、态度改变的策略
三、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的营销传播特点
第四节 根据态度预测购买行为
一、态度的测量
二、费舍宾模型
三、费舍宾行为意向模型
第五节 消费者的逆反心理与行为
一、逆反心理的表现与形成原因
二、消费者的逆反行为模式
三、调整逆反心理及行为的策略
小结
思考题
第七章 消费者满意和消费者忠诚
第一节 消费者满意与消费者满意度
一、消费者满意
二、消费者满意度
第二节 消费者忠诚的形成
一、消费者满意和消费者忠诚
二、品牌忠诚和商场忠诚
第三节 消费者不满反应与消费者流失
一、消费者不满反应
二、消费者流失
三、消除消费者不满
第四节 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和消费者保留
一、实施消费者满意战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二、通过消费者保留项目,提高消费者忠诚度
小结
思考题
第八章 消费者体验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体验与体验经济
一、体验的含义
二、体验经济的兴起
三、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者需求特征
第二节 消费者体验的心理基础
一、感觉体验
二、感受体验
三、思维体验
四、行动体验
五、关系体验
第三节 消费者体验行为分类
一、派恩和吉尔摩关于体验类型划分的观点
二、娱乐体验
三、教育体验
四、逃避现实体验
五、审美体验
第四节 体验营销
一、体验营销的含义与特征
二、体验营销的模式
三、实施体验营销的策略
小结
思考题
第九章 品牌消费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品牌的内涵与构成
一、品牌的内涵
二、品牌的构成
三、品牌的功能
四、品牌资产
第二节 品牌偏好的心理形成机制
一、品牌知名度形成的心理机制
二、品牌联想度形成的心理机制
三、品牌美誉度形成的心理机制
四、品牌忠诚度形成的心理机制
第三节 消费者的品牌购买行为
一、品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二、新时代消费主体和特点
三、新时代消费主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色
第四节 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与忠诚
一、在消费者认知品牌的各阶段适时加大吸引程度
二、时刻酒店消费者行为研究复习课程了解消费者,加大品牌的差异化程度,提高品牌的领导地位
三、争做市场先入者,保持目标市场不变
四、巧用整合营销传播
小结
思考题
第十章 消费者个人理财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个人理财概述
一、关于个人理财
二、影响个人理财的因素
第二节 消费者的信贷消费心理与行为
一、信贷消费简述
二、信贷消费心理
三、信贷消费行为类型
四、影响信贷消费行为的因素
五、我国发展信贷消费面临的任务
第三节 消费者的储蓄心理与行为
一、储蓄简述
二、消费者的储蓄心理
三、影响消费者储蓄行为的因素
四、我国消费者储蓄的动机
第四节 消费者的保险心理与行为
一、保险概述
二、消费者的保险心理
三、消费者的保险行为
第五节 消费者的投资心理与行为
一、消费者投资简述
二、消费者债券投资的心理和行为
三、消费者股票投资的心理和行为
第六节 消费者个人理财的发展趋势
一、投资品种将真正多元化
二、信用消费将大大普及
三、金融品牌化
四、专家理财
五、网上理财
六、个人金融服务
七、差别化服务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一章 绿色消费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绿色浪潮与绿色消费的兴起
一、绿色浪潮的兴起
二、绿色消费的发展
三、绿色浪潮在中国
第二节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心理及行为特征
一、绿色消费的概念
二、绿色消费的内涵及成因
三、绿色消费的心理过程
四、绿色消费者的组成与分类
五、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因素
第三节 绿色产品的开发与消费
一、绿色产品的含义
二、绿色产品的开发
三、我国消费者对各种绿色产品的消费表现
第四节 促进绿色消费的营销策略
一、政府对绿色消费的宏观管理
二、企业的绿色营销管理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二章 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网络时代的消费者
一、网络消费者的群体特点
二、网上消费者的基本类型
三、网络消费的特征
第二节 网络消费的心理特征
一、影响网络消费行为的心理因素
二、网络消费利弊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网络消费行为的过程与特点
一、网络消费的购买过程
二、网络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
三、网络消费行为的特点
第四节 网络营销策略的选择
一、营销理念的变化及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
二、网络营销的功能
三、网络营销组合
四、网络营销对消费者的挑战
五、网络营销案例——亚马逊的成功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三章 家庭角色、分工与购买行为
第一节 家庭结构与角色影响
一、家庭构成类型
二、家庭角色
三、我国家庭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 家庭生命周期及消费变动
第三节 家庭成员与购买决策
一、家庭决策的方式
二、家庭决策制定的过程
三、不同家庭成员对家庭购买决策的影响
四、家庭中代与代之间的影响
五、决策冲突及其解决
第四节 影响家庭购买行为的营销策略
一、发现新的市场机会
二、针对家庭购买的营销策略
三、向孩子进行营销
小结
思考题
第十四章 群体消费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消费者群体的内容特征
一、消费者群体
二、消费者群体的划分
三、消费者群体的演变
四、消费者群体的特征
五、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特征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六、消费者群体的群体机制
第二节 暗示、模仿与从众行为
一、暗示
二、模仿
三、从众行为
第三节 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内部沟通
一、消费者群体规范
二、群体压力
三、群体内部沟通
第四节 参照群体的影响
一、参照群体的概念
二、参照群体的类型
三、参照群体的影响方式
四、决定参照群体影响程度的因素
五、建立在参照群体影响基础上的营销策略
第五节 口碑传播和创新扩散
一、口碑传播
二、创新与创新扩散
第六节 消费习俗和消费流行
一、消费习俗
二、消费流行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五章 社会文化与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文化、亚文化与消费差异
一、文化及其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三、亚文化与消费差异
第二节 跨文化、全球文化与全球营销
一、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文化差异
二、全球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三、跨文化分析
四、全球营销的战略选择
第三节 社会阶层与消费者行为差异
一、社会阶层概述
二、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情况
三、不同社会阶层所引起的消费者行为差异
四、社会阶层理论在营销策略中的应用
第四节 社会角色及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一、消费者的社会角色定位
二、消费者选择产品时的角色心理特征
三、角色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联集合
四、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第五节 消费者行为中的文化价值观与消费崇拜
一、文化价值观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二、购买行为中的消费崇拜
小结
思考题
第十六章 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组合策略
第一节 新产品开发与推广心理策略
一、消费者的新产品购买动机
二、新产品开发的类型
三、新产品开发必须适合消费需求的变化
四、基于消费者利益的新产品定位
五、新产品推广的心理策略
第二节 价格制定与调整的心理机制
一、价格感知
二、价格制定的心理依据
三、调整价格的心理策略与技巧
第三节 广告的心理功能与诱导方式
一、广告的心理功能
二、广告的心理机制
三、广告的诱导方式
第四节 基于消费者的整合营销传播与品牌战略
一、整合营销传播概述
二、品牌战略与消费者
三、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建立品牌忠诚
第五节 购物环境与消费者心理反应
一、商场布局
二、商场内部刺激
第六节 销售服务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一、售前、售中、售后与消费者心理
二、提高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服务技能
三、购买冲突心理分析
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七章 消费者权益与消费者保护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产生的原因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消费者权利
一、西方国家对消费者权利内容的规定
二、我国消费者权利的内容
第三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建立
一、从个体层次上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建立
二、从社会层次上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建立
第四节 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共同责任
一、消费者利益就是政府利益
二、消费者利益就是企业利益
小结
思考题
第十八章 消费者关系和消费者危机
第一节 消费者关系和关系营销
一、消费者关系
二、关系营销
第二节 消费者危机
一、消费者危机及其特点
二、消费者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
第三节 加强消费者危机管理
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讲什么内容?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酒店消费者行为研究复习课程,是研究在个人或组织消费过程中人的行为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本课程是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部分内容的扩展和深入酒店消费者行为研究复习课程,通过研究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提供依据。
从课程内容来讲,本课程主要讨论消费者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包括知觉、学习与记忆、动机、个性、态度、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主要讨论消费者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文化、人口与社会环境、家庭和消费群体等,也分析消费者的具体决策过程,比如情景影响、信息搜集、购买评价、购后过程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了解消费者决策行为过程的规律,为有效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共有哪些?
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有:
主要课程:
酒店管理概论、现代酒店管理、酒店心理学、旅游学概论、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菜点与酒水、酒店英语、现代酒店营销、酒店财务管理、会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
主干课程:
大学英语、旅游英语、旅游日语、旅游心理学、中外礼仪、旅游法规、饭店会计、餐饮运行与管理、前厅运行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形体、导游业务、旅行社管理、现代宾馆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文化与应用。
怎么学好消费者行为学这门课程
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融入了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性、综合性课程,因此学生比较难以把握教学内容。为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这些理论,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比如,可以事先创设某些相关消费教学的情境并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引导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这样就不会生硬晦涩地把理论强加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待学生领会基本理论以后,再鼓励学生用理论来解释现实的消费者行为,使学生真正领悟所学理论并内化为自己的营销素养。
2.2针对操作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参与式教学
对于一些需要动手实践操作的内容,比如影响消费者购买的购物情境、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策略等,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真实模拟营销情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来领悟理论知识的营销应用。在课堂上可运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真实模拟某产品的购买情境设置。还可以通过模拟一些营销案例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受营销氛围,深入讨论挖掘技能技巧,同时也加深理论学习。
2.3针对体验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
案例教学是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消费者行为学的应用性决定了贴近营销实践的案例教学在消费者行为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体验到的内容,就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学。如有关消费者的认知心理、个性心理方面的教学内容,在课前把相应的参考书籍布置下去,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体现营销心理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消费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可给同学们做相关的心理测试,让他们分析自己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体验感也会有所增强。另外,对一些现实消费者的营销问题,可让学生们展开情境模拟讨论,这样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自发采取演小品、模拟情境表演等方式,以此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实践教学效果表明,讨论后的教学内容学生会掌握得更加牢固扎实。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一、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获取、使用、消费何处置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心里活动特征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意义:
1、企业营销活动的市场基础与决策依据;
2、消费者科学消费的前提条件;
3、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
三、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1、萌芽时期(1930年以前)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社会学家凡勃伦《有闲阶级伦》(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1899)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涵义
1901年12月心理学家斯各特(W.D.Scott)在美西北大学作报告时指出,心理学可以在销售和广告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普兰(M.T.Copeland)于1923年提出将消费物品分为便利品、选购品和专门品的分类方法部分建立在对三个方面的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之上
2、应用时期(1930-1960年)
背景环境: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40-50年代 消费者行为动机的研究
1950年,梅森海尔(Mason Haire)主持速溶咖啡的研究
美学者盖斯特(L.Cuest)和布朗(George H.Brown)于50年代初开始研究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问题,以便找到促使消费者重复选择某一品牌的有效途径
谢里夫(M.Sherif)、凯利(Harlod H.Kelley)和谢把托尼(Shibutoni)等人开展了对参照群体的研究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3、变革与发展时期(1960年至今)
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中成立了消费者心理学分会,这是消费者行为学开始确立其学科地位的前奏。
1968年,第一部消费者行为学教材《消费者行为学》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恩格尔(James Engel)、科拉特(David Kollat)和布莱克维尔(Roger Blackwell)合作出版。
1969年,美国的消费者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正式成立。
1974年,《消费者研究杂志》(JCR)创刊。
1960年,哈佛大学的鲍尔(Raymond Bauer)的一篇论文对改变假定消费者的理性程度比较低的观念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消费者的任何行动都将产生他不能完全肯定的结果。
罗杰斯(Everet M.Rogers )关于创新采用与扩散的研究。
拉维吉(F.J.Lavidge)和斯坦勒(G.A.Steiner)关于广告效果的研究。
费希本(Matin Fishbein)等人关于组织行为的研究。
谢恩(J.N.Sheth)等人关于组织购买行为的研究和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研究。
科克斯(Donald F.Cox)和罗斯留斯(T.Roselisus)等人关于如何应付知觉风险的研究。
4、发展趋向
研究角度趋向多元化:从宏观经济、自然资源保护、消费者利益、生活方式等多角度研究。
研究参数趋向多样化: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文化、历史、地域、民族、到底传统、价值观念、信息化程度等一系列变量。
研究方法趋向于定量化:运用统计分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运筹学、动态分析等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揭示各变量之间的联系。
研究国界的突破 全球化
四、消费者行为学在我国的应用
消费者行为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西方引入我国的,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深入开展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与提高宏观经济决策水平,改善宏观调控效果,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有助于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市场营销活动效果,增强市场竞争力。
有助于消费者提高自身素质,科学的进行个人消费决策,改善消费行为,实现文明消费。
有助于推动我国尽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目录:
第1篇 市场中的消费者
第1章 消费者行为学导论
1.1 消费者行为学:市场中的人们
1.2 消费者对营销策略的影响
1.3 营销对消费者的影响
1.4 营销道德与公共政策
1.5 作为研究领域的消费行为学
第2篇 作为个体的消费者
第2章 知觉
2.1 感觉系统
2.2 暴露
2.3 注意
第3章 学习与记忆
3.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3.2 认知学习理论
3.3 记忆在学习中的作用
第4章 动机与价值观
4.1 动机的过程
4.2 动机的强度
4.3 动机的方向
4.4 消费者需要的分类
4.5 消费者介入
4.6 价值观
第5章 自我
5.1 关于自我的观念
5.2 消费与自我概念
5.3 性别角色
5.4 形体意象
第6章 个性与生活方式
第7章 态度
第8章 态度改变与互动传播
第3篇 作为决策者的消费者
第9章 个体决策
第10章 购买与处置
第11章 群体影响及意见领袖
第12章 组织决策与家庭决策
第4篇 消费者与亚文化
第13章 收入和社会阶层
第14章 区域亚文化群体
第15章 年龄亚文化
第5篇 消费者与文化
第16章 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第17章 全球消费者文化的创造和传播
索引 中国专论与中国消费者行为案例
术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