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降温叠加反腐风暴,医疗企业如何走出寒冬

admin2年前生活百科4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近期,医疗行业掀起反腐风暴,资本市场频传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收紧,叠加资本寒冬,引发投资界、生物界以及相关企业思考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在上海健康医学院产学合作处处长张苏华看来,我国医疗器械领域主要以低端生产性企业为主,真正具有创新性的企业较少,真正的核心发明专利较少,关键零部件依靠进口,需要产学研医方面真正相结合,以实现在关键技术方面进一步突破。

  虽然在面临资本寒冬和产业政策限制之时,市场感觉到了丝丝凉意,但是多方业内人士仍旧相信未来3~5年后医药健康行业会更好。

  那么怎样的企业能够穿越“寒冬”?国泰君安创新投资医疗健康投资部负责人黄平依据四个特征来判断,一是企业家在公司估值合理性方面有一个更回归常态化的判断;二是企业必须有核心竞争力,真创新,能经得起全球竞争的考验;三是国产替代,真正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有解决卡脖子技术的产品;四是要有出海的能力,将市场空间扩展到全球。

  创新力度仍待加强

  在近日召开的“2024精准医学促进医疗器械及精准诊断创新发展研讨会暨联盟(临港中心)揭牌仪式”上,张苏华称,在医疗器械市场,我国主要聚焦于低端设备和耗材领域,在高端领域仍是外资占主导格局。

  “这些年来,尤其是疫情这三年来,我们医疗器械的创新和投资相对比生物药更活跃一些,因为医药投资会周期太长,而医疗器械的创新相对比较短平快,所以中国现在已经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个医疗器械市场。”张苏华同时说。

  不过,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张苏华看来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我国医疗器械领域主要低端生产性企业为主,真正具有创新性的企业较少;二是虽然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利数量增势较快,但真正的核心发明专利较少,整体科研水平偏低;三是关键零部件要依靠进口,大部分是进行仿制的,而且仿的特别像,没有特别多的创新。

  对此,张苏华认为,产学研医应该真正地相结合,企业的市场需求能够更好的与大学、医院紧密结合,并强化投资基金环节,构建医疗器械领域健康体系,以实现在关键技术方面进一步突破。

  目前精准医学已经渗透到了临床的各个方面,应用在肿瘤、遗传病、出生缺陷、心血管、代谢等重大疾病领域,也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问题。

  “现在国家非常支持与鼓励创新,但是在一些具体产业落地过程中,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上海睿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根东认为,精准治疗也会向上下游不断延展,比如精准诊断、精准康复。

  作为投资人,华大共赢(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纪昌涛认为,最大的痛点在于,身在局中,其实难以预判那条技术路线能够跑得通。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全国各区域发展的重点领域。以上海的情况来看,2024年,上海共有4个I类创新药获批上市,178个I类创新药获批进入临床,174个III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15个创新器械产品进入国家和本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

  上海市科委总工程师赵健表示,去年上海市出台《促进细胞治疗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近期还将出台基因治疗行动方案,增强细分领域制度供给,努力打造引领新赛道风口的“核爆点”。未来,上海市也将聚焦细胞治疗、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等“新赛道”加强前瞻布局。其中,临港新片区作为上海市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生命科技产业的重要承载基地,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永动机。

  在上述研讨会上,临港投控集团、精准医学研究与产业发展联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为精准医学研究与产业发展联盟(临港中心)揭牌,以助力临港新片区在精准医疗领域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转化。

  资本寒冬之下机会几何?

  创新技术从发明到临床的过程,离不开资本的推动和助力。那么在资本寒冬、IPO收紧传闻之下,生物医药投资机会几何?

  黄平称,其所在的机构重点关注四个赛道:一是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新一代的治疗方法;二是看好创新药及其配套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创新药及配套产业链体现了中国创新和强制造的机会;三是国内国产替代的微创手术及其相关的耗材;四是关注受医保等限制,有限的消费医疗产品,其中消费医疗产品受益于投资消费升级和支付观念改变,特别是在眼科、医美、口腔、辅助生殖一些领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在资本寒冬之下,股权投资整体项目往前移。对此,黄平认为原因在于,前两年许多项目估值较高,由于一、二级市场倒挂,现在融资较困难;双创板退出渠道相较以前有所受限,申请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IPO真实过会率较低。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合伙人梁卫彬坦言,“投资人、创始人、科创家等对自身企业的估值其实预期较高,所以现在资本寒冬之下可以让市场更为冷静,清楚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漫漫长路,需要更多的耐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两个引起行业震动的产业政策分别是反腐和临床标准收紧。“国家也是希望通过这些产业政策,迫使这些产品退出市场,把更宝贵的资源留给真正的有硬科技的能解决临床痛点的创新产品。”黄平分析称。

  无论是资本寒冬还是产业政策的限制,市场都感觉到了丝丝凉意,但是多方业内人士仍旧相信未来3~5年后医药健康行业会更好。

  “从一两年来看可能会觉得希望比较渺茫,但是站在5年的角度,我们还是坚定看好。”纪昌涛向企业提出建议称,在融资难、现金流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向行业头部企业卖出一部分技术或者产品,尽快回收现金流,将风险先转嫁出去,想办法活下去,熬过几年。

  张苏华则建议称,投资基金不要给太高估值,不要太勤奋,不要什么企业都投,不要看到热点就一窝蜂投,而应该分类做深做扎实,这样才有利于医疗器械企业研发和产品诞生。

  生命蓝湾基金总裁、创始合伙人曲霞认为,投资医疗器械领域需要全程陪伴企业,从一开始进入到陪伴企业成长,再到进一步发展规划,需要给到企业更多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医疗器械知识产权方面的支持,否则容易折戟沙场。

相关文章

鸡蛋日内涨超4%!机构:鸡蛋需求大概率将出现下降

鸡蛋日内涨超4%!机构:鸡蛋需求大概率将出现下降

  快讯:2024年9月15日,鸡蛋期货主力合约日内涨超4%。   卓创数据显示,昨日全国鸡蛋价格5.51元/斤,环比持平,其中,宁津粉壳蛋5.4元/斤,黑山市场褐壳蛋5.2元/斤,环比持平;销区...

观致汽车品牌-观致汽车属于什么品牌

观致汽车品牌-观致汽车属于什么品牌

本文目录一览: 1、观致汽车属于什么品牌 2、观致汽车属于什么品牌? 3、观致汽车是哪个品牌旗下的? 观致汽车属于什么品牌 观致汽车属于奇瑞旗下的品牌。观致是在中国建立的汽车品牌,由奇瑞及以...

多重利好刺激内房股集体飙升:旭辉控股涨55%,绿景中国涨35%

多重利好刺激内房股集体飙升:旭辉控股涨55%,绿景中国涨35%

来源:格隆汇 多重利好刺激,港股内房股集体飙升。截至半日收盘,旭辉控股涨55%,绿景中国涨35%,远洋集团涨28%,融信中国涨近20%,碧桂园涨17%,合景泰富涨15%,龙光集团、雅居乐、金地商...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2、中元节是什么节? 3、中元节是什么节 4、中元节是什么 5、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6、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是道教...

天眼在哪里-中国天眼在贵州哪里啊?

天眼在哪里-中国天眼在贵州哪里啊?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天眼在贵州哪里啊? 2、中国天眼在哪里建造的 什么时候建的 什么时候建造完的? 3、中国天眼在哪里? 4、中国“天眼”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5、全世界最大的天眼在哪...

菜鸟上市,新消息

菜鸟上市,新消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上海证券报   据中国证监会网站消息,三家拟境外发行上市公司被要求补充备案材料,菜鸟智慧物流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