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保费收入3.2万亿!保险业上半年经营情况出炉

admin1年前生活百科4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来源:证券时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人身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达到13.38%,大幅扭转延续了三年的增长颓势;财产险行业同比增长9.75%,延续2024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

  另据公开数据,截至上半年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9.2万亿元,同比增长9.6%;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6.8万亿元,同比增长9.7%。

  多因素助推人身险保费两位数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人身险行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48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3.38%,为近年来久违的两位数增长。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今年以来,人身险行业月度保费增速呈逐月加快趋势。今年1月份同比增速为4.11%;至5月底,累计保费收入增速同比达到10.78%,6月单月保费同比增速达到30.28%。

原保费收入3.2万亿!保险业上半年经营情况出炉

  寿险为人身险业务增长的主力军。具体到人身险公司表现来看,今年前6月,人身险公司实现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6.86%;意外险同比下降11.11%,健康险同比增长3.97%。

  前不久,上市险企亦公布了上半年保费数据。今年前6个月,人保寿险和太平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均同比增长9.4%;平安人寿同比增长8.7%;中国人寿同比增长6.9%,规模仍是最大;新华保险和太保寿险分别同比增长5.1%和4.0%。

  具体到今年6月单月,国寿、平安、太保、新华和人保的单月保费,同比均有大幅增长,增速最高的人保寿险单月增速超过80%;增速最低的国寿单月保费增长也达18%。尽管有季末和半年末的时点考核因素,但这一增速仍明显高于往年同期。

  业界普遍认为,传统寿险产品维持了10年的3.5%预定利率将终结,成为今年寿险业务最大的拉动力之一。3.5%定价利率保险产品即将退出市场的催化下,市场保费需求集中释放,部分未来需求也有一定程度透支。

  除了产品利率调整原因,销售环境改善和利率下行趋势下储蓄需求爆发,以及险企转型改革逐步落地,个险复苏叠加银保等多元渠道崛起,也是寿险行业保费增长和业绩改善的重要原因。

  例如,太保寿险长航改革行动一期效果显著。今年前6个月,太保寿险个人客户业务原保险业务收入1448.01亿元,同比增长5.1%,而去年同期为下滑7.5%;个人客户业务中,代理人渠道1212.32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新保业务同比增长31.9%,去年同期为下降34.7%。

  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方面,个人业务新业务同比增长29.95%;人保寿险期交占比也在提升。今年前6个月,人保寿险长险首年同比增长14.6%,其中期交首年同比增长49.9%,趸交下降8.4%。人保健康险长险首年同比增长25.5%,其中期交首年同比增长69.2%。

  随着8月1日以后3.5%定价利率产品切换完成,寿险保费增速或将迎来阶段性挑战。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产品具有风险保障功能优势,对有理财需求的客户来说,在其他金融产品打破刚兑的情况下,有长期保底收益特点的理财险也有吸引力,定价利率下调不改全年复苏趋势。

  非车险景气度持续,财险保费增近10%

  延续去年发展趋势,今年以来财险行业仍然表现亮眼。

  今年前6月,财产险行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9.75%。从财产险公司经营情况来看,车险保费同比增长5.51%,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健康险分别同比增长22.85%、15.02%、13.84%,意外险同比下降17.68%。

  从上市险企财险业务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太保财险保费增速最快,前6个月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1049.48 亿元,同比增长14.3%。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009.3亿元,同比增长8.8%,平安财险实现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1467.92亿元,同比增长5%。

  分险种来看,非车险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增速高于车险增速。

  以人保财险为例,该公司前6个月实现车险保费1358.99亿元,同比增长5.5%;在非车险业务方面,农险、信用保证险表现抢眼,分别同比增长达20.1%和21.2%,其他险种同比增长39.6%。

  今年前6个月,太保财险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1049.48 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车险507.65亿元,同比增长5.4%,非车险业务541.83亿元,同比增长24.1%。

  平安财险前六个月实现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12%,非车险业务增速为7.16%,不过意外与健康保险业务同比下降9.12%。

  除了上述三家大型财险公司,太平财险前六个月也实现同比10.35%的增长。此外,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保费增速远超传统财险公司,前六月实现保费同比增长52.4%。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26.82万亿元

  从投资端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6.82万亿元,其中,债券投资11.46万亿元,占比42.73%;银行存款2.9万亿元,占比10.8%;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3.46万亿元,占比12.91%。

原保费收入3.2万亿!保险业上半年经营情况出炉

  近年来,债券投资重新成为险资增配品种。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显示,保险资金债券投资占比在2013年曾经高达43.42%,此后随着投资渠道放开,债券投资占比一路下滑,至2015年末,占比一度降至32.15%。不过,自2024年起,债券投资占比逐年提升。截至今年5月末,债券投资占比达到42.95%,该比例已非常接近2013年高点。

  权益投资也是保险资金非常重要的投资领域。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了2013年-2024年10年保险资金投资情况,数据显示,自2014年起,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金额持续提升,占比在2015年末达到15.18%高点。2016年以后,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速度趋缓,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的占比一直稳定在12%-14%区间内浮动。

  投资端数据反映了保险公司投资思路。券商中国记者与业内人士沟通了解到,为应对长期低利率挑战,不少保险公司加强了对国债等长久期资产的配置,同时强化未上市股权及权益类资产的投研力度,以寻求提升长期投资回报水平。

  波动的市场和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对保险资金再投资带来挑战。拥有穿越周期的长期资金的保险机构,正在通过多种策略提升投资收益稳定性,推动资产负债长期匹配。除了投资端发力,负债端降低产品定价利率降低成本也是应对策略之一。从资产负债双轮管理来看,加强资产负债联动、做实资产负债管理尤其重要。

  近日,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4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暨2024中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年会”在深圳举行。中国太保寿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潘艳红围绕“做实资产负债管理,践行寿险长期主义”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面向未来,做实资产负债管理,是推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

  在她看来,寿险业30余年发展历程清晰地显示出演变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规模冲动转向价值引领,二是短期经营转向长期发展,三是资负单向驱动变为资负紧密互动。

  国泰君安非银团队分析认为,预计国内险企将资负并举应对低利率环境:从负债端来看,降低定价利率、增加利率敏感型产品等优化成本;从资产端来看,提升权益和另类、优化固收结构,稳定投资收益。

  来源:证券时报·券商中国

相关文章

恒顺醋业单季净利下滑45%转型遇阵痛 “大本营”遭巨头围攻销售收入降4.2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长江商报   中国醋业龙头恒顺醋业(600305.SH)经营仍然承压。   恒顺醋业最近披露的三季度报告显示,...

智富资源投资完成发行1亿港元可换股票据

智富资源投资完成发行1亿港元可换股票据

  智富资源投资(00007)发布公告,认购协议于2024年5月5日完成,以及公司已根据认购协议的条款及条件向认购人发行本金总额为1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   此外,股份合并于2024年5月3日生效后...

玲珑轮胎:未来将在新零售领域持续布局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玲珑轮胎在互动平台表示,截至9月底,国内合计拥有品牌形象店7千多家,注册店铺近3万...

AI红利!有基金经理三个月吸金40亿元!QDII规模闪电增长

AI红利!有基金经理三个月吸金40亿元!QDII规模闪电增长

  人工智能(AI)正促使一批基金的规模迅速崛起。   公募产品的规模分化正体现在不同QDII基金的仓位分布和持仓风格上。AI的高收益特征已经开始吸引大量资金涌入,有的基金在短短三个月内吸引40亿元...

旱灾再次来袭!欧洲南部主要蔬菜产区深陷干涸噩梦

  财联社4月15日讯(编辑 马兰)欧洲大陆上的种植作业似乎并没有摆脱去年干旱带来的阴影。事实上,2024年的春季,欧洲也表现出了令人心悸的干旱情况。   目前,西班牙有60%的农村地区正在经历旱灾,...

“逢低买入”策略不灵了! 美国地区银行跌跌不休 看涨势力逐步坍塌

“逢低买入”策略不灵了! 美国地区银行跌跌不休 看涨势力逐步坍塌

  银行业危机引发的恐慌性抛售,导致美国的部分银行,尤其是中小规模的美国地区银行市值缩水一半,按照交易惯例来说,这似乎是逢低买入这些银行股的绝佳机会。但这些银行的基本面似乎在进一步恶化,投资者仍普遍对...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