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储能“独角兽”:资本押注 扎堆IPO

admin2年前生活百科11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本报记者 张英英 吴可仲 北京报道

  在储能赛道上,由资本加持,扎堆IPO的企业越来越多。

  7月上旬,成立不足4年的“独角兽”企业——海辰储能宣布完成C轮融资,总额超45亿元。与此同时,海辰储能上市辅导备案获证监局登记受理,辅导机构为华泰证券。

  海辰储能启动IPO,只是当下储能企业奔赴资本市场的一个缩影。《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海辰储能之外,瑞浦兰钧、双登股份、沃太能源、艾罗能源、海博思创、力高新能和蜂巢能源多家储能企业已分别向港交所主板、深交所创业板和上交所科创板提交了招股书。

  不可否认,储能企业IPO背后,一个乘碳中和之风的新兴产业已然崛起。《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显示,理想场景下,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138.4GW,2024~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0.3%。

  一位新能源市场分析师告诉记者,如今的储能企业能很快崭露头角,都是站上了时代风口。它们具有一定技术和市场基础,而且获得一些投资机构(VC/PE)的支持,除了提供资金,甚至还提供产业资源。随着储能盈利模式变得清晰,原料成本下降,储能市场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开启狂奔模式

  备受资本追捧的储能企业并不少见,海辰储能便是典型之一。

  海辰储能成立于2024年12月,是厦门市引进的百亿级重点项目、福建省重点项目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业从事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自2024年起,海辰储能在政府扶持下于厦门落地生根,便开启了狂奔模式。两年时间,厦门锂电项目一期年产15GWh的智慧工厂已全面投产,二期规划年产能30GWh将于2024年全面建成。在“百G海辰”目标指引下,海辰储能还迅速开辟了厦门之外的重庆第二基地,在重庆铜梁区建设年产56GWh新一代储能锂电池及22GWh储能模组生产基地。2024年4月,重庆基地项目一期所有建设单体主体结构施工完成,预计2024年12月陆续实现投产运营。

  按照产能规划,海辰储能将于2024年实现年产能突破100GWh,在2025年全面达成年产能135GWh目标。

  事实上,海辰储能的市场表现无不令人艳羡。一份来自海辰储能的成绩单显示:2024年项目交付超40个,电池出货量达5GWh,实现海辰储能电池2024中国“双第一”,即中国电力储能电池项目交付量第一和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全行业第一。

  尽管出货量水平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仍有距离,但是海辰储能发展气势无不彰显着“海辰速度”。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在2024年便有一个判断:未来3年,全球储能市场将进入“昙花期”,储能电池需求将会在短时间内以陡峭的斜率快速增长,企业要在这个阶段快速抓住市场机会。2025年后进入“菊花期”,市场将以更大的规模体量进入持续增长的新阶段。增速超级快、规模超级大、意义超级重要,是当下储能行业最为凸显的标签。

  速度快,离不开庞大的资金支持。海辰储能在去年完成B轮20亿元的融资后,又于今年7月初宣布完成C轮融资,总额超45亿元。

  自2024年年底以来,海辰储能还密集获得来自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重庆银行、交通银行和厦门银行等银团融资服务。按照海辰储能官微消息,2024年12月,海辰储能获得由中国农业银行作为牵头行的银团融资总额20亿元;2024年1月,获得兴业银行不超过80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度;2月,获得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总额不超过100亿元的授信服务;3月,获交通银行100亿元综合融资支持等。

  王鹏程表示,融资不是简单“找钱”,而是与拥有共同价值观、信任、投入、专业的合作伙伴,结成“命运共同体”,共同去成就一番事业。此轮融资的成功也是资本市场对海辰储能团队的高度认可和期待。

  对于海辰储能为何能如此“吸金”,某储能系统集成商人士告诉记者,海辰储能拥有浓厚的宁德时代背景。

  公开信息显示,海辰储能董事长吴祖钰是2024年厦门市第十四批“双百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创业之前,他曾是宁德时代的中层管理人员,还出现在2018年限制性股权激励名单中。相比王鹏程,吴祖钰鲜少出现在媒体面前,不过从官微来看,其也会出席公司对外合作等活动。

  成立不足4年,在吴祖钰和王鹏程的带领下,海辰储能迅速跑出一个IPO。至于公司选择何地上市及何时提交招股书,海辰储能方面向记者表示,“目前我们只是IPO辅导备案了,其他信息尚未公开。”

  IPO队伍扩容

  伴随储能行业的高速发展,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储能企业脱颖而出,或冲刺IPO,或候场IPO,其中部分已经提交招股书。它们的主营业务横跨储能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储能变流器等环节,覆盖电力储能、便携式储能和通信基站等应用场景。

  在电池领域,除了海辰储能,瑞浦兰钧和蜂巢能源都是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供应商,二者在2024年下半年便提交上市申请,分别拟在港交所主板和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瑞浦兰钧成立于2017年,是青山实业在新能源领域的首家投资企业。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瑞浦兰钧在2024年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三。过去3年,其储能电池产品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持续攀升,2024年占比57.4%,但报告期内仍处于亏损状态。

  蜂巢能源成立于2018年2月,由长城汽车孵化而来,此前入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目前储能产品业务也是公司重点拓展领域之一,但收入占比较低。

  由于上市申请文件中财务相关资料失效,瑞浦兰钧和蜂巢能源的上市审核一度被中止。6月30日,经更新相关财务资料,二者均恢复发行上市审核。

  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2024年以来,奇点能源和采日能源等也分别完成了B轮和C轮融资。此外,截至目前,海博思创、沃太能源、艾罗能源等均已向上交所科创板提交了招股书。

  其中,海博思创由清华学子、留美归国博士张剑辉等人于2011年11月联合创立。近两年,海博思创不仅跃居国内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第一,而且还入围了北京市“独角兽”企业和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2024~2024年,海博思创的净利润由亏损增至1.82亿元。

  不同于多数储能产品应用于电力领域,双登股份在通信基站储能电池领域表现亮眼,目前正在冲刺创业板,主要客户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塔等企业。《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显示,双登股份在基站/数据中心备电类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一。

  此外,在便携式储能应用领域,继“便携式储能第一股”华宝新能于2024年上市之后,便携式储能领域的另外两家“独角兽”企业——正浩创新、德兰明海都已经启动IPO辅导。

  2024年9月,正浩创新便与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境内交易所上市。2024年3月,中信证券对德兰明海的上市辅导备案获中国证监会深圳监管局同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同时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等领域的技术产业化进程也在不断提速,备受资本青睐,部分企业也已开启IPO辅导。

  2024年以来,液流电池领域的融科储能、星辰新能、纬景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中储国能,钠离子电池领域的中科海纳、众纳能源、为方能源、钠创新能源等企业均迎来新一轮融资。

  其中,融科储能成立于2008年,由大连恒融新能源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组建,是一家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服务商。2024年4月,其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此前的2024年10月,融科储能与安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被寄希望成为“全钒液流电池第一股”。

  北京某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刘小东告诉记者,受益于“双碳”战略目标,近两三年储能企业踩上风电、光伏新能源配储的红利,业绩有了起色,往前追溯其实并不太赚钱。叠加资本助力,上市才有了可能。目前,储能市场一经爆发便进入了内卷阶段,可以预测未来的竞争状态丝毫不逊色于光伏。但是市场竞争格局未定,较早上市有利于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先机。

相关文章

爱心人寿增资0.58亿获批 北京新里程健康产业集团持股比例增至18.18%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嘉意 实习生 孙海洋 北京报道   2024年1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关于爱心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心人寿”)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称,同意其注册...

东莞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板块低位机会-230806

  本周SW医药生物行业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2024年7月31日-8月6日,SW医药生物行业下跌2.75%,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3.45个百分点。SW医药生物行业三级细分板块中,多数细分板块均...

兖煤澳大利亚(03668.HK):8月15日南向资金减持10.6万股

兖煤澳大利亚(03668.HK):8月15日南向资金减持10.6万股

8月15日北向资金减持10.6万股兖煤澳大利亚(03668.HK)。近5个交易日中,获南向资金减持的有4天,累计净减持64.87万股。近20个交易日中,获南向资金减持的有15天,累计净减持296.08...

Polished Com Inc盘中异动 早盘急速上涨5.65%

北京时间2024年01月11日22时32分,Polished Com Inc(POL.us)股票出现波动,股价急速拉升5.65%。截至发稿,该股报10.29美元/股,成交量3.0472万股,换手率1....

现代牙科9月7日斥资约30.95万港元回购10万股

现代牙科9月7日斥资约30.95万港元回购10万股

  现代牙科(03600)发布公告,于2024年9月7日斥资约30.95万港元回购股份10万股,每股回购价格为3.09-3.1港元。...

银河证券:展望2024年 港股面临哪些机会与风险?

  银河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展望2024年,港股面临如下机会与风险:(1)若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缓解、中美关系向好,叠加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则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从而推动当前估值较低的港股反弹。...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