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规模季节性缩水万亿后反弹 下半年有望恢复至29万亿以上

admin1年前生活百科5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作者: 亓宁

  在今年4月触底反弹后,6月理财规模出现超万亿缩水,再次引发市场关于赎回潮担忧。但从背后原因来看,季节性因素占主导,进入7月理财市场已经明显回暖。

  多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6月理财规模出现大幅下降,但其中多半为现金理财的压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这一现象符合季节性规律,主要由于理财子母行季末考核、理财产品到期设置等因素,次月往往会出现较大幅度回升。

  进入7月,据广发证券统计,首周理财存量规模就回升超过8000亿元,已超过6月同口径缩水规模,其中短期限产品仍是新增主力。反映在资产端,理财机构对短债和一年期以上利率债及信用债的配置均有明显增长。机构普遍预测,在理财冲量、费率让利、存款利率下行等背景下,下半年理财规模有望持续回升。

  不过从市场反应来看,居民存款向理财市场的转移尚不明显。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当前无论是理财经理推荐还是投资者个人选择,都更倾向于寻找长期限存款或银保产品锁定利率,理财则更多聚焦在R2(中低风险)级以下产品用于活钱管理。有理财行业人士直言,理财重获投资者信任还需要时间。

  季末理财规模缩水

  中信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理财规模环比减少了1.19万亿元,降至25.34万亿元,降幅达4.49%。

  自去年四季度债市大幅波动进而引发破净潮、赎回潮以来,投资者信心受到较大冲击,理财市场长期处于前期的负面影响当中。据明明团队测算,去年11月至今年3月的5个月左右时间中,理财市场规模降低了约6.58万亿元,直至4月触底反弹。

  加上6月以来部分投资者发现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剧,市场对理财市场刚刚有了2个月的回暖迹象就再次缩水,重新陷入担忧。

  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季末月份理财规模下降已是行业规律。明明分析称,由于母行季末考核、理财产品到期设置等因素,历史上季末理财规模多为环比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这一现象在母行存款压力较大的3月和6月尤其明显。

  广发证券的统计数据或更能说明这一特点——仅6月最后一周,银行理财存量规模就大幅下降了8734亿元,其中理财子作为主力,规模下降8662亿元。

  其实相比之下,今年6月理财缩水幅度较往年明显更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反映了银行表内存款压力较小,或更有利于接下来理财规模的恢复。历史数据也表明,季末结束后的月份,理财规模多数会明显增长。

  具体来看,2017~2024年3月和6月,理财规模平均环比下降了0.99万亿元,但在4月和7月平均环比上升了1.38万亿元。据明明测算,2024年3月、6月和2024年3月,理财规模平均环比下降了1.6万亿元,次月则平均环比增长了1.7万亿元。

  “按照往年的历史数据来看,季末后一个月规模大多恢复增长。”明明预测,今年7月理财规模增幅预计在1.5万亿元左右。从最新数据来看,多家机构统计发现,7月以来理财规模已有明显回升。

  而对于收益情况,明明表示,由于债市阶段性调整,6月银行理财全市场的收益中枢的确较4月和5月有一定下行,局部产品也一度出现净值回落,但在破净产品基本完成到期置换后,实际出现亏损的产品数量反而有所减少。截至7月7日,理财破净率已经回落至1.9%,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赎回现象。

  广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也认为,7月理财存量产品到期规模为2024年以来最低点,到期压力较6月环比下降1898亿元。加上业绩不达标的产品开放或到期规模也在保持下降趋势,赎回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减弱。

  降也短期增也短期

  具体看6月理财规模下降背后的特点,现金理财的压降是主要原因。据中信证券统计,6月理财下降规模中,灵活性更高的现金理财占比高达64.19%。

  另据广发证券数据,6月现金管理型理财规模下降4450亿至7.3万亿元,每日开放型产品规模降至9.3万亿元,降幅达6144亿元。反映在机构行为上,理财公司6月最后一周在二级市场大额卖出同业存单577亿元,用于换取季末流动性。

  跨季之后进入7月,银行理财存量规模已经基本“回血”。广发数据显示,7月第一周理财规模就回升8134亿元至26.59万亿元,其中理财子规模回升7891亿元至25.79万亿元,这与6月最后一周的下降幅度基本在同一量级。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依然是规模助推器,上升5701亿元至7.92万亿元;分运作模式看,每日开放型产品规模增加6353亿元至9.90万亿元。

  “在赎回潮发生之后,理财子一方面增加了短债和最短持有期产品,降低了产品期限以吸收投资者资金,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一些长期限的摊余封闭产品,避免投资者因为市场波动过多赎回,此外,理财产品在资产配置上也更注重久期的匹配以及流动性的充裕,整体来看抵御风险的韧性大幅提高。”明明在近期研报中指出。

  不过目前来看,相比长期限产品,短期产品更符合投资者偏好。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当前多数投资者对理财持谨慎态度,而理财经理也更推荐R2级以下的短期限、低风险产品,作为活钱管理余额宝的替代。

  从收益来看,不少银行在售的30天/90天/180天最短持有期产品预期收益较为诱人,近6个月/3个月年化收益率在4%甚至5%以上。不过有理财经理提示,这一收益反映的刚好是去年债市大幅波动之后的周期表现,选择前仍建议做好收益波动的心理准备。

  重获偏爱不容易

  基于理财公司所做的策略调整,明明认为,理财再现大规模赎回潮的可能性不大,且按照下半年冲量发力的惯例,预计下半年理财整体规模有可能恢复到29万亿元以上的水平。

  多数机构观点也指出,下半年理财规模大概率会持续回升,历史规律也表明理财市场增量更多发生在下半年。除了冲量压力,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存款利率下行带来的居民资产配置策略变化,会让前期的超额储蓄逐渐向理财转移;另一方面,理财产品降费率覆盖面逐渐扩大,将进一步增加理财吸引力。

  但短期来看,相比波动的理财收益,投资者对理财费率调整的敏感性并不强。有分析指出,当前存款向理财转移的趋势尚不明显。

  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除了短期理财产品,短期内无论是理财经理推介还是投资者个人选择,都更倾向于寻找长期限存款、大额存单或银保产品锁定利率。有理财行业人士直言,理财市场发展是一个长期工程,重获投资者信任还需要时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正是理财子转型升级的窗口。招银理财党委副书记钟文岳就指出,当前理财子绝大部分产品为R3(中风险)以下的现金类或者是短持有期的短债类产品,未来应该对R3以上的产品做大力布局。“市场一旦起来了,可能没有理财子的机会,都是公募的机会。”

相关文章

刚刚,东方甄选公告!俞敏洪再发声:老板为员工打工!黑龙江500多份“幽灵档案”被查!

刚刚,东方甄选公告!俞敏洪再发声:老板为员工打工!黑龙江500多份“幽灵档案”被查!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券商中国    东方甄选“小作文”风波迎来大结局?   12月17日晚间最新消息,东方甄选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

外盘头条:联储"鹰王"料今年还将加息两次 巨头警告称美债市场动荡仅刚开始 联储高官称美信贷紧缩或等同加息

外盘头条:联储"鹰王"料今年还将加息两次 巨头警告称美债市场动荡仅刚开始 联储高官称美信贷紧缩或等同加息

  全球财经媒体昨夜今晨共同关注的头条新闻主要有:   1、债市巨头发出警告 美债市场动荡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2、美联储鹰派Bullard预计2024年还会加息两次       3、Kas...

反腐风暴下药代们的两难抉择:面临业绩压力仍需去医院“打卡” 但又不敢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许立波    每经编辑 梁枭       从上个月末刮起的医疗反腐风暴持续发酵。8月15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关问答》,六个问...

nba球星名字-nba球星名字有哪些?

nba球星名字-nba球星名字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1、nba球星名字有哪些? 2、nba球星名字有哪些? 3、NBA明星名字大全 4、nba历史上有哪些球星? 5、最全nba球员名字 6、nba球星名字是什么?...

市场疯狂追捧!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估值已达50亿美元

  财联社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Neuralink,在两年前的一轮私募融资中估值接近20亿美元。据知情人士最新透露,在近日私人股票交易中,这家公司现在价值约50亿美元左右。   在美国食品和药...

全球股市半年行情收官,下半年有哪些投资机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施诗 上海报道   A股半年行情收官 沪指深指收涨   上半年A股市场正式收官,在整体震荡的趋势下,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上半年分别累计上涨3.65%、0.10%,创业板指累计下跌5...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