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平仄格式表-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几种?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几种?
- 2、七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是什么?
- 3、七律的平仄格律是什么?
- 4、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几种?
- 5、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
- 6、七律平仄是什么?
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几种?
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几种?
(1)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加粗可平可仄)
秋兴其六
杜甫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2)平起仄收式。和平起平收式相比,仅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
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成,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3)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曲江对雨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
(4)仄起仄收式。和仄起平收式相比,仅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
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家。
七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是什么?
1、平起仄收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仄起仄收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对联:(联尾)上仄下平。
七律的平仄格律是什么?
七律的平仄格律: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声与平仄:
四声,是指汉语中的四种声调。声调是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其中,高低和升降是主要因素。
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平声就是诗歌中的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就是诗歌中的仄声,按照字义,仄,就是不平的意思。
现代普通语里,已经没有入声了,在一些方言里,还保留得有入声和古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用粤语读古诗特别好听,很多我们现在读起来不押韵的诗用粤语读起来就押韵了,因为粤语保留了很多入声字,粤语也跟古代汉语比较接近。
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几种?
七律就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前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基本句式,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用这四种句式分别作为第一句,可以构成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第一种是以“平平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第二种以“仄仄平平仄仄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锦 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sì)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三种以“仄仄平平平仄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
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
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古时文人墨客满腹经书,文采超然,有感而发之际留下了无数的千百名篇,直至今日都还被诗人传颂学习,很多人对诗词感兴趣,下面分享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
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1
(1)平仄脚
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言绝句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七言绝句的平仄规则
1、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七绝的“对”,只有两种形式,即:
2、两联之间,上联的对句必须与下联的出句平仄相粘。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同上联对句第二字一致。
3、每句的平仄是相重的,又是相间的。相重相间交替用。七言绝句每句四个节奏,如: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2
第一种是: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 (仄)仄 仄平平 (韵)
(仄)仄 平 平 仄仄平 (韵)
(仄)仄 (平)平 平仄仄
(平)平 (仄)仄 仄平平 (韵)
第二种: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是把第一种的前半首和后半首对调,并且使首句仍然收平调,第三句仍然收仄脚:
(仄)仄 (平)平 仄仄平 (韵)
(平)平 (仄)仄 仄平平 (韵)
(平)平 (仄)仄 平平仄
(仄)仄 平 平 仄仄平 (韵)
第三种: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是第一种的变相,只是把首句改为不押韵。少见。
(平)平 (仄)仄 平平仄
(仄)仄 平 平 仄仄平 (韵)
(仄)仄 (平)平 平仄仄
(平)平 (仄)仄 仄平平 (韵)
第四种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是第二种的变相,只是把首句改为不押韵。
(仄)仄 (平)平 平仄仄
(平)平 (仄)仄 仄平平 (韵)
(平)平 (仄)仄 平平仄
(仄)仄 平 平 仄仄平 (韵)
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3
七言绝句就是每句七个字。最基本的押韵要求是第二、第四句最后一字的韵母相同(平仄也相同)。第一句最后一字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
绝句对平仄的要求比较宽。学习的时候可以先搞懂“押韵”和学会分辩字声的“平”“仄”后,再慢慢对照“律绝”四种平仄格式,逐一套用。
现代七言绝句和古代的押韵方式是一样的,通俗的来说,一二四句每句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第三句不必也不能押韵,否则就失去了绝句的韵味,成了顺口溜或打油诗了。
拓展资料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七言绝句其中第一第三句都该用仄声字收尾,完全符合格律要求,只不过这首诗作者用了同一声韵的仄声字在这两个位置,并非有这种定律。如果是仄韵绝句【很少见】第三句也不必考虑押韵问题,只要是平声字收尾即可。
七律平仄是什么?
1、平仄脚
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平仄的两个基本格式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律平仄的两个基本格式
1、五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五律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