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在哪里-白鹿洞书院在哪里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白鹿洞书院在哪里
- 2、白鹿洞书院在哪
- 3、白鹿洞书院在哪里?
- 4、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是在哪里
白鹿洞书院在哪里
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伍老峰南麓后屏山下,其西边有左翼山,南边有卓尔山。书院坐北朝南,紧靠着九星公路旁,距星子县城9公里。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白鹿洞书院,它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但是因为没有具体了解过,所以对其位置模糊不清,那么接下来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详细内容
01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其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书院三山环合, 一水(贯道溪)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且白鹿洞书院与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 。
02
书院坐北朝南,紧靠着九星公路旁,距星子县城9公里。书院在布局上为几进几出的大四合院建筑,从建筑材质结构看,书院建筑多为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礼圣殿、朱子祠、御书阁、明伦堂坐落在楼阁庭院。
03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相传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南唐的李渤。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李渤就任江州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
04
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与白鹿洞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学术地位。而宋朝书院讲学之风盛行,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这里也成为了理学传播的中心。
05
白鹿洞书院以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深远的文化影响而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在中国教育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截至2012年,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白鹿洞书院在哪
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五老峰。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扩展资料:
宋朝书院讲学之风盛行。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这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2000年开始,白鹿洞书院每年出版一本《中国书院论坛》,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
2010年8月下旬韩国书院联合会常任理事朴成镇一行来白鹿洞书院进行访问。9月下旬黎华应韩国绍修书院之邀,代表白鹿洞书院赴韩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并与之缔结为友好书院。2011年6月中旬韩国绍修书院回访白鹿洞书院,开展祭拜孔子、朱子等活动,并用韩文吟唱《白鹿洞书院揭示》。
8月上旬邀请朱熹后裔、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朱茂男偕夫人来院进行文化学术交流。8月中旬日本兴让馆高等学校理事长井上数马一行应邀,参观白鹿洞书院并进行学术交流。
白鹿洞书院在哪里?
白鹿洞书院坐落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合。
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书院是我国古代传播文化、交流学术、培养士子的地方。自唐迄清,江西设立的书院极多,居全国首位。而“海内书院第一”的白鹿洞书院,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
扩展资料
历史
唐贞元元年(七八五年)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庐山,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李为江州刺史,于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号为白鹿洞。其实并没有洞,只是由于四周青山怀抱,貌如洞状而已。
唐末兵乱,高雅之士来此读书。唐南开元年间,李善道以及朱弼等人在这儿置田聚徒讲学,称为“庐山园学”。宋初扩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四大书院。
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星子县)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
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是在哪里
江西省九江市。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它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
九江,简称“浔”,为江西省设区的市(地级),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
九江市地处长江、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九江地势地貌较为复杂,呈东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的趋势,主要以江南丘陵为主,形成以丘陵、山地、滨湖平原、沿江平原等多元化地形地貌综合体。
九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7度,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其中40%以上集中在第二季度;年无霜期239-266天,年平均雾日在16天以下。
九江是座靠水的港口名城,水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资源136.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41.8亿立方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32.9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