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瑞士信贷银行风险事件影响及应对措施的思考

admin2年前生活百科3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摘   要

  2024年3月,瑞士信贷银行宣布发生巨额亏损,瑞士联邦政府和监管当局采取多项救助措施,促成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银行并全部减记其160亿瑞士法郎的其他一级资本债券,较好地抑制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了本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稳定。但此事件中的资本工具损失吸收顺序引发市场关注,相关处置方式对全球资本工具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上述并购交易也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在全球经济金融领域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优化资本管理策略,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关键词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其他一级资本债券 损失吸收 资本充足率

  2024年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突然宣布倒闭,引发市场恐慌,并进一步向欧洲市场蔓延。3月14日,瑞士信贷银行(以下简称“瑞信”)1宣布其发生巨额亏损。为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瑞士联邦政府和监管当局采取多项救助措施。3月20日,在瑞士监管当局的撮合下,瑞银集团(以下简称“瑞银”)2同意以30亿瑞士法郎的价格收购瑞信并全额减记其160亿瑞士法郎的其他一级资本(AT1)债券(以下简称“AT1债券”),打破市场“债后股先”的损失吸收惯例,对全球银行资本工具市场产生较大冲击。此次并购交易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并引发了全球对金融风险处置及G-SIBs风险管理的深度思考。

  内外部因素叠加导致瑞信风险爆发

  (一)内因:多年来瑞信风险事件频发,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一是瑞信近些年来由于风控机制缺失、管理漏洞多,连续出现经营损失,受到监管处罚,面临舆情风险。自2012年以来,瑞信累计被各国监管机构大规模调查6次以上,罚款超过70亿美元。尤其是2024年,瑞信陷入格林希尔(Greensill)公司、先行者(Archegos)基金等事件,累计损失超80亿美元,显著影响经营效益和可持续经营能力(见表1)。二是财务报告漏洞和巨额亏损进一步摧毁市场信心。2024年3月14日,瑞信公布其推迟发布的2024年年报,宣布亏损73亿瑞士法郎,并预计2024年仍将发生巨额亏损。瑞信的审计机构普华永道也对其财务内控的有效性出具否定意见。当日,瑞信股价下挫20%,并引发银行股普遍下跌3%,该事件成为引爆风险的导火索。

关于瑞士信贷银行风险事件影响及应对措施的思考

  (二)外因:近期金融市场动荡加速了危机演进

  一是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持续外溢。自2024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俄乌冲突、全球主要央行持续加息等加剧了瑞信风险暴露。特别是2024年3月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发酵后风险进一步外溢至欧洲市场,导致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升温。二是瑞信主要股东表示无法继续提供支持。在市场对瑞信经营状况表示担忧的背景下,瑞信的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表示受监管因素限制,无法继续给予瑞信财务支持。该消息直接击穿市场信心。2024年3月14日,瑞信一年期信用违约互换(CDS)价格飙升至835.9BP,约为瑞银1年期CDS价格的18倍、德意志银行的9倍。2024年3月15日,瑞信股价下跌22%。三是监管机构的支持未能有效缓解市场担忧情绪。尽管瑞信宣布从瑞士央行获得500亿瑞士法郎的流动性支持,并拟斥资30亿瑞士法郎开展债券回购以降低付息成本,但仍未能解除信用危机。瑞信股价在2024年3月16日回调20%后随即继续下挫,3月17日报收跌幅为25%。3月18日至19日,银行间市场部分机构已拒绝瑞信的票据交易。瑞信股价走势如图1所示。

关于瑞士信贷银行风险事件影响及应对措施的思考

  监管撮合下形成收购方案

  2024年3月20日,在瑞士监管当局的撮合下,瑞信与瑞银达成30亿瑞士法郎的并购协议。瑞士联邦政府和监管当局主导了并购方案和协议条款,并提供交易制度便利和资源支持。该并购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一是在法律依据上,瑞士联邦政府修改法律授权双方董事会进行交易,无需通过股东大会进行表决。二是在交易方式上,采取以22.48股瑞信股票换1股瑞银股票(相当于每股0.76瑞士法郎),该价格约为当日收盘价的40%。三是在损失分担上,瑞银承担瑞信54亿美元的损失,且瑞士政府额外提供90亿瑞士法郎的担保。四是在资本工具安排上,全部减记瑞信160亿瑞士法郎的AT1债券。五是在政策支持上,瑞士央行为瑞信提供1000亿瑞士法郎的流动性贷款,并由瑞士联邦政府担保。六是在后续安排上,立即采取裁员和精简机构等措施削减成本。

  瑞信并购方案对资本工具市场的影响

  (一)打破AT1债券损失吸收顺序的市场预期

  在巴塞尔协议监管框架下,商业银行发行的资本工具损失吸收方式有转股和减记两种。目前,全球银行业发行AT1债券的损失吸收安排以减记为主,约占当前市场存量的77%(见图2)。从市场预期来看,当商业银行触发损失吸收条款时,核心一级资本应优先于AT1债券吸收损失。然而,在本次并购方案中,瑞士监管当局在保留了部分股东权益的同时,将瑞信AT1债券减记至零,打破了以往“债后股先”的损失吸收惯例。

  根据发行条款,瑞信的AT1债券减记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7%(高触发条件)或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5.125%(低触发条件);二是发生“无法生存触发事件”(Point of Non-Viability,PONV)。瑞士监管当局主要依据PONV进行裁定,认为在不进行减记或公共部门注资的情况下瑞信无法持续生存,因此要求AT1债券全额参与损失吸收。虽然瑞士监管当局为迅速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宣布AT1债券全额减记也符合发行条款,但与市场预期和惯例不符,引起较大的市场负面反应。2024年4月21日,已有部分瑞信AT1债券投资者向瑞士地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监管当局修改全额减记AT1债券的决定。

关于瑞士信贷银行风险事件影响及应对措施的思考

  (二)对AT1债券市场和后续发行定价产生负面影响

  受瑞信AT1债券全部减记影响,全球存量AT1债券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出现剧烈波动。为稳定市场情绪,2024年3月20日,英国央行、欧洲监管机构相继发声,明确当辖内商业银行进入损失吸收程序时,核心一级资本(CET1)的损失吸收顺序在AT1债券之前。但当日AT1债券二级市场仍产生较大震动。根据当日收盘情况,汇丰控股、法国兴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和瑞银等欧美银行的AT1债券收益率较2024年3月17日普遍跳升100BP以上。但随着并购事件逐步处置完毕,除瑞银、瑞信AT1债券外,其余大型商业银行AT1债券收益率水平已基本恢复至事件发生前的水平。与之相比,中资银行AT1债券收益率更显韧性。2024年3月20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中资银行AT1债券收益率较2024年3月17日上升40~100BP,上升幅度和绝对值远低于欧美同业水平。截至2024年4月3日,中资银行AT1债券收益率均已恢复至事件发生前的水平。

  并购交易对G-SIBs格局的影响

  (一)新集团资产规模将跃升至全球同业前列

  瑞信、瑞银为瑞士主要的银行集团。根据这两家机构2024年年报披露的数据,瑞银资产总额为11044亿美元,瑞信受经营不利影响,资产总额收缩至5686亿美元(见表2)。据《银行家》发布的“2024年度世界银行1000强榜单”,瑞银、瑞信总资产规模排名分别为全球第33位、第42位,税前净利润排名分别为全球第29位、第996位。按照简单加总计算,瑞信、瑞银合并后的新集团(以下简称“新集团”)资产规模为16730亿美元,在全球银行资产规模排名中居第20位,与桑坦德银行、富国银行接近。考虑到瑞信、瑞银两家银行表外资产规模,新集团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5万亿美元。

关于瑞士信贷银行风险事件影响及应对措施的思考

  (二)新集团资本充足率水平将有所下降

  根据瑞信、瑞银2024年年报披露的数据,这两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满足监管要求,且留有一定缓冲区间(见表3)。由于瑞信被并购时的财务状况未被公开,且近年来持续亏损,预计新集团的资本充足率将较瑞银现有水平大幅下降。仅考虑已披露的54亿美元亏损和160亿瑞士法郎AT1债券减记两方面因素影响,预计新集团资本充足率将下降约4.4%。

关于瑞士信贷银行风险事件影响及应对措施的思考

  (三)G-SIBs组别将发生显著变化

  根据2024年末公布的G-SIBs组别分类,瑞银、瑞信均位列其中,二者得分分别为198、168,均处于第一组别。若以得分简单相加计算,新集团将位于G-SIBs第三组别(330~429分),与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同组,附加资本监管要求为2.0%。若扣除关联资产、损失核销等因素,预计得分将有所下降,大概率归入第二组,附加资本要求为1.5%。如果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继续保持G-SIBs机构数量为30家不变,则交通银行、野村控股和兴业银行等将有望被纳入G-SIBs名单。

  启示与建议

  (一)突发危机需要监管机构及时应对和灵活处置

  瑞银、瑞信收购案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首个事关两家G-SIBs的收购案。瑞信危机处理充分体现了系统重要性银行“大而不能倒”问题。瑞信风险暴露后,瑞士监管当局果断处置,并采取有力措施促成瑞信与瑞银并购,较好地抑制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维护了本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从处置方案公布后的市场反应看,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等机构对瑞士当局采取的措施表示肯定。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各国监管机构或将进一步强化监管,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更高要求。

  (二)日趋复杂的经营形势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全球经济金融领域不稳定因素增加,各类风险交织。近期硅谷银行、瑞信等一系列事件呈现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迅速向流动性风险传导的链条特征,并导致银行最终进入不可持续经营状况。商业银行需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未雨绸缪,做好各类风险的预测、监测和管控,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底线思维,坚决防止因突发事件扰动而产生较大的风险敞口。资本是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系统重要性银行更应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优化资本管理策略,统筹资本消耗和补充,保持整体资本充足水平处于合理区间。

  (三)并购事件加大了商业银行资本工具管理难度

  在瑞银与瑞信并购案中,监管机构为达成撮合交易充分行使自由裁量权,全额减记了AT1债券,这虽有利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但预计将会对全球资本工具市场尤其是AT1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信心造成较大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需统筹做好资本工具管理,充分开展投资者沟通,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保持存量资本工具二级市场价格处于合理水平。同时,稳妥开展新增资本工具发行,防止避险情绪外溢导致发行价格抬升。

  注:

  1.瑞士信贷银行(CS)曾是瑞士第二大商业银行,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在全球50多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一家活跃于全球的综合金融服务机构。根据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瑞士信贷银行名列第494位。

  2.瑞银集团(UBS)是瑞士最大的商业银行,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在全球50多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机构。根据 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瑞银集团名列第345位。

  参考文献

  [1]李志芳,濮梦琪. 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达标路径及我国应对策略的研究[J]. 债券,2024(1). DOI: 10.3969/j.issn.2095-3585.2024.01.012.

  [2]刘全雷,胡晓莹,戴思宇.有效处置机制的国际实践及影响[J].债券,2024(9). DOI: 10.3969/j.issn.2095-3585.2024.09.004.

  [3]张昭达. 瑞士信贷的困境与警示[J]. 银行家, 2024(2).

  ◇ 本文原载《债券》2024年5月刊

  ◇ 作者: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  李志芳 何方珏

  ◇ 编辑:印颖 鹿宁宁

相关文章

支持乡村振兴,招行发行50亿元“三农”专项金融债

  转自:中国网财经   3月27日,招商银行成功簿记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为50亿元,债券期限3年。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投放涉农贷款,支持乡村振兴。   此次发行的“三农”专项金融债券,是...

2024年3月13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2024年3月13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3月12日晚间消息,有七大利好可能影响明日股市,具体为:   上海电影:首2月累计实现票房同比10.43%   上海...

12月3日唐山钢市快报

来源:钢铁钢材价格 01 12月3日唐山钢市快报 3日早盘唐山迁安普方坯出厂价格较昨稳报3630元/吨,仓储现货暂无报价。上午钢坯市场成交冷清,下游成品材价格持稳运行。 以下是唐山分品种价格及成交详情...

经纪商:10月31日外汇实战策略

  汇通财经APP讯——美元指数:美指周一上涨在106.75之下遇阻,下跌在106.05之上受到支持,意味着美元短线上涨后有可能保持下跌的走势。如果美指今天上涨在106.55之下遇阻,后市下跌的目标将...

何文进卸任株洲旗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柏忠接任

金融界1月10日消息,据公开信息显示,株洲旗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生工商变更,何文进卸任法定代表人,由张柏忠接任。...

美联储负责银行监管的副主席Barr称必须加强网络安全保护

  美联储最高银行业监管负责人表示,华尔街银行的系统面临攻击潮,银行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关注网络安全风险。   美联储负责监管的副主席Michael Barr在周三一次会议上表示,“银行还应关注如何抵御网...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