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内地居民赴港投保同比猛增 有律师提醒内地投保者要慎之又慎

admin2年前生活百科17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本报记者 冷翠华

  位于中国香港九龙尖沙咀的海港城是内地居民赴港旅游的知名打卡地。在这里聚集着一些保险代理人,努力在内地游客中寻找、吸引潜在客户。

  中国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内地赴港访客的新单保费同比上升2686.4%。业界认为,保费大幅增长的数据背后是内地和中国香港往来的便利和投保需求的释放。但也有律师认为,内地普通消费者购买中国香港保险,要慎之又慎。

  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中国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香港保费总额达到1472亿港元,同比下降7%。同期,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的新单保费为470亿港元,同比上升10.7%。

  这其中,内地访客赴港投保量飙升最受关注。对此,中国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表示,除赴港人流恢复正常释放了需求外,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也是今年一季度内地访客新单保费同比大幅增长(保费回升至96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新单保费的20.5%)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内地访客的新单保费为128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新单保费的26.4%。

  从保险业务结构来看,和以前一样,今年一季度,内地访客在中国香港购买的保单中约97%是非趸交方式,终身寿险、重疾险及医疗保险分别占已发出保单份额的56%、33%和5%。

  在业界看来,多重因素促成了一季度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猛增。例如,保险代理人一边促进储备客户赴港签单,另一边则积极在游客密集的街头寻找客户,他们还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宣传中国香港保险并留下联系方式。面对消费者的咨询,英国保诚保险公司理财顾问关欣然(化名)主推两款产品:一款是终身人寿储蓄产品,支持6个币种支付保费;一款为重疾险,除了常规重疾保障,当消费者退保、申请重疾理赔或身故赔偿时,可能派发一次性的非保证特别红利。

  在中国香港从事保险销售5年的文晓琦(化名)告诉记者,内地居民在中国香港投保的两大主要险种是储蓄险和重疾险,储蓄险一般为分红险,可能获得较高投资收益率;重疾险则拥有价格优势。“很多人认为中国香港保单比较便宜。”文晓琦向记者展示的一款储蓄保险介绍资料显示,该产品预期8年回本,20年IRR回报率为5.35%,长期IRR回报率为7.07%。

  另一位保险代理人黄芹(化名)对记者表示,在内地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的预期下,中国香港保险“更香”了。“尽管赴港投保比在内地投保麻烦,但还是受到很多消费者青睐。”她认为,今后到中国香港投保的内地居民仍会继续增长。不过,在文晓琦看来,今年一季度甚至二季度内地居民赴港投保较多,主要还是消化之前储备的客户,这种趋势是否将延续到下半年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需警惕政策及理赔风险

  在采访中,保险代理人普遍提到中国香港保险的两个特质:一个是投资收益率高,另一个是保费便宜。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表示,中国香港与内地保险业务在适用法律、监管政策以及保险产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可能存在保单收益不确定,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以及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等风险。建议消费者仔细阅读保险产品条款,充分理解保险责任、理赔条件、免责条款等重要内容,避免因对条款理解不准确而引发合同纠纷。

  早在2016年,原保监会对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就进行过风险提示。在BestLawyers联合创始人李世同看来,至今这些风险提示依然适用。

  首先是内地居民投保中国香港保单,需亲赴中国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如果在境内投保中国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中国香港法律保护。

  其次,内地居民投保中国香港保险适用中国香港地区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中国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

  在保费缴纳环节,由于内地居民购买中国香港保单大多是长期保单,可能存在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交纳续期保费的风险。据了解,现实中,部分消费者购买中国香港保单并未直接将保费交到保险公司,而是通过代理人转交等非正规渠道缴费,结果代理人并没有将保费缴纳至保险公司,导致投保人保单失效而不知。

  李世同还表示,由于文字、条款表述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内地居民对中国香港保单的相关内容难以深入了解,主要依赖代理人的讲解,而代理人讲解的全面性、准确性难以保证,加上代理人本身的流动性,这些都是内地居民购买中国香港保险面临的潜在隐患。

  内地居民购买中国香港保单还受到政策限制。李世同表示,目前,内地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而根据中国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的统计和保险代理人的介绍,带有分红性质的人寿保险正是内地居民投保中国香港保单的主要产品。同时,对于分红保险,中国香港保险市场化程度较高,未对红利演示做出明确要求,大多数产品通常采用6%以上的投资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但分红本身属于非保证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能否长期保持高投资收益率。

  内地居民投保中国香港健康险、旅游险等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但理赔的难题同样值得警惕。据李世同介绍,有内地居民王童(化名)投保了中国香港医疗险,在内地治疗后申请理赔,保险公司以现金支票的方式进行赔付,但王童去了两家银行营业网点兑换该支票,都被告知该支票无法兑付,因此其并未拿到理赔款。对此,保险代理人文晓琦也坦承,中国香港保险公司一般以现金支票的方式进行理赔,而能否兑付成功确实有随机性。

相关文章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近5倍,TCL科技(000100.SZ)业绩迎来强势反弹

来源:格隆汇 10月16日,TCL科技(000100.SZ)披露2024年三季度业绩预告,第三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64.60亿元-494.60亿元,同比增长11%-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

宁波航交所:货量充足叠加船东执行涨价计划 欧线运价指数环比再涨5.5%

据宁波航运交易所,海上丝绸之路指数之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本周报718.3点,较上周上涨2.3%。其中,欧地航线近期货量较为充足,班轮公司继执行月初涨价计划后,再度推涨12月中旬后开...

LPR下调动力有限 央行大力“补水”呵护流动性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维持不变。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45%、4.2%。由于LP...

中青旅:已挂牌转让桐乡市濮院旅游有限公司37.24%股权,不再持有桐乡市濮院旅游有限公司股权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金融界1月17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中青旅提问:董秘你好,公司出售濮院项目后,是否已经跟濮院项目完全脱钩?出售后,房地产销售占公司比重占比是否大幅度下降?...

美国第一共和银行交易在亚洲开市前未有消息

  据报道,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出售资产的交易,罕有到亚洲交易时段开市前,仍未有最新消息公布,市场消息称,摩根大通及PNC金融集团进入最后竞投,竞投所面临的法规问题,是美国禁止银行持有另一存款银行超过10...

彩客新能源7月3日斥资9.39万港元回购7.2万股

彩客新能源7月3日斥资9.39万港元回购7.2万股

  彩客新能源(01986)发布公告,于2024年7月3日,该公司斥资9.39万港元回购7.2万股,每股回购价为1.3-1.31港元。...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