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美国人在国外酒店的消费-美国最佳旅游时间 美国的消费水平高吗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美国最佳旅游时间 美国的消费水平高吗
- 2、美国人到中国旅游对住宿宾馆有什么要求?大概住宿要多少钱?
- 3、入住美国酒店,还需要给房间小费么?大概多少啊?
- 4、美国人在住宿方面有什么习俗
- 5、有很多的游客会选择到美国自由行,美国旅行需要哪些费用?
- 6、在美国的朋友给讲一下美国的日常生活消费
美国最佳旅游时间 美国的消费水平高吗
气候 美国旅游的淡旺季 关于美国时差 关于美金 美国是否支持银联的卡 关于销售税和退税 美国的旅游消费水平 如果去美国旅行肯定是要先了解一下美国的一些相关信息,气候、消费水平等这些都要事先了解,在了解了以后做出相应的旅游计划,这样你的这个行程就会变得非常有趣,现在我们去了解一下相关信息吧。
气候
美国地理面积大,所以气候类型也不同,拿常见的地方来说:
西海岸北部:西雅图为代表,特点是各种多雨阴天,但夏天不太热,冬天不太冷,树木长青;
西海岸南部:旧金山/洛杉矶为代表,地中海气候,阳光多,冬天会下雨,整体很宜居舒适;
西部内陆:就是沙漠类型了,死谷/拉斯维加斯,各种知名的国家公园都在这里;
5大湖+东海岸北部:这块区域整体四季分明,和我国北方有点类似,但没有那么干燥,夏天更凉爽,冬天更冷;
东海岸南部:同样四季分明,没有北部那么冷而已;进入佛罗里达州就是夏天很热/冬天温暖的热带气候类型了;
要注意: 美国很多地区,早晚温差会很大!非常可能的情况是中午穿短裤,晚上(特别是国家公园这种郊区) 穿冲锋衣~
飓风:6-10月,一般出现在美国东南(包括佛罗里达),也就是图中的绿色部分;
龙卷风:4-6月,一般发生在美国中西部地区,比如俄克拉何马州(Oklahoma),图中的深棕色,但我们一般是东西海岸玩,一般不会到达。
美国旅游的淡旺季
旅游旺季:7月 8月
# 赶上美国学生的暑假,加上天气暖和,景区普遍适合徒步;
# 但西南沙漠地区因为太热去的人少,比如死谷;# 这期间景区,景点各种人多,房价各种高;
旅游淡季:11-3月
# 没有鲜花,没有有颜色的树林,很多地区在下雪或者会有雪,国家公园的有些道路封闭;
# 这期间游客数量大幅减少,酒店房价也非常低(除了滑雪胜地以及避寒用的佛罗里达);
其他不错的季节:4-5月 9-10月
# 游客不多不少,酒店机票价格也在合理区间;
# 适合春季赏花,秋季赏变色中的树林;
# 有些地区可能气温下降中,但不至于有暴风雪什么的;
# 8-11月美国东南区域可能有飓风;
关于美国时差
1. 美国本土有4个时区:
A. 太平洋时区,比中国晚16小时,代表城市 洛杉矶,举个例子:北京9:00AM,洛杉矶是17:00PM;
B. 山地时区,比中国晚15小时,代表城市 盐湖城,举个例子:北京9:00AM,盐湖城是18:00PM;
C. 中部时区,比中国晚14小时,代表城市 芝加哥,举个例子:北京9:00AM,芝加哥是19:00PM;
D. 东部时区,比中国晚13小时,代表城市纽约,举个例子:北京9:00AM,洛杉矶是20:00PM;
2. 智能手机在有网络的条件下会自动调整时间;
3.美国同时执行夏令时(3月的第2个周日到11月的第1个周日),会把表调快1小时(亚利桑那州和夏威夷不采用夏令时)
关于美金
纸币面额 1,5,10,20,50,100美元,要注意的是:
口语里,可能会说 one buck而不是说one dollar,复数的话就是 bucks,1000美金是one grand
硬币面额:1,5,10,25,50,100美分
但要注意的是:
1美金=100美分,美分的英文是Cent,但美国口语里较少用Cent.
1 Cent -- 美语里叫 a Penny
5 Cents -- 美语里叫 a Nickel
10 Cents -- 美语里叫 a Dime
25 Cents -- 美语里叫 Quarter
50 Cents -- 美语里叫 Half Dollar
美国是否支持银联的卡
# 刷卡的话分地方分卡,多数大城市,奥特莱斯是支持的;
# 取现的话,就算ATM机上没有印银联标识,也可以试试,大城市支持的较好;
# 但总的来说,除了银联卡,还应带一张双币卡或者EMV芯片卡(具体请咨询银行),因为肯定会遇到刷不了的地方~
关于销售税和退税
# 美国有销售税sales tax,没有增值税 value-added tax(VAT)
# 销售税是由每个州政府决定和收取的,和美国联邦政府无关,收取范围是0%-10%
# 而VAT则是国家级别的税 - 因为美国没有,因此美国也就无法退税。
# 另外,商品标价中没有体现销售税,购物时请注意。
图片是2015年数据,仅供参考:
美国的旅游消费水平
# 便宜的酒店50-100美金;
# 中档的酒店在100-200美金;
# 高档的酒店在美国一般指250美金+
(淡旺季/是否有活动/周边景区是否热门会让酒店价格差异很大,以上仅供参考)
# 便宜的路边餐车/小店可以控制在一天要10-15美金;
# 中档的餐饮消费一天可以控制在25-40美金(就是指有座位可以让你点餐)
# 高档的餐饮消费 75-100美金(就是指上个前菜,再点个主菜甜点级别)
签证:最长的旅游签是 十年多次往返
淡旺季:7/8月是美国暑期+旺季,各种贵!11-3月是淡季,各种冷/人少/价格也低~
插头: 美国插头多为3脚,且与中国不同,需购买转换插头
小费: 这是个小费国度,常见的有:餐馆较高 20%(因为服务生靠小费挣钱,但快餐店肯定不用;如果是打包外带,比如pizza这种也不用给,但如果服务生让你回车里帮你送过去这种,还是要给2,3美金的)出租车15%-20% 酒店提行李(1个行李给2美金,多个行李平均一个给1美金) 酒店泊车5美金 早上留床头1-2美金
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 (隶属联邦政府 不属于50个州的任何一个)
人种和信仰:白人75%+基督教新教50%+天主教20%
美国人到中国旅游对住宿宾馆有什么要求?大概住宿要多少钱?
安排美国人到中国的住宿其实很简单口语美国人在国外酒店的消费,
要安排到中国允许接待外宾的宾馆或酒店。
旅馆的和酒店的价格要根据等级定价口语美国人在国外酒店的消费,比如5星级的酒店每晚价格1500元左右口语美国人在国外酒店的消费,2星级酒店的价格在200左右(根据城市的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安排他们的住宿可以根据口语美国人在国外酒店的消费你们的关系分析来客的档次。生意人可以住3-4星级酒店(价格您可以询问当地的宾馆)
为美国人安排宾馆一定要选择干净的住宿。
尽量选择市中心的位置
服务人员能有英语交流的能力
入住美国酒店,还需要给房间小费么?大概多少啊?
美国属于小费国家,需要给小费的。提箱子的人为每件行李获得1加元,在美国则是1至2美元。每住一个晚上要给清洁女工1至2美元。住旅馆如不是三星级以上的,一般每天出门前放在桌上一美元即可,三星级以上则要数美元或更多。
其他国家小费概述
1、日本和韩国
酒店里一般不需要给小费,有的服务员甚至会认为给小费的做法是非常无礼的。
2、泰国
酒店必须付小费,给20-30泰铢即可,合人民币4-5元。泰国普遍消费低,付小费并不心疼,劝大家这个钱就不要省,大大方方的给吧。不过要记住千万不能给硬币,因为在泰国,硬币是给乞丐的哦,别人会觉得你对他不尊敬。
3、新加坡
同样是东南亚国家,新加坡酒店并不需要给小费,付小费会让人误以为服务差。
4、印度
不给小费可能会被强迫索要 。在酒店,每件行李若需要搬抬请给50卢比(7元人民币),每天则要给客房服务生200卢比的小费(28元人民币),放在床头就可以了。
5、土耳其
在这个国家,如果你听到人家跟你说“Bakschisch”,意思就是让你给小费。酒店里,如果一点小费都不给被视为不懂礼貌,多少应该给一点。
6、英国
虽说小费文化发展于英国,但是现在在英国小费意识并没有那么强,住宿如果住的是一般的酒店都不用给。要是住的比较高档酒店行李员每件行李1-2英镑,保洁员每天1-2英镑。
7、德国
不用给。但如果你要求工作人员提供了额外的服务,比如拿行李,送餐什么的,就需要给一点了。德国的纸币是从5欧元起印的,给两三块钱的钢镚儿是打发乞丐的,有点儿不好意思,要给还真就是得给五块钱
美国人在住宿方面有什么习俗
美国人很爱“付小费”
美国是一个“小费至上”口语美国人在国外酒店的消费的国家,无论是就餐,还是住宿口语美国人在国外酒店的消费;无论是坐出租车,还是理发;在多数情况下,只要你享受了服务,就应该付小费。
.就餐付小费口语美国人在国外酒店的消费的情况最多
在美国餐厅吃饭,侍者提供了服务,绝对要付小费。若是在像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用餐,到柜台点完餐回到座位上去吃,就不需要给小费。一般的情况下,午餐要付整体消费额的10%~15%的小费,晚餐要付15%~20%的小费,但是如果人数超过五人,则你必需付18%的小费,高级餐厅,则需要付20%的小费,否则就算失礼。
在餐厅付小费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种是把现金直接留在桌上,而且现金中至少要有一张纸钞。如果没有零钱,则可以用信用卡付小费,方法是在帐单上自已签上小费的数目及总和。由于小费是付给帮你点菜并给你提供其口语美国人在国外酒店的消费他服务的人,所以其他服务员没有义务帮你做事。
2.旅馆住宿付小费有技巧
在美国住宿,支付小费一般是在早上出门前将纸钞放在床的枕头上。如果住的是平价旅馆,1美元即可;如果住的是高级旅馆,就需要多付一些。住宿时如果门房帮着提行李上楼,也需要给小费,一般是1美元的纸钞。
3.坐出租车付小费
在美国乘坐出租车,一般是付总消费额10%的小费,如果高兴也可以付15%,如果司机帮你搬行李,则要多给1美元的小费。给小费时,你可以跟他说“Keep the change”,或是直接拿纸钞给他,说“Thank you very much”就可以了。
4.理发时的小费
在美国的理发店理发,男人付10%~15%的小费就够了,女人的话,则需要多付一些,帮你拿外套的那个人要付1美元的小费,帮你洗头的人要再付1元小费,最后帮你剪发的设计师还要再付消费额15%的小费。
5.其他付小费的情况
在美国有些 Night Club 的厕所里面会有一个人坐在洗手台的旁边,帮你送毛巾,喷古龙水,这不必说也是在赚小费的,通常是1美元。在美国一种叫Night Club 的场所,别忘了要多带1美元的纸钞,并折成长方形,到时你就知道有什么用了。在这里你给1美元的小费,通常还可以享有一点特别的服务。
美国人非常注重礼仪
美国也是个“礼义至上”的国家,不仅有中国人见面时的嘘寒问暖,还有欧洲人拜访的预约礼貌。此外,用餐、走路或乘车,也颇有讲究。
1.见面有讲究
美国人见面时都互相问安,初次见面时,主人会主动向客人介绍自己的身份和以及工作、爱好。与美国人握手,用力不能太小,否则是不礼貌的表现。握手时,要面带笑容,身体微微向前倾。男士与女士握手时,要待到女士伸出手时方可与对方握手。见面结束时,要把有关下次见面的计划或反馈意见告诉他们。有美国人在场的公共场合,切忌老与中国人聚一起,或当着美国人面用中国话交谈,这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2.拜访的礼仪
虽然美国人常会说“请随时来找我”,但是美国人很珍惜时间(浪费他们的时间等于侵犯了他们的个人权利),因此拜访美国朋友须预先约好。准备好话题,谈完事就告辞。如果送上点小礼物,他们会很高兴。客人没有得到主人的同意不能参观房间。美国人不喜欢串门,而喜欢在周末邀上一些合适的朋友一同外出观光、钓鱼、搞派对等。
3.赴约的礼仪
若接到邀请,出于礼貌都要答复。没有赴约的把握,不要应允;临时不能赴约,务必电话通知。大型活动请帖,一般不参加时才需通知。赴约应准时,赴宴会可迟到几分钟,若比主人先到,反而失礼。
应邀参加家庭聚会,需带上一瓶酒、一束鲜花,或有中国风味小礼物。一般的聚会活动以不带小孩为宜,如聚会为野餐烤肉性质,可全家参加。宴后三四天内不要忘记寄一张感谢卡或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感谢卡通常应寄给女主人。
4.美国人用餐也很讲究
美国人用餐时,把碗碟、刀叉平放好,左手用叉,右手用刀。美国人习惯喝点加冰的饮料、葡萄酒,大型宴会喝鸡尾酒,一般不喝烈性酒。喝酒,不能大口大口的喝,不能发出响声,同样吃饭时也尽量不要发出响声,否则,他们认为是不雅观的行为。用餐结束时,要把你用过的餐具整理好,放在你原来的位置上,并把剩下的东西收拾干净。另外,在比较高级的餐厅用餐,必须穿比较正式的服装。
美国较正式的宴会,餐桌上的餐巾是用来拭嘴的,切忌用来擦手或餐具;要清楚使用刀叉顺序以及叉勺性质,刀叉斜放在盘缘表示尚在用餐中,若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已使用完毕;盐、胡椒瓶若离自己座位较远,不可直接伸手去取,应请隔座代劳递送;上甜点或咖啡时,主人一般开始致辞,客人亦可利用此时答谢。
5.走路乘车的礼仪
美国人走路和乘车也有一些讲究。走路时,一般以右边为尊,男女同行时,男士应走左边,出入应为女士开门。在人行道上行走时,绝不能踏得啪啪响。如果有人这样做,就等于是在咒骂自己的母亲。
乘车时,如是搭乘出租车,应该以后座右方的座位为最大座,后座的左位为次之,再其次为中间,而司机旁的座位为最卑位。如开车的是友人,则他旁边的座位为最尊位,其次才是后座右、左及中间位。和女士乘车,应先让女士入座,然后绕到左边车门自行上车入座。
6.美国人穿戴的礼仪
美国人平时不注意穿戴,但在重要场会却非常讲究穿戴。因此,参加重要活动,应注意请帖上有关的服装规定。如不确定服装要求,可先问问其他参加者,以免尴尬。若请帖上写着“便装”,并不意味可以穿牛仔裤;若写有“半正式装”,也不表示可不打领带,最好先问清楚。
穿西装外套通常只扣上扣,也可全部不扣,但切忌全扣。西装背心最下一个扣通常不扣。深色西装应穿黑色皮鞋、深色袜子,切忌白袜黑鞋。正式场合或上班,女性以裙装为宜,男性应打领带穿深色西服,女性穿晚礼服,裙摆应长及脚踝,并著高跟鞋。
拜访美国人时,进了门一定要脱下帽子和外套,因为认为这是一种礼貌;穿睡衣、拖鞋会客,或是以这身打扮外出,都会被美国人视为失礼;美国人还认为,出入公共场合时化艳妆,或是在大庭广众之前当众化妆补妆,不但会被人视为缺乏教养,而且还有可能令人感到“身份可疑”。
不可不知的美国人禁忌
美国人有很多禁忌,数字上最忌讳13,而且对星期5也同样抱有恐惧心理。此外,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禁忌。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美国常见的禁忌。
1.交际时的忌讳最多
与美国人交往,忌讳问个人收入和财产情况,忌讳问妇女婚否、年龄以及服饰价格等私事;忌讳向妇女赠送香水、衣物和化妆用品;忌讳别人冲他伸舌头,因为这种举止是污辱人的动作;忌讳黑色,黑色是肃穆的象征,是丧葬用的色彩;特别忌讳赠送带有自己公司标志的便宜礼物,因为这有义务做广告的嫌疑。
另外,一位女士要是随随便便地在男士面前脱下自己的鞋子,或者撩动自己裙子的下摆,往往会被看做成心引诱对方的嫌疑。而在室内依旧戴着墨镜不摘的人,往往会被美国人视作“见不得阳光的人”。
2.美国常见的其他禁忌
在美国吸烟,千万不要用一根火柴连续点燃三支香烟,因为美国人认为会给人带来灾难。所以,美国人为别人点烟,总是到第三个人时就另外擦一根火柴,这已成为一种礼貌。
在美国,黑猫是人们极其畏惧和讨厌的动物,因为美国人认为是黑猫女巫的宠物如果黑猫从面前跑过,就会大难临头。
在美国千万不要把黑人称作“Negro”,最好用“Black”一词。因为Negro主要是指从非洲贩卖到美国为奴的黑人。因此,在谈话时要注意这一词语的应用,否则,黑人会感到你对他的蔑视。
美国人很有意思的习惯
美国人是“卫生楷模”
美国人都非常爱卫生,出门,不用带卫生用品和水,到处都可以见到卫生设施,如厕很方便,用水很方便。家庭的房间里一般都铺上地毯,有抽风设备、空调设备,房屋内外装点得非常好看,周围环境整洁美观。没有人乱扔垃圾、乱吐痰。
工作与休息习惯
美国人的工作与休息时间分得很清楚,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不能打扰。
美国人喜欢当场或谈判桌上解决问题,而不喜欢在事后或私下找关系解决问题。星期五晚上是朋友们相聚的习惯时间,他们可以尽情地唱歌、跳舞、喝酒、玩游戏,到了星期六、日他们会带着家人或和三、五个朋友一起开车到外面郊游或者旅行。
用钱习惯
美国人用钱与中国人有很大不同。美国人给自己花钱大手大脚,有时简直可以用浪费来形容。但给别人花钱,美国人是出奇的仔细,分得非常清,连一分钱都不想多花。同美国人一起到外吃饭,付费一般各付各账,对方是女性亦如此。即使美国人提议出去吃饭,也千万不要以为他或她要请客,通常仍是各自付费。
在美国,最好不要开口向人借钱,即使你不得已张口,往往也被拒绝。当然,一点小钱还是可以借的。不过,美国人有捐款的习惯,不少美国人每年捐出大笔大笔的钱。
美国人的有趣风俗
“镜子”在美国很不一般
关于镜子也有不少迷信。公元1世纪时,罗马人认为人的健康状况每七年要变化一次,而镜子是人们健康状况的反映,因此打破镜子就意味着会生七年病或死亡。这种说法为后世不少迷信的人所接受。还有一种古老的风俗是,如果人死了,就要把死者房间里的镜子翻过面,因为他们认为凡是照这面镜子的人,自己也要死亡。后来在美国的某些地方,甚至发展到挂在死者房间里的相片也要翻过去。
美国人的“吉祥物品”
美国人把蜗牛看作吉祥的象征,常常用玻璃或其他材料制成精制的蜗牛模型,用来馈赠亲友,表示亲切友好的感情。
许多美国人还喜欢在没有字母的月份,也就是5~8月里吃牡蛎,认为这样可以避邪。
马蹄铁也是美国人的吉利象征之一。对此,有人说,基督是在马槽中降生,所以马蹄铁也因之具有神奇的力量。还有人认为,马蹄铁形似人们所喜爱的新月,因此被视为吉祥之兆,认为拾到一块废马蹄铁便会交上好运。制造商们还常常利用人们的心理创作马蹄铁形的工艺品,用来佩挂在表带等物品上作为装饰品。
四叶车轴草也是能带来吉利的物品,美国人相信它能给人带来财富和幸福。按照古老的传说,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时,曾摘了一棵四片叶子的车轴草并带出来。因此四叶车轴草被认为是乐园里生长的植物,如果谁的花园里长了这种草,谁就是幸运的人。
美国人很特别的“万圣节”
在美国的万圣节时,如果猫在一个人旁边静静地坐着,那意味着平安和顺遂;如果猫在一个人身上蹭来蹭去,也意味着他有好运气;如果猫跳到一个人腿上,那就意味着福星高照;如果猫对一个人打呵欠,意昧着他将碰到好机会,注意不要错过它;如果猫从一个人身旁跑开,那就意味着他有个秘密会在一周内被泄露。
万圣节这天,在费城,人们认为倒退着走出前门,拾把草或土,包在纸里放在枕头下面,就会梦见未来发生的事情;在马里兰,人们认为姑娘们在炉子上煎鸡蛋,并且敞开门户,她未来的丈夫就会走进来把鸡蛋翻个面;在南部,人们认为在万圣节前夜临睡时,吃一块干面包,他所希望的任何事情都能如愿以偿。还有一种古老的风俗,就是人们把酒精倒放在碗里点燃,再把用锡纸包裹象征运气的无花果、桔子皮、葡萄干、杏仁或枣扔进火里。如果哪位姑娘能够从火里把东西抢出来,她未来的丈夫就会在一年之内碰到最幸运的事。
接见时,要讲究服饰,注意整洁,穿着西装较好,特别是鞋要擦亮,手指甲要清洁。美国商人较少握手,即使是初次见面,也不一定非先握手不可,时常是点头微笑致意,礼貌地打招呼就行了。男士握女士的手要斯文,不可用力。如果女士无握手之意,男士不要主动伸手,除非女士主动。握手时不能用双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握手。长幼之间,长者先伸手握手。主宾之间,主人先伸手。男性之间,最忌互相攀肩搭臂。美国人谈话时不喜欢双方离得太近,习惯于两人的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应保持120-150厘米之间,最少也不得小于50厘米。
在美国,12岁以上的男子有享有“先生”的称号,但多数美国人不爱用先生、夫人、小姐、女士之类的称呼,认为哪样做太郑重其事了。他们喜欢别人直接叫自己的名字,并视为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美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
公私单位访问前,必须先订约会,最好在即将抵达时,先通个电话告知。美国人热情好客,那怕仅仅相识一分钟,你就有可能被邀请去看戏、吃饭或出外旅游。但一星期之后,这位朋友很可能把你忘得一干二净。到美国人家去登门拜访,冒然登门是失礼的,必须事先做好约定.就是给亲朋好友送礼,如果他们事先不知道的话,也不要直接敲门,最好把礼物放在他家门口,然后再通知他自己去取。应邀去美国人家中作客或参加宴会,最好给主人带上一些小礼品,如化妆品、儿童玩具、本国特产或烟酒之类。对家中的摆设,主人喜欢听赞赏的语言,而不愿听到询问价格的话。
准时守信,相当重要。美国商人喜欢表现自己的“不正式”、“随和”与“幽默感”。能经常说几句笑话的人,往往易为对方接受。美国商界流行早餐与午餐约会谈判。当你答应参加对方举办的宴会时,一定要准时赴宴,如果因特殊情况不能准时赴约,一定要打电话通知主人,并说明理由,或者告诉主人什么时间可以去。赴宴时,当女士步入客厅时,男士应该站起来,直到女士找到了位子你才可坐下。美国人在招待客人时,大多用焙牛肉、焙鸡肉,因为这些菜式受一般美国人欢迎,既方便又实惠。只要另配上一二种蔬菜、芋类及谷类,如果准备点饭后甜点,就算是大餐了。汉堡包是美国人日常食用的食品,按规定,汉堡包牛肉末脂肪含量不得超过30%。
纽约市民喜欢白色的鸡蛋,因此在那里白色的鸡蛋常常以高价出售。但是,波士顿市民却喜欢红褐色的鸡蛋,一般认为红褐色鸡蛋味道鲜美,白色鸡蛋味道特殊。但是,烹调专家的看法是,白色鸡蛋要比红褐色鸡蛋好一些。
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早餐用面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午餐一般在工作地点用快餐(快餐是典型的美国饮食文化,十分普及),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汉堡包、热狗等晚餐是正餐,比较丰盛,有一二道菜,用牛排、猪排、烤肉、炸鸡等,配面包、黄油、青菜、水果、点心等也有不少人上餐馆用晚餐美国餐馆很多,一般供应自助餐、快餐、特餐(固定份饭)、全餐等各种形式的餐饮,也可点菜,价格一般比较低廉,点菜价格最高早餐一般在8时左右,午上一般在12时于14时,晚餐一般在18时左右他们在临睡前有用点心的习惯,成人用水果、糖果,孩子用牛奶、小甜饼。
美国人的口味比较清淡,喜欢吃生、冷食品,如凉抖菜、嫩肉排等,热汤也不烫菜肴的味道一般是咸中带点甜煎、炸、炒、烤为主要烹调方式,不用红烧、蒸等方式以肉、鱼、蔬菜为主食,面包、面条、米饭是副食甜食有蛋糕、家常小馅饼、冰淇淋等他们喜欢吃青豆、菜心、豆苗、刀豆、蘑菇等蔬菜所用肉类都先剔除骨头,鱼去头尾和骨刺,吓蟹去壳美国人喜欢吃糖醋鱼、咕噜肉、炸牛肉、炸牛排、炸猪排、烤鸡、炸仔鸡等肉食菜品美国人爱用冰水、矿泉水、可口可乐、啤酒、威士忌、白兰地等饮料,喜欢在饮料中加冰块,不喜欢饮茶饭前用蕃茄汁、橙汁等开胃饮料,吃饭时用啤酒、葡萄酒、汽水等饮料,饭后用咖啡,很少用烈性酒美国人不爱吃猪蹄、鸡爪、海参、动物内脏、肥肉等烹饪时不放调料,调料放在餐桌上自取,有酱油、醋、味精、胡椒粉、辣椒粉等部分美国人喜欢吃蚯蚓、罐头、饼干制作凉菜时,一般用色拉油、沙司作调料不少人喜欢吃我国的粤菜、川菜以及甜酱、蚝油、海鲜酱等喜欢用威士忌、杜松子酒、伏特加等生酒混合调制鸡尾酒。
应邀到他人家里用餐,主宾双方都很讲究礼仪主人会提供各种专门用途的餐具,如冷盘、刀叉、鱼刀叉、肉刀叉、主菜刀叉、水果刀叉、菜匙、汤匙、咖啡匙等,客人如不认识餐具的专门用途,可仿效女主人餐巾铺在膝上,不能用餐巾擦餐具坐姿要端正,手臂不能横放在桌上只有当女主人动手,其他人才开始进餐;女主人离座,其他人才能离席,不可中途离席欧洲人进食时是一手拿刀,一手拿叉,美国人只用一只手轮换用餐具,另一手则放在膝上面包要掰成小块食用喝汤、咀嚼时不能出声,更不能打喷嚏、擤鼻子、咳嗽、打嗝、剔牙渣滓不能直接吐在盘中,要用叉接住后放入盘中席间,应当称赞女主人准备的菜肴,并尽量吃完盘里的饭菜餐后要与主人交谈片刻,之后告辞,但不可久留;告辞时应感谢主人款待与主人不太熟悉者,事后还应尽早打电话或寄短柬表示谢意如果客人比较多,应等年长职位高的客人告辞后,方能告辞在家宴请客人比在餐馆宴请更受美国人欢迎,因为家里气氛更加亲切友好家宴分两种第一种是家庭用餐式,主宾在长方形饭桌旁就座,主人为客人盛食物,或将食物盛在盘中,依次传递取用第二种是自助餐式,食物置于餐厅另一桌上,主宾各自去取用 美国人以不拘礼节、自由自在著称只在正式场合行握手礼,一般场合见面时相视一笑,说声嗨或哈罗即为见面礼节告别时也不必握手,挥挥手说声再见即可在公务场合,美国女子会主动伸手(其他场合则不一定),女性先伸手,男性才能握女性的手(女性之间一般不互相握手)若女士无意握手,则男士点头或鞠躬致意与女士握手不可太紧握手前应脱手套,来不及脱应致歉关系密切的亲朋之间,可行亲吻礼,女子之间互吻面颊,男女之间由男子吻女子面颊对于别人的握手、拥抱、吻手、注目、点头等礼节,美国人也以同样方式回礼初次见面,相互介绍也很简单一般是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将下级介绍给上级,将女士介绍给男士 美国相互称呼直呼姓名,一般不用先生、太太、小姐等称呼,一般也不用正式头衔只对法官、医生、高级官员、教授、高级神职人员称呼头衔一般不用职务作为称呼称呼长者忌用老字交谈时忌问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经济收入以及其他私生活情况见面打招呼也不问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公共场合重视礼貌用语,家庭里也常用请、谢谢、对不起等交谈距离必须保持50厘米以上不得不靠拢他人就座时,要征得对方同意交谈时声音不可太大,不可大笑,更不可大声争吵惊讶时不可伸舌头(伸舌头是污辱他人之举)在公众场合抽烟,要征得在场其他人的同意美国交谈、示意喜欢用手势请人接电话,用听电话的手势;请侍者结帐,用写字的手势习惯于打过招呼即谈正事,不送茶、寒喧美国人不把互赠名片视为礼节,只为便于日后联系时才送名片送名片给他人时并不期待他人回送名片。
美国人性格开朗,举止大方,乐于交际。他们平时晚睡晚起,但时间观念强;约会要事先预定时间,一般不迟到。非正式私人邀请,可用电话或信函,明确告诉时间、地点正式邀请要用请柬;接到邀请,要回柬致谢;若不能应邀要说明理由,并致歉意上门作客不可早到,可迟到5到10分钟,迟到15分钟以上应打电话给主人通报夜间造访主人不能穿睡衣接待客人上门作客不一定带礼品,也不可在其他客人不送礼时单独送礼礼物可以是一瓶酒,或给女主人的一束鲜花等公务送礼的礼品可以是日历、钢笔、精装日记本等文具一般不在公开场合送礼会议礼品在会议结束后送,如在告别宴会上送美国人喜欢充满友情的礼物,礼物讲究包装,即使是选给亲友的礼品也要附上礼品卡;送礼目的要明确,否则会令人莫名其妙蛋糕、点心、巧克力、乡土工艺品、书籍等,均可作为礼品(用单数);探望病人一般应送鲜花;在公务中不可送重礼品,以避贿赂之赚;礼品上不能有送礼单位的标志,否则有广告之赚;男子不可随便送香水、化妆品和白玫瑰给女子(这些是送给恋人的礼品)受礼时要当场打开礼物,致谢和赞美礼物;受礼后不必马上回赠应邀赴宴时,情真意切的祝酒词是最好的礼品平时最好的送礼方式是请人吃饭、喝酒或去别墅共度周末收到礼物、应邀赴宴、受人帮助之后,都要写信致谢除了约定由谁请客之外,一般一起到餐馆用餐,都是各自结帐 在公共场合,美国人特别尊重女性,处处女士优先在社交场合,男士对女士要谦让、关照;行路时男子走人行道外侧;入座时先让女子坐下;进门时男子应先行并为女子开门;上、下楼梯或乘电梯时要让女子先行;用餐时请女子先点菜;告辞时让女子先起身;陌生女子失落东西,男子也应为其拾起归还;与女士打招呼,男士必须起立。
去亲朋家作客,进门时要擦去鞋上泥土、脱帽,湿的雨衣雨伞放在室外进门应先问候女主人,再问候男主人宾客较多时,可以只与主人和熟人握手,对其他人只需点头示意即可要多谈众人感兴趣的话题,不要只讲自己感兴趣的事作客时不可随意翻动主人的东西、抚弄摆设,也不能打听摆设的价格在主人家打长途电话,要征得主人同意,并留下电话钱,说是给主人的孩子买糖果用作客时不宜久留;主人没有留客用餐,客人则应在用餐时间之前告辞会抽烟的客人应接受主人敬的烟,而不能抽自己带的烟美国人重视生日,尤其是孩子的生日应邀出席生日聚会的客人应送礼以示祝贺。
还望采纳。
有很多的游客会选择到美国自由行,美国旅行需要哪些费用?
美国自由行花费详细介绍
还有很多游客都会选择到美国自由行,当然这个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旅行方法。假如是自助游,那大家要提前预定机票和酒店,这一部分费用大家要充分考虑。接下来就是在美国饮食,买东西及其旅行费用了。这和你所能要接受的服务水平是紧密相关的。
带5000下列美金是没有限制的,5000到10000美金必须到外汇交易特定商业银行的一级支行设立外汇带上证。有关外汇带上方法,一种是现金,带适当现金最大的好处是便捷,在商场应用也能接受,但注意是适当。
还有一种非常好的带上美金的方法就是银行信用卡,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行等大金融机构都推出了能够中国人在海外所使用的银行信用卡。选择什么样的银行信用卡带出国留学重要需看发售卡在海外是不是有充足的支行,那样取款都是非常方便。
此外还有旅行银行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大类美金带上方法。美国的消费能力是非常高的,但是具体交易要多少钱还看大伙儿所选择的服务标准,住小旅店和奢华度假村酒店消费的当然不一样。
去美国度假旅游能带是多少美金,想必大家看了详细介绍都心中有数了啊。希望大家能选择适合的旅行方法,随后整体规划好自己行程安排,看一下钱实际得用在什么地方,这样才可以带上足够的资金,使旅行成功开心。跟团游的朋友们也要考虑到在美国的消费难题,相信大家在美国旅行开心。
美国跟团游花费详细介绍
假如是跟团游,那样飞机票,吃住,游玩景点费等费用都是会包含在抱团花费中。有关美国跟团游的旅行线路,每一个旅行社都有所差别,也就会导致的价钱的差异,邦出国留学权威专家在这儿向同学们强烈推荐北京青年人旅行社这一家旅行组织。
北青旅打造出了好几条美国跟团游旅行线路,在价格上更是让大家都纵享性价比高,是许多人的旅行挑选。总而言之,北青旅的美国旅行线路价格大致在一万五到三万元中间不一,更具8日游,10日游,12日游忍不等旅行时长,所以小伙伴们的挑选空间大。大家如果跟团游,那就可以不用带要多少钱,少带一些美金就行,还可以在美国买东西,买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也都是很不错的。
自驾游
自驾游是近几年来盛行的一种旅游方式,游客不用根据旅行社来大操大办,就能直接自身预定机票、酒店餐厅、旅游景点、旅游娱乐方法,再由旅行社给予酒店餐厅、飞机票预订、旅游保险、导游员及出行等工作,游客抵达目的地后能运用旅行社给予车辆随意旅行至一切旅游景点,从多方面来说,甚是随意,受年青人的热捧。无需像过去非要按旅行社预先安排好行程旅行的方式,因而渐渐地试旅游发展的一种代表。
旅游路线覆盖面广,包含美东美西、洛杉矶、拉斯维加斯、旧金山、纽约、华盛顿、夏威夷、黄石国家公园、加拿大、墨西哥等丰富多样的旅游商品。为中国人给予高性价比旅游路线,从跟团游到定制旅行,大家秉持价钱公开化、客户第一、温馨出行的发展理念,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专业、更快捷的出国产品与服务。
在美国的朋友给讲一下美国的日常生活消费
总体而言,美国人平时的穿着打扮不太讲究。崇尚自然,偏爱宽松,讲究着装体现个性,是美国人穿着打扮的基本特征。跟美国人打交道时,应注意对方在穿着打扮上的下列讲究,免得让对方产生不良印象。
第一、美国人非常注重服装的整洁。
第二、拜访美国人时,进了门一定要脱下帽子和外套,美国人认为这是一种礼貌。
第三、美国人十分重视着装细节。
第四、在美国,女性最好不要穿黑色皮裙。
第五、在美国,一位女士要是随随便便地在男士面前脱下自己的鞋子,或者撩动自己裙子的下摆,往往会令人产生成心引诱对方之嫌。
第六、穿睡衣、拖鞋会客,或是以这身打扮外出,都会被美国人视为失礼。
第七、美国人认为,出入公共场合时化艳妆,或是在大庭广众之前当众化妆补妆,不但会被人视为缺乏教养,而且还有可能令人感到“身份可疑”。
第八、在室内依旧戴着墨镜不摘的人,往往会被美国人视作“见不得阳光的人”。
美国人的实用消费观
其实美国人的消费观念主要是“务实”。消费品对于美国人来说,够用是第一位,质量是最重要的,至于在哪里买的,什么牌子,多数美国人并不在乎。笔者的教授在第一次到香港旅行的时候,回来也不禁赞叹香港是一个消费的王朝,但是口语美国人在国外酒店的消费他和口语美国人在国外酒店的消费他的妻子在香港只买了两件中式服装和一些小商品作为纪念。当笔者问及他为什么不购买亚洲人习惯购买的金银首饰,他笑着说口语美国人在国外酒店的消费:“对于我来说,金银首饰没有任何价值;对于我妻子来说,只有结婚戒指的价值最高。”
斯特文森告诉我,美国人在西方社会中算比较“奢侈”的了。比起生性节俭的英国人和日本人来,美国人的信用卡常常透支,美国的大学生常常由于借贷过多而不得不刚刚毕业就宣布‘破产’,他们还常常借钱去旅游、美餐甚至赌博。这可能是‘及时行乐’的思想作怪,也可能是一种出于‘务实’的考虑。“但是我们知道自己该怎么花钱,”斯特文森表示,“并不是因为我爸爸有钱,就意味着我有权利花更多的钱。我会计划每一次旅行和购物,不要名牌,而要舒适,还要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情。”斯特文森介绍说,在美国,名牌服装并不意味着穿着者拥有更高的地位和财富,当然名演员除外。他的叔叔,一位来自弗吉尼亚的参议员常年穿着自己家乡的裁缝店缝制的西服,这让许多家乡人感动不已,因此连年当选。
美国社会学家曾经对此有一个评价,美国人消费,“必需品买最好的,不吝啬钱;非必需品买最少的,不浪费钱”。这种消费观念,来源于美国民族的传统本身。从五月花来到北美大陆之后,最早的清教徒们就尊崇不能铺张浪费的教义,他们同时还保留了欧洲人精打细算的传统。尽管北美大陆是一片十分富庶的土地,200多年快速发展的历史让美国成为了“暴发户”。但是这块土地并没有培养出“暴发户”性格的美国人。
圣诞节前是美国商品打折最多的时候,每年这个时候,在号称全球最大商场的梅茜百货,从香水到手表,从剃须刀到西服,再从巧克力到饼干,十余层商场的每个角落都贴满了“完美礼物”的标签。这个时候也是与国内朋友之间送礼不同的是,美国人给朋友送礼,一般会保留包装和价格标签,还会附上购物小票。国外购买的商品也是如此。当然这样的礼物朋友如果不喜欢,就完全可以在过完节后拿着小票去换别的商品,或者干脆要求退货。所以每年元旦过后,各大商店退货台前总是排满了等待退换货的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