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息差真要见底了?成都银行高管称该行一季度净息差已近底部,房地产不良风险可控

admin2年前生活百科5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财联社5月10日讯(记者 彭科峰)5月10日,成都银行在线上召开2024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该行高管也和投资者进行了交流。成都银行官方数据显示,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3.05亿元,同比增长4.70亿元,增幅达9.7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7亿元,同比增长3.76亿元,增幅17.50%。

  房地产风险依然可控

  成都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王涛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末,该行房地产业贷款占比6.5%左右,2024年一季度占比约6%,其中不良贷款仅2户、7.64亿元,均为2024年以前形成的存量不良客户,2024年公司房地产企业贷款未新增不良贷款。

  王涛表示,公司在发展房地产业务时优选区域、优选客户、优选项目,并持续强化房地产行业风险管控,通过加强额度管控、资金封闭管理、业务风险监测和专项排查等手段。“早在房地产行业风险爆发前,我们已退出一些爆发风险事件的、财务政策相对激进的房地产企业贷款,当前公司的房地产贷款风险可控。”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据成都银行数据显示,一季度末,该行不良率虽较去年末小幅下降1个基点至0.76%,但不良余额增长约3.6亿元,拨备覆盖率则较去年末下降了20个基点至481%。

  对此,王涛也在发布会上进行了说明。他表示,一季度该行新增不良主要为两户对公客户,其中一户现已结清。一季度,在未做贷款核销的情况下,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后四类贷款占比位列A股上市城商行前两位。“总体上,成都银行的资产质量仍然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两高管均表示一季度净息差已触底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去年被舆论广泛关注的净息差问题得到缓解。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国有六大行的净息差均延续了收窄的态势。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一季度净息差分别为1.77%、1.70%、1.70%、1.83%、1.33%、2.09%,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15%、0.20%、0.06%、0.19%、0.15%、0.11%。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成都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该行2024年净息差为2.04%,同比下降9个基点。今年一季度,该行单季净息差环比2024年末继续下降11个基点至1.89%。这一数据相比国有六大行还是稍有逊色。

  对此,王涛强调,从过去三年(2024-2024)数据来看,该行净息差维持基本稳定,保持2.1%上下。从本轮行业性的降息影响来看,该行息差变化的整体趋势是与行业趋同的,由于自身业务结构的特点,该行一季度单季净息差已基本上接近底部水平。在一季度信贷投放奠定良好基础之上,后期该行将继续稳步推进信贷投放工作。

  成都银行副行长李婉容也对此表示,该行有稳定息差的良好基础,一季度单季净息差已接近底部水平。

  成都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罗结表示,2024年,该行将围绕“拓存款、扩资产、强客群、重合规、塑特色”的经营方针,在“万亿级规模”的征程上继续阔步前进,促进规模、效益、质量的协调发展。

相关文章

大立科技TRIX金叉,持有20日上涨概率较大,技术面值得关注!

大立科技TRIX金叉,持有20日上涨概率较大,技术面值得关注!

策略之王监测到,2024年10月17日收盘大立科技TRIX(蓝线)向上交叉TRMA线(黄线),形成TRIX金叉,出现中长线看涨的技术信号。大立科技如何操作? TRIX指标可谓是股市投资中的一大神器:它...

医美龙头爱美客去年大赚超18亿元,为何市值蒸发近600亿元?

医美龙头爱美客去年大赚超18亿元,为何市值蒸发近600亿元?

  医美龙头爱美客(300896.SZ)去年业绩依然保持高增长。   爱美客1月6日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10亿元至19.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

三星医疗:前三季净利润预增99.54%-113.80%

三星医疗:前三季净利润预增99.54%-113.80%

三星医疗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0,000.00万元到150,000.00万元,同比增加99.54%到113.80%。报告期内,智能配用电板块业务规模增...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发布自律公约:科学制定利率定价策略 营造可持续信贷市场环境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为营造可持续的信贷市场环境,促进上海银行业健康协调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在上海银保监局指导下,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于近日制定并发布了《上海银行业营造可持续信贷市场环境自律公约》...

权益投资性价比提升,这一次别再错过!

权益投资性价比提升,这一次别再错过!

  年内A股持续波动,12月5日沪指再度回到3000点下方,这也是今年第二次跌破3000点,投资者情绪也难免受此影响。(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12月8日)   但随着风险进一步释放,当下可...

证券时报评论:提价并不意味着有定价权

  证券时报记者 池北源   民众对消费品价格涨跌比较敏感。近期有些公司产品要涨价,包括食品饮料和白酒公司的知名品牌,但行业头部品牌提价并不意味着定价权在手,其实,更多是成本上升后的顺势而为。   知...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