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admin2年前生活百科5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来源:天风宏观 

  美国经济的问题,既不是银行缩表,也不是商业地产爆雷,而是创投泡沫破灭。

  美国经济没有大问题,如果一定要从鸡蛋里面找骨头,那么最大的问题既不是银行业,也不是房地产,而是创投泡沫。 仔细看硅谷银行(以及类似几家美国中小银行)和商业地产的情况,就会发现他们的问题其实来源相同—— 硅谷银行破产和商业地产危机,其实都是创投泡沫破灭的牺牲品。

  硅谷银行的主要问题不在资产端 ,虽然他的资产期限过长,并且把资产过于集中在一个篮子里,但 事实上,次贷危机后监管对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的资本管制大幅加强,银行资产端的信用风险显著降低,FDIC所有担保银行的一级风险资本充足率从次贷危机前的不到10%升至2024年底的13.65%。

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硅谷银行的真正问题出在负债端,这并不是他自己的问题,而是储户的问题,这些储户也不是一般散户,而是硅谷的创投公司和风投。创投泡沫在快速加息中破灭,一二级市场出现倒挂,风投机构失血的同时从投资项目中撤资,创投企业被迫从硅谷银行提取存款用于补充经营性现金流,引发了一连串的挤兑。

  所以,硅谷银行的问题不是“银行”的问题,而是“硅谷”的问题。就连同时出现危机的瑞信,也是在重仓了中概股的对冲基金Archegos上出现了重大亏损,进而暴露出巨大的资产问题。 硅谷银行的破产对美国银行业来说,算不上系统性影响,但对硅谷的创投圈、以及金融资本与创投企业深度结合的这种商业模式来说,是重大打击。(详见《硅谷银行不是第一张骨牌》)

  美国商业地产是创投泡沫破灭的另一个受害者,只不过叠加了疫情后远程办公的新趋势。 所谓的商业地产危机,本质也不是房地产的问题。仔细看美国商业地产市场,物流仓储供不应求,购物中心已是昨日黄花,出问题的是写字楼的空置率上升和租金下跌。写字楼空置问题最突出的地区是湾区、洛杉矶和西雅图等信息科技公司集聚的西海岸,也是受到了创投企业和科技公司就业疲软的拖累。(详见《美国商业地产贷款会引发银行危机吗》)

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我们认为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既不是小型银行的缩表,也不是地产的潜在信用风险,而是创投泡沫破灭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这些反应对经济系统会带来什么影响?

  第一,无论从规模、传染性还是影响范围来看,创投泡沫破灭都不会带来系统性危机。

  和引发08年金融危机的房地产泡沫对比,创投泡沫对银行的影响要小得多。 大多数科创企业是股权融资,而不是债权融资,根据OECD数据 ,截至2024Q4 股权融资在美国非金融企业融资中的占比为76.5%,债券融资和贷款融资仅占比8.8%和14.7%。

  美国银行并没有统计对科技企业的贷款数据,但截至2024Q4,美国银行对整体企业贷款占其资产的比例为10.7%,也比科网时期的14.5%低4个百分点。由于科创企业和银行体系的相对隔离,创投泡沫不会像次贷危机一样,通过金融杠杆和影子银行,对金融系统形成毁灭性打击。

  此外,科技股也不像房地产是家庭和企业广泛持有的资产,所以创投泡沫破灭会带来硅谷和华尔街的局部财富毁灭,但不会带来居民和企业的广泛财富缩水。

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第二,与2000年科网泡沫(dotcom)比,创投泡沫要“实在”得多。

  本世纪初的科网泡沫时期,科技企业还没找到可靠的盈利模式。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战略为投资者勾勒出一幅美好的蓝图,早期快速增长的用户量让大家相信科技企业可以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公司开始盲目追求快速增长,不顾一切代价烧钱抢占市场,资本市场将估值依托在点击量上,逐步脱离了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更有甚者,很多公司其实算不上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大量公司甚至只是在名称上添加了e-前缀或是.com后缀,就能让股票价格上涨。

  以美国在线AOL为例,1999年AOL每季度新增用户数超过10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用户数达到3500万,庞大的用户群吸引了众多广告客户和商业合作伙伴,由此取得了丰厚的收入,并在2000年收购了时代华纳。然而好景不长,2002年科网泡沫破裂后,网络用户增长缓慢,同时拨号上网业务逐渐被宽带网取代。2002年四季度AOL的销售收入下降5.6%,同时计入455亿美元支出(多数为冲减困境中的资产),最终净亏损达到了987亿美元。

  2001年科网泡沫时,纳斯达克100的利润率最低只有-33.5%,整个科技行业亏损344.6亿美元,科技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为-37亿美元。如今大型科技企业的盈利模式成熟稳定,依靠在线广告和云业务收入创造了高水平的利润和现金流, 2024年纳斯达克100的利润率高达12.4%,净利润高达5039亿美元,科技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为5000亿美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占总收入比例稳定在20%左右。相比2001年科技企业还在向市场“要钱”,当前科技企业主要通过回购和分红等形式向股东“发钱”。

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第三,当前创投泡沫破灭,终结的不是大型科技企业,而是小型创业企业。

  考察GICS行业分类下信息技术中的3196家企业,按照市值排名,以前30%为大公司,剩余70%为小公司。2024年大公司中净利润为负的比例为20%,而小公司这一比例为38%,接近大公司的二倍。此外,大公司自由现金流的中位数水平为4520万美元,而小公司这一水平为-213万美元,大公司净利润中位数水平为2.08亿美元,而小公司只有2145万美元。大型科技企业创造利润和现金流的水平明显强于小型科技企业。

  至少上市的科技企业在利润和现金流表现上显著强于科网泡沫时期,而投资银行的股票抵押相关业务也主要开展在流动性强的大市值科技股上。未上市的小型科创企业若不能产生利润和现金流,在高利率的环境下破产概率大大增加,这可能影响到的是PE、VC等投资机构,而非间接融资渠道的银行。

  这轮加息周期导致的创投泡沫破灭,受影响最大的是硅谷和华尔街的富人群体,以及低利率金融资本与科创投资深度融合的商业模式,但很难真正伤害到大多数美国居民、经营稳健的银行业和拥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大型科技公司。本轮加息周期带来的仅仅是库存周期的回落,而不是广泛和持久的经济衰退。

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深度衰退,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紧缩,通胀超预期。

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本文来源:宋雪涛,作者:宋雪涛,执业编号:S1110517090003、向静姝,执业编号:S1110520070002、原标题:《创投泡沫破灭才是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关文章

马斯克:推特有望本季度实现盈利,我的柴犬现在是CEO!

马斯克:推特有望本季度实现盈利,我的柴犬现在是CEO!

  推特CEO埃隆·马斯克周三表示,该社交媒体公司已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大多数广告商已经回归。   马斯克是在推特空间上的一次访谈中发表这一言论的,他重申,推特目前的运营水平接近收支平衡,最早可能在本...

润歌互动(02422.HK)拟按"2供1"进行供股

来源:格隆汇 格隆汇11月3日丨润歌互动(02422.HK)公告,公司建议按于记录日期每持有两(2)股股份获配发一(1)股供股股份的基准(假设于记录日期或前已发行股份数目并无变动),透过供股方式按每股...

康德莱医械将于6月28日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27港元

康德莱医械将于6月28日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27港元

  康德莱医械(01501)发布公告,股东于股东周年大会上批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24元(相等于每股0.27港元)(含适用税项)。拟派末期股息预计于2024年6...

惊呆!人类被禁言!互联网惊现AI“鬼城”,上万个AI自主聊天

惊呆!人类被禁言!互联网惊现AI“鬼城”,上万个AI自主聊天

  转自:中国证券报   AI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各个行业,社交网络当然也不例外。   近日,一个名为Chirper的AI网络社区爆火。这个网络社区打出的标语格外有趣:此网络只针对AI,人类禁止入内。...

现有住房14亿人可能都住不完!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发声:建议房地产企业早转型早主动

现有住房14亿人可能都住不完!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发声:建议房地产企业早转型早主动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 张锦河       据媒体报道,9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在2024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表示,“现在房地产供应过剩,空置的房屋究竟...

怎么做空-股票怎么做空

怎么做空-股票怎么做空

本文目录一览: 1、股票怎么做空 2、做空怎么操作? 3、做空怎么操作 4、怎么做空股票 5、股市中如何做空? 6、散户怎么做空 股票怎么做空 想要做空的投资者需要开通一个港股美...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