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张忆东:A股数字经济和中特估是主战场,港股互联网有望反弹

admin2年前生活百科7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在兴业证券投资策略高峰论坛会上表示,今年的两条主线是A股的中特估和数字经济,以及港股的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消费,值得长线投资者进行配置。

  张忆东从风险溢价、基本面和投资机会三个维度出发,对当前的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投资者需要关注这些因素,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首先,从风险溢价的角度出发,影响全球资产的风险溢价的变量以及影响国别资产配置的无风险收益率因素被讨论。这些因素对DCF模型的估值分母端产生影响。

  其次,基本面的思考被提及,特别是中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但是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仍然是值得关注的。

  最后,可能的投资机会被探讨。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一些领域和行业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例如新能源、医疗保健、科技等。此外,一些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也值得投资者关注。

  张亿东分析,预计在四季度后期,美国将进入宽松周期,可能在12月迎来第一次降息。虽然不会出现危机,但通胀粘性较高,加息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此前,美国已通过扩表消散了潜在的危机。预计在衰退来临之前,3.3%的美债收益率是阶段性的底。然而,随着今年二季度末的到来,美国的债务上限问题和企业债到期偿付等因素可能导致美债10年期再次反弹至3.7-3.8%。因此,今年二季度末从海外的美债收益率角度来看,前景并不乐观。在此之前,特别是5月中旬之前,海外因素对中国资本市场短期来说是有利的。随着美国金融体系的暴露,全球投资人对美国资产的信心正在弱化。今年风险溢价的上升对美股是拖累,预计随着美国步入衰退,今年三季度美股将确认真正的低点。

  张忆东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更多,A股是主战场,港股只是一个边缘市场,离岸市场。

  从DCF模型的角度来看,A股的风险溢价一直以来都比港股低,因为A股是本土资金主导的市场,对中国的信心更高。A股更偏好成长,而港股更像具有跌深反弹、价值属性和消费属性的市场。在当前政策环境下,注册制的时代,A股的结构性机会更加丰富多彩,深度和广度更高。港股的机会在于超跌反弹,但需要用不同的分析框架来思考和投资。从基本面和风险溢价的角度来看,A股和港股都比美国和欧洲好。

  如果A股是主战场,那么主战场的哪些线索值得关注?

  张忆东表示数字经济以科技成长和先进制造为代表,目前市场行情疯狂,但需要观察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维度。短期看博弈情绪,超买后会有震荡,但不代表行情结束。中期看中国的产业格局和宏观格局的变化,如果经济进入强复苏,化工、铜铝等性价比更高的行业可能会受益,但数字经济仍有机会。长期看美国的AI技术和新产业应用的进展,这将决定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

  总的来说,今年的两条主线是A股的中特估和数字经济,以及港股的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消费,值得长线投资者进行配置。

相关文章

ALCO HOLDINGS(00328.HK)拟折让约1.81%配售最多1591万股 净筹4172.2万港元

格隆汇1月12日丨ALCO HOLDINGS(00328.HK)公告,于2024年1月12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据此,公司已有条件地同意通过配售代理按尽力基准以配售价每股配售股份2.72港元...

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

  【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政府工作报告说,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全国两会时光#...

长远锂科(688779.SH)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锂科转债”325万张

长远锂科(688779.SH)发布公告,公司于6月5日收到控股股东五矿股份及其一致行动人长沙矿冶院、宁波创元的告知函,获悉其于2024年5月19日至6月5日期间,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合计减持“锂...

中信建投王广学:以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助推期货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信建投王广学:以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助推期货行业高质量发展

  转自: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记者 李雨琪)6月10日,以“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论坛在上海召开。在“基金期货市场时代机遇与法治保障”分论坛上,中信...

【中粮期货】花生:交易时间上的错配

【中粮期货】花生:交易时间上的错配

  一、涨幅回吐   四月此时起,在去年减面积导致国内余货偏紧的情景下,主要进口来源国苏丹爆发内乱,之后花生期货震荡上行,在上周达峰后回落,截至本周三,花生期货各合约涨幅全部回吐,主力10月合约跌回...

人民财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来源:人民网   “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会上,就人口负增长问题答记者问时指出,中国“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