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核心在研项目靠受让 轩竹生物科创板IPO暂缓审议

admin2年前生活百科6
󦘖

微信号

KTV115116

添加微信

多个核心在研项目靠受让  轩竹生物科创板IPO暂缓审议

  每经记者 陈星    每经编辑 魏官红    

  近日,四环医药(HK00460,股价0.810港元,市值75.57亿港元)旗下创新药研发平台轩竹生物闯关科创板。

  公司官网显示,轩竹生物成立于2002年。2012年被全资收购100%股权后,轩竹生物成为国内大型医药集团四环医药的创新药研究院,2018年开始独立运营。如今,轩竹生物有意独立登上资本市场。

  与大量创新药企业类似的是,轩竹生物迄今为止没有商业化产品,报告期内(2024年至2024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为零且常年处于亏损状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轩竹生物多项核心在研项目系受让而来,一项接近上市阶段的项目在受让后一年,又高价转至上市公司关联方。此外,公司多个核心在研项目也面临同类产品早已上市、仿制药环伺的局面。

  日前,上交所官网发布的公告显示,轩竹生物首发上市申请遭暂缓审议。公司需进一步披露各管线在研产品的技术优势、后续商业化规划及具体举措。

多个核心在研项目靠受让  轩竹生物科创板IPO暂缓审议

  又一个“港拆A”计划

  2024年3月8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轩竹生物)科创板IPO。审议结果显示,公司首发申请遭暂缓审议。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主要在研产品与国内已上市产品和其他竞争方在研产品相比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主要产品预计销售峰值渗透率的主要考虑因素、测算方法,是否符合“市场空间大”的要求等。

  作为港股上市公司四环医药旗下的创新药研发主体,轩竹生物闯关IPO是又一个“港拆A”计划。作为创新药企业,轩竹生物也面临一些同类公司的“通病”——暂无产品推至商业化,公司零营收且常年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说明书(上会稿)(以下简称招股书)显示,2024年至2024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轩竹生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55亿元、-2.08亿元、-4.11亿元和-2.6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2亿元、-1.62亿元、-4.62亿元和-3.97亿元。

  轩竹生物拟通过IPO募资24.70亿元,其中16.6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3.2亿元用于总部及创新药产业化项目,4.9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具体分拆来看,拟投资占比最大的创新药研发项目的主要内容为XZP-3287吡罗西尼、XZP-3621、XZP-5955、XZP-KM501、XZB-0004、XZP-KM257等管线的研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XZB-0004、XZP- 3287 吡罗西尼和 XZPKM257研发预算金额靠前。根据招股书内容,3款药物的适应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联合PD1)、乳腺癌(联合AI类药物;联合氟维司群)、乳腺癌等实体瘤。

  据轩竹生物披露的临床试验进展,XZP-3287吡罗西尼在2024年开始开展两项III期临床,XZP-0004其中一项III期临床预计2025年展开,XZP-KM257拟于2024年开展II/III期临床。

  以轩竹生物自行披露的核心在研产品XZP-3287吡罗西尼为例,该产品的市场竞争风险较为激烈。作为一款CDK4/6抑制剂,截至2024年10月,中国NMPA共批准了3款CDK4/6抑制剂,分别为辉瑞的哌柏西利、礼来的阿贝西利和恒瑞的达尔西利,中国共有7款处于临床III期及NDA阶段的CDK4/6抑制剂(含瑞柏西利,于2024年获批)。换言之,轩竹生物的XZP-3287吡罗西尼不具备先发优势。此外,截至2024年底,国内已有5家哌柏西利仿制药获批,哌柏西利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已到期,如上述仿制药上市销售将会加剧CDK4/6抑制剂的竞争。

  抛开仍在临床试验阶段的在研项目,轩竹生物另一款最接近上市的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PPI抑制剂KBP-3571安纳拉唑钠,该产品的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10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预计将在2024年二季度获批并进入商业化。

  KBP-3571安纳拉唑钠为第二代PPI药物。轩竹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已有6类已上市口服PPI类药物。PPI类药物已存在大量的仿制药,其中一代药物仿制药较多,二代药物仿制药相对较少。同时,已有1款二代药物和2款一代药物进入集采,纳入集采的药物价格降幅较大,口服PPI类抑制剂竞争环境相对激烈。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PPI实施过三次全国集采,品种涵盖注射剂和片剂。轩竹生物的安纳拉唑钠品种为片剂,同类型的参考性更强。第一代药品片剂均中标,第二代仅艾司奥美拉唑的片剂参与投标,并以3.7885元/片中标,而丽珠集团的同类产品价格在12元/片至20元/片。

  轩竹生物方面表示,虽然安纳拉唑钠作为创新药短期内无仿制药上市及集采的风险,但纳入集采的药物价格降幅较大,较多PPI类药物的仿制药会对安纳拉唑钠的定价及市场份额产生不利影响。

  一笔技术转让值得关注

  由于多个在研项目推进中,近年来轩竹生物的研发投入居高不下。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4.16亿元、2.31亿元、3.70亿元和4.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权益受让费是公司研发费用中的大头。2024年、2024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轩竹生物的技术受让费分别为1.32亿元、8642.48万元、4248万元,分别占当期研发费用的42.83%、24.68%、14.24%。

  轩竹生物多项在研项目均为受让而来,其中包括多个核心在研产品。轩竹生物对此解释称,相关交易发生前,公司尚未组建起临床研发团队,相关项目均由轩竹生物山东自主研发,在四环医药统一安排下由北京四环和吉林四环推进其临床研究。鉴于轩竹生物拟独立自主运营,从关联方受让技术权益具有商业合理性。但通过技术转让,轩竹生物共支出2.06亿元给了四环医药全资控制的子公司。

  公司的解释尚显合理,但其中一笔技术转让值得关注,即在2024年12月签署的加格列净项目技术转让,彼时,该合同金额为5230万元,由轩竹生物北京支付给四环生物(维权)。而2024年8月,该项目被轩竹生物决定转让给北京惠之衡,受让方需支付一次性转让费1.70亿元,同时约定支付未来由公司承担的预计发生费用3017.74万元,销售提成为产品自销售之日起5年内支付销售收入的8%,第6年至核心专利有效期届满之日,支付年净销售收入的5%。

  一倒手,轩竹生物似乎“赚了”约1.2亿元,同时还有了产品上市后的稳定收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检索发现,受让加格列净项目的北京惠之衡是轩竹生物实控人通过四环医药控制企业,轩竹生物监事会主席卢本玉在北京惠之衡兼任监事,因此北京惠之衡为轩竹生物关联方。第三方平台信息显示,北京惠之衡成立于2024年3月,成立5个月后,就与轩竹生物达成了技术转让合同。

  通过这笔技术项目的腾挪,控股股东或将给轩竹生物“输血”超亿元。目前,加格列净项目已进入NDA受理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次性转让费,招股书目前暂未披露具体的转款情况。

  此外,轩竹生物也从实控人曾控制的企业处大额采购技术、设备等。北京轩义是轩竹生物披露的重要供应商,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轩义为轩竹生物的第一大供应商,主要采购内容包括技术权益及设备受让,金额6478.70万元,占比18.99%。采购内容包括中试车间相关设备及一项CD80融合蛋白项目。

  招股书显示,北京轩义为四环医药、公司实际控制人CHE FENGSHENG(车冯升)曾先后控制的企业,于2024年12月对外转让。

  记者就相关问题向轩竹生物公开邮箱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实控人中有三位是外籍

  除了产品管线,轩竹生物的股东团队也备受外界关注。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前,公司实际控制人CHE FENGSHENG ( 车 冯 升 ) 、GUO WEICHENG(郭维城)、ZHANG JIONGLONG(张炯龙)和孟宪慧通过境外多层持股架构合计控制公司62.3892%股份的表决权,涉及地区包括百慕大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中国香港地区。其中,CHE FENGSHENG(车冯升)、ZHANG JIONGLONG(张炯龙)均为塞浦路斯国籍,无其他永久境外居留权;GUO WEICHENG(郭维城)为塞浦路斯国籍,拥有新西兰永久居留权;孟宪慧为中国国籍,拥有马耳他共和国永久居留权。

  此外,公司多位高管也是外籍华人,如SHIH CHENG-KON(史澂空)、LI JIA KUI(李嘉逵)均为美国国籍。其中,2024年副董事长、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SHIH CHENG-KON领取薪酬377.92万元,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LI JIA KUI领取薪酬281.48万元。

  实际上,近年来已上市的母公司将创新药平台分拆单独上市的案例并不少见。如2024年初,科伦药业亦将孵化的创新药主体科伦博泰推动至港股IPO。究其原因,创新药研发烧钱快、过程长、风险大,将其分拆上市既拥有了独立的融资渠道,又分担了对母公司的潜在负担和风险。

  对四环医药而言,也是如此。作为一家医美及生物制药企业,四环医药近年来业绩表现欠佳。2018年至2024年,四环医药的收入分别为29.17亿元、28.78亿元和24.64亿元,直线下滑。2024年,四环医药收入大增33.6%,达到32.91亿元,其中公司医美业务板块独家代理的韩国肉毒毒素产品实现上市销售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1383.3%。2024年到2024年,同期归母净利润-27.17亿元、5.03亿元、4.17亿元。截至2024年6月底,四环医药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4亿元、4037.6万元,同比分别下滑 23.23%、93.40%。

  对于分拆轩竹生物,四环医药认为,分拆后公司可以将现有资金与资源专注于培育和发展高增长的医美业务及其他新业务。

  2024年8月及2024年12月,轩竹生物分别完成两次单独股权融资,成功融资共计15.6亿元,投后估值近70亿元。根据招股书,轩竹生物拟用15%的股份募资24.70亿元,若按此数据上市,轩竹生物估值将有160亿元。目前看来,轩竹生物IPO之路道阻且长。

相关文章

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推动美元指数上行 专家认为美元不具备持续走强基础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韩昱   近期,美元指数从此前低点反弹,并呈现持续上行的态势。Wind数据显示,8月17日,美元指数在“103”关口上方不断冲高,盘中最高探至103.6041点,为近...

马冬梅什么梗的简单介绍-笑笑主播间马冬梅是什么梗

马冬梅什么梗的简单介绍-笑笑主播间马冬梅是什么梗

本文目录一览: 1、笑笑主播间马冬梅是什么梗 2、网络用语“马冬梅”是什么意思? 3、马冬梅什么梗 4、马冬梅是什么梗 5、马冬梅是什么梗,要求详细清楚明白 笑笑主播间马冬梅是什么梗...

宏润建设(002062.SZ):中标约8.92亿元重大工程

来源:格隆汇 格隆汇10月11日丨宏润建设(002062.SZ)公布,公司于近日收到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标通知书,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8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18-7标段项目由公司中标承建,...

英诺特(688253.SH)两名股东大宗交易合计减持2.71%股份

英诺特(688253.SH)发布公告,公司股东苏州工业园区新建元二期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苏州新建元”)于2024年7月28日到2024年8月4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193万股,减持...

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鲍威尔的挑战却刚刚开始

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鲍威尔的挑战却刚刚开始

专题: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开启降息周期   转自:金十数据   鲍威尔本周辩称,美联储在开始降息周期时并没有“滞后”。   未来几个月他的主要挑战是,如果就业市场继续降温且经济恶化,要保持这一叙...

第24次TRIX金叉,新光药业买入胜率如何?看数据说

第24次TRIX金叉,新光药业买入胜率如何?看数据说

策略之王监测到,2024年09月13日收盘新光药业TRIX(蓝线)向上交叉TRMA线(黄线),形成TRIX金叉,出现中长线看涨的技术信号。新光药业重仓怎么办?跟高手布局>>> 策略哥...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