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出自-成语“狡兔三窟”出自哪里?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成语“狡兔三窟”出自哪里?
狡兔三窟这个成语,它出自《战国策·齐策·冯谖客孟尝君》,具体的我给你们解释一下这个词语的来源。
冯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国四君子孟尝君田文门下的一个门客,在吃这一方面,他可是挑剔的很。要求很高,不仅要求餐餐有鱼有肉,外出还要有专车接送,但一直也没做出什么实事来。有一天,孟尝君受不了了,便让冯谖出去办事,任务就是去收债,冯谖满口答应,说老板您就等着吧,我绝对帮你收回来,一分都不少。
但最终冯谖没有带回来一分钱,孟尝君当时一听脑袋都大了,急忙问冯谖到底发生了什么。冯谖说这些贷款我都拿回来了,但我走的时候问过您,您这钱收回来之后要怎么办,您叫我置办些用品。我觉得您什么都不缺,就是缺点德,所以我就为您多买了些品德回来。孟尝君一听火冒三丈,你这不是骂我缺德嘛!渐渐地,孟尝君就冷落了冯谖。后来齐国政治上的人物换了一批,孟尝君被罢官清退了。当孟尝君回到家乡,迎接他的并不是冷言冷语,而是家乡人们的夹道欢迎,酒肉款待。孟尝君觉得很奇怪,忽然才想起当年冯谖为他买德行的事情,这时他才明白冯谖确实是目光长远。便找到了还在身边的冯媛表示感恩,并向其进行请教。
冯媛对孟尝君说,聪明的兔子挖三个洞才能安然无恙地生存下去,您现在已经有一个洞能够安身立命了,您身边的这些老乡,在您落魄时无条件挺你,是因为您当年抹了他们贷款,以后我还会帮您再挖两个洞,那时您才能真正的高枕无忧,所以这就是狡兔三窟的来源。
“狡兔三窟”出自哪本名篇?
“狡兔三窟”从字面上看是说狡猾的兔子有多个藏身的洞穴,常用来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很多。现在一般用来表示做事留有余地,具有多种应变能力。它出自《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
孟尝君,即田文,战国时齐国的贵族。孟尝君在齐国担任相国时,他的门下有数千名食客。他曾联合韩国和魏国大败了秦、燕、楚三国,因此名声大震。
孟尝君门下有个叫冯谖的食客。一次,孟尝君询问门客中谁能替他到薛地去收债,冯谖自告奋勇接受了这个任务。冯谖到薛地后,当众把百姓欠债的借据全都烧毁,还说这是孟尝君命令把债款赏赐给大家的。于是借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孟尝君知道后非常不高兴,但也不好公开责备冯谖。
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免了相国的职务,只好退居薛地生活。离薛地还有一百多里路,百姓就扶老携幼地前来迎接。孟尝君这才明白了冯谖的用心,因此非常感谢冯谖。但冯谖对他说:“聪明的兔子有三处洞穴,才使它免于被猎人猎杀,被猛兽咬死。如今您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高枕无忧,让我帮您再凿两个洞穴吧。”
于是,孟尝君给了冯谖五十辆车子、五百两黄金,去游说西边的魏国。冯谖见到魏王后就开始称赞孟尝君是多么的有才干,多么受人们爱戴,他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魏惠王的心。魏惠王马上派使臣携带许多财物和马车去齐国,聘请孟尝君来魏国当相国。冯谖赶在魏国使臣之前回到薛地,告诫孟尝君一定不要接受聘请。魏国使者一共来了三次,孟尝君始终不答应接受聘请。这样一来,孟尝君顿时身价倍增。齐国听到这个消息,君臣都十分担心孟尝君为别的国家效力,于是齐王赶紧恢复了孟尝君相国的职位,并亲自向他谢罪。这样,冯谖为孟尝君凿成了第二个窟。
之后,冯谖又建议孟尝君向齐王请求赐给自己先王的祭器,在薛地建造宗庙供奉。这样一来,齐王就会派兵来保护,而薛地在齐国的地位就非同寻常了。宗庙在薛地建成后,冯谖对孟尝君说:“三个洞穴已经凿好,今后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此即“狡兔三窟”的由来,成语“高枕无忧”也缘于此典故。
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于哪里
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于哪里:《战国策·齐策四》。
狡兔三窟出处:《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其免死身;今君在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比喻避祸藏身的地方多或藏身的计划周密。
成语典故:
春秋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非常喜欢与文学家、侠义之士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孟尝君经常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其中有位叫冯谖的人,常常住很长时间,但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仍然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讨债,但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券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对他充满感激。
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这才知道冯谖的才能。这时,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关头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
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高枕无忧,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
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
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
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
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狡兔三窟出自于
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齐策四”。
狡兔三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其出处是: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
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他在家里一共养了三千个客人。由于人实在太多,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非常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