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酒徒-古代五大著名的酒徒分别都是谁,排名第一的人做过什么?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五大著名的酒徒分别都是谁,排名第一的人做过什么?
酒,是全世界的男人都喜欢的东西。
酒色财气中酒能排在第一位,还在色和财的前面,其威力可见一斑。因为爱酒,所以全世界的人都不惜把最好听的名字扣在酒的身上。
例如爱尔兰人说威士忌是三国之酒徒他们的生命之水,法国人说白兰地是他们的生命之泉,俄罗斯人文化素质稍微有点低,把伏特加叫做“男人打老婆的力量源泉”。
中国人就更不用说三国之酒徒了,所谓三国之酒徒;“三杯能和万事,一醉善解千愁”。
因为有了酒,于是就有了爱喝酒的人。不论是斗酒百篇,还是沉湎酒色,他们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嗜酒如命,下面来看看历史上5大酒徒。
第一名:天下第一酒徒——刘伶
在竹林七贤之中,山涛、阮籍、阮咸等都是喝酒达人,但是论最为嗜酒如命的,非刘伶莫属。他不仅是个嗜酒如命的人,而且还有个奇异的爱好:裸身饮酒。
某日,他赤身裸体坐在家中,有客人来,就问他怎么回事儿呢,衣服都不穿。刘伶说了一句无比霸气的话:天地就是三国之酒徒我的房屋,这间屋子是我的裤子,你们怎么跑到我裤子里来了?
如此放浪形骸,也真算得上世间少有了三国之酒徒!
刘伶每天出门,抱上一坛酒,然后一定叫上一个人带着一把锹跟着他,并且不时向这个“倒霉蛋”唠叨两句:唉,一会儿我万一醉死了,你也别费什么事儿,就地把我挖个坑埋了就得了!
第二名:最埋汰的酒徒——阮咸
阮咸也是“竹林7贤”其中的一个,官当得也不大,酒量或许也不比其他5贤强,但就这样一个酒徒怎么能排到仅次于酒神的第二位呢?原因是,这位老哥儿喝酒喝得,简直让你这辈子看了再也不想喝了,这点儿功力,恐怕酒神刘伶也望尘莫及!
据说,阮咸每次跟家里人喝酒的时候,从来不用酒杯、酒碗之类的东西,而是叫老婆拿来一个大盆,倒上一盆酒,用他刚抓完虱子的手,放在盆里,捧上一口就喝,然后再叫家里人:喝!喝!你们大家喝!于是他兴高采烈地喝着,其他人闭着眼睛“喝”着。
有一次,阮咸卧在地上自己喝酒,老婆倒完酒就出去了,也没关门,这时进来一群猪,看到阮咸面前的酒就过来喝上了。阮咸的老婆回来了,看见阮咸把头插在盆里,正同他的猪兄弟们一起共享……
第三名:最窝囊的酒徒——张飞
张飞是三国时蜀国的大将,他这一辈子,除了吕布之外,与人单抠儿基本没输过。
但就这样一个人,喝了点儿酒,把手底下的两个小兵抓过来揍了一顿,然后老兄就睡着了,于是,这两个小兵拿起刀,咔嚓!……脑袋一下就被人咔嚓下来了!
窝囊啊!!!眼泪哗哗地!!!
第四名:最英雄的酒徒——武松
武松在梁山108个人排名不是很高,在此之前,在二龙山也只做到一个三把手,按理说,也没有什么风光的,但事实上武松绝对是梁山这108个哥们儿里最风光的,原因是啥?大概跟他能喝有关,而且喝完酒特厉害。
武松喝了18碗,三拳两脚把老虎打死了,喝了一道儿酒,估计几十碗有了,把老蒋打得举起了白旗;大树十字坡的酒,一直没人敢喝,喝了就成人肉馒头,但武松老哥喝了,没事儿,馒头没成,做馒头的人倒过来拍他的马屁了……
唉!人与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想我当年,喝了半斤二锅头……
第五名:最狂放的酒徒——郦食其
郦食有点学问,有点口才,没事爱喝点儿小酒,别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什么“高阳酒徒”。
一次,郦食其去见刘邦。当时刘邦正在洗脚,两个美女正在柔着他老人家的脚丫子,他老人家一边呲牙咧嘴,一边意淫。这时听到有一个打扮得很老土像个书呆子的人找他,刘邦当时老大不愿意,一摆手:“告诉他,老子在忙着做大事,没工夫见什么书呆子!”
负责通报的那位老兄也真实在,就按刘邦的话原封不动地对郦老兄讲了,当时郦老兄气得胡子、头发都立起来了,吼着说:“告诉刘邦那小子,我是高阳酒徒,不是他妈的什么书呆子!”
于是,那位实在的老兄又把话如假包换地对刘邦讲了,刘邦马上有点毛了,他其实不知道“高阳酒徒”是何许人物,但一听这么狂,那还了得!马上光着脚丫子屁颠屁颠跑出来,搂着郦食其的脖子把他接了进去一起洗脚。
三国演义中有酒的成语是什么
杯酒戈矛 比喻在宴会上引起三国之酒徒的仇恨。
杯酒释兵权 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杯酒言欢 相聚饮酒三国之酒徒,欢快地交谈。
茶余酒后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沉湎酒色 沉湎:沉迷。沉溺于酒和女人中间。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三国之酒徒,毫无节制。
醇酒妇人 醇酒:味厚的酒。比喻颓废腐化的生活。
箪食壶酒 箪:盛饭竹器。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灯红酒绿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貂裘换酒 貂裘:貂皮做的大衣。用貂皮大衣换酒喝。形容宝贵者放荡不羁的生活。
斗酒百篇 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斗酒学士 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斗酒只鸡 斗:酒器。古人祭亡友,携鸡酒到墓前行礼。后作为追悼亡友的话。
对酒当歌 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饭坑酒囊 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
放歌纵酒 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高阳酒徒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狗恶酒酸 比喻环境险恶,使人裹足不前。
花天酒地 形容荒淫腐化、吃喝嫖赌的生活。
黄公酒垆 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三国之酒徒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
浆酒霍肉 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三国中南阳酒徒指的是谁
百度知道
三国演义高阳酒徒是谁。...展开
百度网友51d884d
TA获得超过1919个赞
关注
成为第31位粉丝
高阳酒徒是郦食其
少年家境贫寒,好读书,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陈胜、项梁起义,食其隐匿不出,静观时局发展。 刘邦兵临陈留,访求当地豪杰,食其乃跟随刘邦,用计攻克陈留,得到大批军粮。刘邦封食其为广野君, 出使各国诸侯; 以其弟郦商为将,进攻秦朝。秋,兵临武关,食其劝秦将归降,不战而下武关,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在楚汉两军相持苦战难解难分情势被动的局面下,他建议汉王夺取荥阳,占据敖仓,获得巩固的据点和粮食补给,为日后逆转形势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又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归汉,齐王乃放弃战备,以七十余城降汉。 汉王四年戊戌初(公元前204年11月),汉将淮阴侯韩信嫉妒食其之功,发兵袭击齐国,齐王田广认为被骗,乃烹杀郦食其,时年约六十有五,墓在雍邱(今河南省杞县)。
郦食其以其三寸之舌游说列国,为刘邦的”统一战线“做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在楚汉战争后期,游说了齐国归顺,刘邦平定英布后,分封时很挂念郦食其,想封其子郦疥为侯,虽然郦疥多次领兵打仗,但军功未至于封侯,最后刘邦仍破例封郦疥为高粱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