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活了多少岁-唐僧终年几岁?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唐僧终年几岁?
唐玄奘生于602,卒于664年,共活62岁。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祎(yi),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
针对唐玄奘卒年的争议,我特将唐玄奘取经后的活动大事简介如下: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
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寺,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玄奘法师于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圆寂后,初葬长安附近的白鹿塬上。5年后,朝廷为之改葬于今长安兴教寺墓地,专门建塔供奉。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军入长安,兴教寺墓塔被毁,法师遗骸为寺僧携至终南山紫阁寺安葬,即西安市户县紫阁峪的敬德塔下。
唐僧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准确时间!!!
因病圆寂而死,活了62岁。
玄奘法师(602—664),唐代著名高僧,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玄奘法师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僧人,因曾不远万里,历十七年终于将佛经从印度取回长安并进行翻译,被鲁迅先生称为“舍身求法的人”而赞誉之为“中国的脊梁”。
玄奘13 岁出家。贞观三年(629 年),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 年到达天竺(今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贞观十九年(645 年)玄奘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并带回佛舍利150 粒、佛像7 尊、经论657 部。后在唐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75 部,1335 卷。多用直译,世称“新译”。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圆寂于铜川玉华寺,葬于长安白鹿原。
扩展资料:
佛学巨典《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和唯识宗理论典籍《成唯识论》是玄奘法师在玉华寺译成的两部最重要的佛教典籍。在翻译这两部巨著的同时,玄奘还穿插翻译了《阿毗达摩发智论》等9 部经书。高宗龙朔三年(663 年)十月以后,身心憔悴、精疲力竭的玄奘法师还断断续续译成《五事毗婆沙论》《寂照神变三摩地经》《咒五首经》三部典籍。高宗麟德元年(664 年)农历二月初五夜半,耗尽所有精力的玄奘法师在玉华寺圆寂。
参考资料:巴中市人民政府-玄奘法师经米仓道入蜀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玄奘
玄奘为什么只活了62岁
其实佛法的意义在于教导人的超脱轮回之法,并不是强调让人的肉身如何强大以获得延年益寿,而且在那个年代,62岁的唐玄奘也算是高龄了。
在很多人看来,是唐玄奘西行古印度带回了印度佛学典籍,之后佛教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但实际上,唐玄西行取经确实不假,但是他西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唐朝盛行的佛教典籍的翻译各地都不一样,甚至很多高僧在讲经时也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所以唐玄奘西行回来后,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翻译经书,所以说唐玄奘还是唐代汉传佛教的四大翻译家之一。
唐玄奘有这么多伟大的贡献,所以很多人都把他视为得道高僧。历史记载唐玄奘生于公元602年,逝世于公元664年,也就是说唐玄奘是在62岁时圆寂,这就有些超出很多人的意外了,得道高僧怎么没能长寿呢?其实佛法的意义在于教导人的超脱轮回之法,并不是强调让人的肉身如何强大以获得延年益寿,而且在那个年代,62岁的唐玄奘也算是高龄了。当然,还有中可能就是取经路上的坎坷历程,对玄奘法师的身体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十九年时间,走遍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公元七世纪初期,他以坚定的意志和独一无二的智慧征服了丝绸之路。他十岁踏入佛门,十三岁剃度,二十七岁时为求佛法而西行,十九年孜孜不倦的学习,十九年呕心沥血的翻译。这样的一生是伟大的、充实的。
历史故事中很少有记载晚年的唐玄奘,那么真实的唐玄奘晚年情景是怎样的呢?唐玄奘晚年或许是出于对长寿永生的渴望,所以他晚年做了很多礼佛的仪式,甚至经常入宫礼佛,这样一来二去唐玄奘就跟当时的权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有了交往,但是这些人后来遭到了唐高宗的打压,所以唐玄奘也就自然受到了牵连,唐玄奘晚年被李治招进宫里做事,实际上就是把唐玄奘软禁了起来,只能做一些翻译佛经一类的事情,所以说现实中的玄奘晚年还是很凄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