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震局-三桥街道办应急避难所在哪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三桥街道办应急避难所在哪
什么是应急避难场所?
据介绍,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独立供电系统、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消防措施、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等11种应急避险功能,形成了一个集通讯、电力、物流、人流、信息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网络。
应急避难场所的修建,说明政府管理中一个科学、透明的灾害处理方式和城市危机管理的意识正在形成。假如发生不可避免的灾害,假如灾难来临,比如地震或火灾、洪涝灾害等,那么,这些越来越多的“应急避难所”,就将成为一个能为千万人提供生命线的避难场所。
看看哪个离你家最近
昨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西安市地震局应急救灾处的工作人员。
据西安市地震局应急救灾处的刘鹿原介绍,目前西安有39个应急避难所,分别是:丰庆公园、文景公园、革命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劳动公园、儿童公园、灞桥区生态湿地公园、未央湖、大明宫建材家居广场、雁塔区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广场、雁塔区明德门社区广场避难场、雁塔区兵工社区绿地、临潼交通局秦俑停车场、西安科技大学体育场馆、临潼区中心广场、西安工程科技大学体育场馆、临潼区体育场、临潼区汽车站、长安广场、电力广场、蓝田新城、天鹅湖广场、市体育场应急避难所、周至县瑞光路云塔广场、高新区工业路、蓝田县北环路、土门街心花园、户县文庙广场、户县古槐广场、户县人民路广场、户县长虹广场、户县体育场、户县余下文化宫广场、高陵县水景公园、阎良区西飞大道西飞体育场、阎良区润天路中段润天广场、咸阳人民路西段凤凰广场、公园路阎良公园、阎良西飞公司鸿飞社区广场、陕鼓广场。
应急避难场所分四类
一旦发生紧急灾难,这些广场和公园就成为灾难中有饭吃、有水喝、有住处、能看病的避难场所。据刘鹿原介绍,应急避难场所共分四个类别。
四类应急避难场所,是中小学校的操场,属临时性的。
三类应急避难场所具备基本设施,可满足10天内的生活。基本设施是,救灾帐篷、简易活动房、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等。
二类应急避难场所是具备一般的设施,可满足群众30天的生活。一般设施是为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增加配套设施。包括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应急指挥管理设施等。
一类避难场所具备综合设施配置,可满足人民群众30天以上的生活。在已有的基本设施和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包括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应急功能介绍等。西安目前有两个一类避难场所,分别是文景公园和丰庆公园。
8年内西安将建94个紧急避难场所
根据《西安市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到2024年将建如兴庆宫公园、西安北郊的城市运动公园等94个紧急避难场所。
据了解,远期规划为2016年至2024年。可达到2.5平方米每人的避难场所。主要为一类的市级公园,可满足避难民众30天以上的安置。二类的区级公园广场、三类的大型体育中心、四类的中小学操场。
以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为例,广场可用于地震紧急避难场所面积约7万平方米,能容纳2.8万多人。广场设有广播、警务室、临时指挥中心,西北角厕所可供数十人同时如厕。
明德门社区广场避难场用于地震紧急避难场所面积约为4.7万平方米,能疏散1.88万人。兵工社区绿地用于避难使用的场所面积为1万平方米,能容纳0.4万余人。
2024年建成应急避难网络
按照国家的要求,城市不仅要建立列入城市规划大的应急避难广场,街道、社区也要建立应急避难广场。而且,不仅城市要建,农村也要建。据了解,西安市的目标是,到2024年建成覆盖主城区功能完善、设施配套齐全的应急避难场所的网络。建设要求是:因地制宜,分级建设,保证可达性,保证安全性,设置明显标志,配备应急设施。
在管理方面要求:①制定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并适时进行演练;建立避难场所指挥机构,按照应急疏散预案,组织避难群众并合理安置;编制居民应急宣传手册,以及通知、疏散、引导、安置的工作程序和场地内功能设置手册;②建立避难场所有关管理规定,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平时功能运转与应急期的使用;③建立避难场所数据库,便于统一建设和管理。
七成市民不知应急避难场所在哪
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距离自己家最近的避难场所在哪呢?昨日,记者分头采访了二十多位市民。家住西安南郊长安路的市民刘先生今年25岁,他在钟楼等车,记者问“应急避难场所”,他似乎一头雾水,说好像没怎么听过。在西安工作的翟女士说,她好像在哪里见过“避难场所”的标志,但记不清楚在哪里,好像真没有想过有一天发生灾难要往哪里躲,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告诉过她,她也没有学习过相关知识。
西安房屋按地震烈度八度设防设计 能抗几级地震?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西安市地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人员全部守在地震监测系统前紧张地监测部署。
据了解,西安市的房屋是按照地震烈度八度设防,8日晚震感大约为4至5度,提醒广大市民,尤其在高层的市民感觉到晃动很正常,不要恐慌,不必担心影响工作和生活。
有很多网友就有个共同疑惑,地震烈度八度设防的建筑能扛住几级地震?这里小编先给大家普及几个问题:什么是地震烈度、地震烈度和地震等级有什么关系?
地震烈度(seismicintensity)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
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将地震烈度分为了12度。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值得注意的是,地震烈度和地震等级并无对应关系。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影响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
对于建筑物来说,更重要的是烈度,知道震级用处不大。基本上建筑物损毁情况与烈度成正比,与建筑物抗震级别成反比,西安建筑物是按照地震烈度8度设防的。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报告称,此次九寨沟地震最高烈度为IX度,超出设防,面积约5.7平方公里,影响人口约77人;VIII度烈度区面积约698平方公里,影响人口约8128人。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8-0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12.24西安地震了吗
12.24西安没有地震。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根据西安市地震局发布的公告表示12月24日西安没有发生地震。
西安大地震500年循环了多少次
西安在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地震带之间 也就是说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又由于西安北部是黄土高原,南部是秦岭,也就是说西安不在那两个大的地震带上,但是还是在秦岭地震带的边缘上的。
中文名
西安地震
震级
4.4级
地理位置
陕西省西安市市辖区,高陵县交界
震中经纬度
北纬34.5度,东经109.2度
震源深度
6公里
地震发生天然地震地震带TA说参考资料
地震发生
2009年11月5日7时西安发生4.4级地震
(以下信息为引用)
震中为临潼区雨金街办新集村
据陕西省地震台网测定,今天早上7点31分西安市辖区与高陵县交界处发生4.4级地震,西安市民有明显震感。上午9时,华商网记者连线西安市地震局,工作人员称后边再发生较强余震的可能性不大,关于地震的详细情况地震局正在进行会商,会商后将上报市政府,然后就匆匆挂断电话。而据临潼区政府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从市地震局了解到的情况是,具体震中位置为临潼区雨金街办新集村。
另据西安市地震局网站消息,据西安市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9年10月30日,高陵县(北纬34.5,东经109.1)刚刚发生过一次1.9级地震。
伤亡情况还正在核实
地震发生后,记者迅速联系高陵县政府办以及临潼区区委宣传部。据介绍,关于财产伤亡情况正在进行核实。地震后,临潼区所有区级领导全部赶往分包乡镇进行检查。高陵县要求各乡镇部门迅速深入了解情况,并要求地震局迅速形成科学震情报告,密切关注震情发展,同时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广泛宣传科学预防知识,保持良好社会秩序。
陕西省地震局事业单位待遇
我认识有人在那边工作
科员3000 如果你是事业编制的就2500
待遇很吃香哦 工作又清闲 做到正科级的更多,到局长可能是7000-8000吧
反正是3000-8000左右浮动 还有福利很丰厚
不过报不出地震要被骂成癞蛤蟆的 脸皮厚点就没事啦 不然就回家种田吧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