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是否已不能用了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是否已不能用了
- 2、《宋赠苏文忠公太师勅文》——宋高宗追赠苏轼太师的圣旨 翻译
- 3、君子如珩,羽衣昱耀
- 4、有哪些比较全的在线古籍查找网站
- 5、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例句可下载吗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是否已不能用了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英文名Chinese Text Project)是一个线上古籍文献检索系统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是线上古典文献最丰富且最可靠的来源之一。它的目的是提供尽可能精确且便利使用的中国古代原典文献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尤其先秦两汉文献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把这些资料以恰当结构、可搜索模式来展现,并且广泛使用现代技术作为工具使这些文献更容易学习和研究。
《宋赠苏文忠公太师勅文》——宋高宗追赠苏轼太师的圣旨 翻译
刊误问题
网上有不止一个人询问常常列在《苏文忠公全集》卷首的皇帝圣旨的相关问题,但给出的原文却有一些错误,与《苏东坡传》林语堂的摘录并不一样,于是我在“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中查询了一些版本,最终以“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中的文本为标准。大致有这么几句话,相对可靠的文字应该是: “虽仪刑之莫觌”、“尝膺特起之招”、“不可夺者峣然之节”、“王佐之才可大用”、“倘九原之可作”
原文
敕。朕承绝学于百圣之后,探微言于六籍之中。将兴起于斯文,爰缅怀于故老。虽仪刑之莫觌,尚简策之可求。揭为儒者之宗,用锡帝师之宠。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赠资政殿学士谥文忠苏轼,养其气以刚大,尊所闻而高明;博观载籍之传,几海涵而地负;远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声;知言自况于孟轲,论事肯卑于陆贽。方嘉祐全盛,尝膺特起之招;至熙宁纷更,乃陈长治之策。叹异人之间出,惊谗口之中伤。放浪岭海,而如在朝廷;斟酌古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夺者峣然之节,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人传元祐之学,家有眉山之书。朕三复遗编,久钦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时。君子之道暗而彰,是以论世。傥九原之可作,庶千载以闻风。唯而英爽之灵,服我衮衣之命。可特赠太师。余如故。
白话文翻译
皇上有令:
我在前代圣贤之后继承他们绝妙的儒学,在古籍六经之中探寻精深的言论。(我)将要振兴这种教化之风,于是追念那位尊长。虽然他的仪容风度已经看不到了,但所作文章尚且可以求得。举他为儒者之首,赐给他太师之位的皇宠。
原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赠资政殿学士、谥号文忠的苏轼,他修养自己的气节,因此为人刚正,尊从自己所听闻的道理,所以崇高明智;广泛地阅览典籍中的文章,(才能)几乎如海之包容、地之负载一般自然而又广大。他的文章远追礼仪之始,大概如金玉声一般和谐。他那富有见识的言论自比孟子,议论事物又怎肯低于陆贽?在嘉祐盛世,他曾当选为制科三等。到了熙宁年间,国家纷乱,于是(上书)陈述了治理国家的长久之计。哀叹他人离间贬出京城,惊骇谗言恶意毁谤。(先生)浪迹岭南偏远之地,却如同身在朝廷心系天下;思忖古今,就如同把握住了造化玄机。(先生)那崇高的气节无法动摇,那自然而然的名声没人能够达到。(对)才能(的判断)不应追究于生前,评价通常在死后才显得公正。人们传颂着当年元祐时期的学说,家里藏有眉山先生写的诗文。我多次放下手中的卷宗又重新拿起,久久钦佩(先生)崇高的品行。人材可以委以重任,遗憾不与(先生)同一时代。君子总是生前不得志死后品行才有可能显露光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议论前人。倘若死者能够再生,那数千年都可以看见听闻您的风姿。您那杰出飒爽的在天之灵,请服从我的任命。准许特别追赠太师之位。其他官职不变。
典故、多义字、生僻字注释
24.若斡造化:斡旋造化是天罡三十六法中第一个,道家最高法力,因为其为造化神通。
30.王佐之才:《汉书·董仲舒传》中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意为某人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
君子如珩,羽衣昱耀
要用「珩」字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的时候查了一下典故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就发现了这句「于身为长物,于世为闲事。君子如珩,羽衣昱耀」,仔细一挖发现不得了。
首先是《长物志》。
根据网站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提供的《长物志》 ,并无「于身为长物,于世为闲事。君子如珩,羽衣昱耀」这句话。倒是查到一点「于身为长物,于世为闲事」的来头:
而从上面的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提供的《长物志》,结合发行的 《长物志》 的电子书来看,并没有收录沈春泽所写的这篇序言。但是,在 谷歌图书的《中国美学通史(套装共八册)》 中也得到了佐证,很难说这句来自沈春泽的「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是瞎编的了。
其次,「君子如珩」。
用搜索技巧去掉搜索结果中「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和「羽衣昱耀」之后,没有一个明确的古文典故。有些结果中将「君子如珩」与「美人如佩」搭配在一起,也有一些网文小说中提到「君子如珩」,或者「君如珩」「子珩」等名字。
再次,「羽衣昱耀」。
据说出自梁武帝的《上云乐 凤台曲》( 古诗镜 (四库全书本)/卷17 ):
所以编纂出这么个句子的人也是有点积累的。但是「长物」和「君子」联系到一起,总觉得怪怪的:
此为「身无长物」典故的由来。
有哪些比较全的在线古籍查找网站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也有不少古籍,根据年代检索:
;categoryGroupCode=CcategoryCode=02viewRestrictedList=0|2|3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例句可下载吗
不可以。
1、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是一个线上开放电子图书馆,为中外学者提供中国历代传世文献,力图超越印刷媒体限制,通过电子科技探索新方式与古代文献进行沟通。收藏的文本已超过三万部著作,并有五十亿字之多,故为历代中文文献资料库最大者。
2、欢迎参阅先秦两汉、汉代之后或维基区资料库目录,或参考系统简介、常见问答集、使用说明和相关工具。若欲寻找特定著作,可使用书名检索功能一并检索本站各种主要原典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