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真实存在吗-历史上真的有花木兰嘛?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历史上真的有花木兰嘛?
首先:花木兰的年代成谜。仔细想一想:我们虽然学过《木兰祠》,可回忆一下你知道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吗?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代代相传,最终被历史正式定位是因为在唐朝,花木兰被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孝即代表代父从军,烈即代表英勇杀敌。从此时起,花木兰才是真正的火了。那么这是真的吗?其实历史上,存在的并不只有一个花木兰:一共有四个!
包括我们开篇说过的最早的隋朝可能不太靠谱之外,其他朝代存在的花木兰都有民间记录。
例如一种说法是出现于明朝,在明朝作者徐文长编写的剧本里,花木兰是一个剧本人物。后来这个剧本人物被戏班子拿来作为演出角色,才被广为流传。这个说法中的花木兰和唐朝的花木兰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却无从得知。
而现在更多被认可的说法,是花木兰出生于南北朝时期,生于公元412年死于502年。
除了木兰的朝代是一个谜之外,花木兰的名字和出生地也是一个谜。你认为的花木兰到底叫什么?姓花吗?这件事还真说不准。
对于花木兰的姓氏,目前有三种比较可靠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姓花,就不许多言了。明朝的《四声猿》记录,花木兰的确姓花名木兰,父亲名叫“花弧”,是一个军官。
第二种说法是花木兰其实是复姓木兰,那为什么后来流传成了“花”姓了呢?因为她代父从军的故事,人们为方便记忆就把代表女性的“花”字加在了她的名字前面。
第三种说法是花木兰本姓“魏”,这件事也有据可查。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
“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这里的将军也就是指孝烈将军,就是木兰。
除了以上这些姓氏外,花木兰还在不同的记录中出现了“韩”“朱”“木”等不同的姓氏,孰真孰假,也非常难辨。
第三:从现实角度分析,男扮女装的难度太大了。
首先女性从军打仗这个事,历史学家就认为不靠谱,更别提还有力气杀敌了。要知道女性的身体肯定是不如男丁的,她怎么可能立下那么大的军功呢?
即使木兰没有亲自上阵,或者的确是天赋异禀,那他也不太可能和上万士兵同吃同住而不被发现。因为女人本身因为身体特点,除非有独立的住所,否则不可能不被发现。另外军队餐风露宿,女子怎么能承受这种苦?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身体柔弱,可不是想打仗就打仗的。
第四:古代的军籍系统比较严谨,她如何浑水摸鱼的?
古代参军不是我们想到的,随便拉一个壮丁来就能上战场。那时候有严格的军籍体系,如果户口对不上,年龄对不上,那是要被惩罚然后打回原籍的。花木兰替父从军,一个是花季少女,一个是年老的男人,体型和年龄差距太远了,木兰代替母亲就算了,代替父亲也太离谱了?
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上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真实存在吗,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花木兰真实存在吗,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真实存在吗,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花木兰真实存在吗:“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
扩展资料:
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
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
中国历史上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
我认为花木兰在历史当中极大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更适合当做一个故事去听一听,当一个传奇故事去看,可能会更好一些。理由有如下几点:
第一是因为花木兰最早出自明朝才子徐文长的剧本里,剧本里写的木兰姓花,然后这个剧本被戏班子所用,改编成戏剧四处演出,然后一传再传,广为人知影响远大,所以有了现在的花木兰这个名字。
第二是有多处记载花木兰的故事,朝代和姓氏都有不同,所以花木兰极大可能性是多个替父从军的女性的形象集合。有人说木兰姓朱,是宋州人,还有元朝的文献《孝烈将军祠像辩正记》里,有说木兰姓魏是安徽亳县人。可能历史上有多位替父亲替兄长充军的女性,但记载下来的花木兰,其实是众多从军女性的代表,加上民间传说的传播作用,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就更加广为人知了。
第三从现实角度去分析,女性体力上是弱于男性的,并且每个月是有生理期的,在军中如果不是地位很高有独立帐篷的话,很难隐瞒自己性别的。再加上军营里风餐露宿,比在家生活肯定是苦一些的,如果女性,能够适应古代军旅生活的肯定少之又少。
第四就是古代参军是要查军籍的,如果查户口对不上,年纪相差太大,就算化妆去遮盖那差别也不是一星半点儿,很难去凑合顶替的。古代人不会连男女都不分吧,未出阁的姑娘和壮年老头,还是差别有点大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望采纳,谢谢。
花木兰真实存在吗?
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上有两大印证的地方可以做出解释,其一是《乐府诗集》的北朝民歌《木兰诗》,其二是明朝剧作家徐渭的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通过两相印证,便可以得出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
花木兰的生平
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他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
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哪能上战场呢,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于是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12年的军队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12年后胜利还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想请她做大官,不过被花木兰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