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几朝古都-洛阳是几朝古都?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洛阳是几朝古都?
- 2、洛阳是多少朝代的古都
- 3、洛阳是哪几个朝代的古都
- 4、洛阳几朝古都
- 5、洛阳是中国的几朝古都?
洛阳是几朝古都?
洛阳被人称之为“13朝”古都,这13个朝代依次分别是:夏、商、东周、东汉、三国的魏国、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共计13朝。
而这些朝代之所以将洛阳当成首都,主要得益于当时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便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洛阳地处三川河谷,三川河谷是由洛河、伊河、黄河冲积出来的小平原,洛阳因地处洛河之北而得。
总之位于的当时王朝中间的洛阳确实因为可退可守的地形,加上便捷的漕运等措施,让其可以成为王朝的首都。
扩展资料: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
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夏朝初年,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地。洛阳是夏王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为都。
洛阳是多少朝代的古都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分别是指: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1、西周
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
2、秦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子少昊的后裔。
3、西汉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即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又称为前汉。
4、新莽
新莽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
5、东汉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
6、西晋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首都洛阳。从晋武帝建国开始,传四帝,国祚51年,与后来的东晋合称晋朝。
7、前赵
前赵(304年~329年),亦称汉赵,《晋书》则称为“伪汉”,十六国时期列国之一,是西晋晚期由匈奴贵族刘渊建立的政权。
8、前秦
前秦(351年~394年)是氐族建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9、后秦
后秦是十六国时期羌族姚苌建立的政权。共三帝,享国三十四年。
10、西魏
西魏,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地方性王朝。
11、北周
北周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
12、隋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八年。
13、唐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洛阳是哪几个朝代的古都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10个政权。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扩展资料:
洛阳被选做都城的原因:
1、地理优势:
洛阳地处中原,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等。西依秦岭,过函谷关是陕西的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毗邻中岳嵩山。
自古以来既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可谓是山川纵横,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
2、交通关要:
洛阳的优势还在交通。以交通经济立都,四通八达,天下之中,有漕运之利。洛阳所在的伊洛谷地较为狭小,所以它的经济中心并非在此,洛阳一带的农业生产也并非十分发达。但洛阳居天下之中的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成为它最大的优势。
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永济渠和通济渠分别以洛阳为中心分别向东北和东南延伸。洛阳成为大运河的中枢和全国最大的粮食集散中心。隋代在洛阳建设有含嘉仓和洛口仓这两大粮仓,粮食到唐朝贞观年间都未用完。
3、粮仓:
对于一开始就志在统一中国的秦国来说,仅仅占有渭河平原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丰盛的关中平原之外,秦国自然还需要开辟一个更大的粮食生产地,而他们的目光也就集中在了关中平原南部的四川盆地之中。
很快,秦国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四川盆地之中。此后,加上李冰出色的水利建设。四川盆地一带从原来的贫穷场所变成了“天府之国”。再加上洛阳天然的地理优势使得它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集散中心。
但是如果把粮食从洛阳再运往长安或许其它地方,不仅要多走一千多里路程,而且在三门峡一带,常常出现船只倾覆的事故。解决这个困难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迁都洛阳。就这样,洛阳顺理成章的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
洛阳几朝古都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其中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都在洛阳建都,因此洛阳也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称。
洛阳主要景点介绍
1、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国家5A景区。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而“伊阙”也是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2、白马寺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官府建造的寺院,始建于东汉年间,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被尊为佛教的“祖庭”和“释源”。虽然白马寺数度重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这里看到明代的山门,宋代的石雕马,元代的夹贮干漆造像,和唐代以来的历年碑碣。
3、洛阳牡丹园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年4月牡丹盛开的时节,洛阳都会举办牡丹节,会有蜂拥而来的游客观赏洛阳国花的盛景。只在牡丹节开放、有千年牡丹王的国家牡丹园,拥有中外牡丹精品的国际牡丹园,洛阳地区规模最大的种植基地——洛阳牡丹园都是赏牡丹的好去处。
4、关林庙
“关公信俗”是洛阳和山西运城联合申请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附近的关林庙是著名的祭拜关二爷的去处。因为关羽以其仁义之名,有武圣人、财神的美名,因此在这里求财、求平安都是不错的选择。
5、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
位于洛阳栾川城西3公里的君山北麓,有一座陡峭的孤峰,貌似雄鸡昂首引颈高啼,山顶恰似鸡冠,景致秀美,山中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地下溶洞,深幽莫测。山以形名,洞以山名,故名籍贯山溶洞。
洛阳是中国的几朝古都?
洛阳为十三朝古都。
洛阳:夏、商、西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
夏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商 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
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 前771年—前256年
东汉 25年—190年
曹魏 221年—265年
西晋 265年—312年
北魏 493年—534年
隋朝 606年—618年
唐朝 武周 公元690年-905年
后梁 909年—913年
后唐 923年—936年
后晋 936年—938年
洛阳古称雒阳、豫州洛阳是几朝古都,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洛阳是几朝古都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洛阳是几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
“资料拓展”
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阳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2014年,洛阳市入选洛阳是几朝古都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截至2015年洛阳拥有三项世界文化遗产,沿洛河两岸分布着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
洛阳市地处九州腹地,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2'—34°45',位于中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带,欧亚大陆桥东段,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
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区面积占45.51%,丘陵面积占40.73%,平原面积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洛阳是几朝古都;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
洛阳市位于暖温带地带,气候具有春季多风、气候干旱,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晴和,日照充足,冬季干冷、雨雪稀少的显著特点。全年四季分明,热量、降水量随时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2141.6小时,各地差异不大,四季分布为夏多冬少,春秋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