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1924年1月20~30日,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旨在改组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在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并同意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就使得国共两党实现了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合作。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也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国民党一大成为第一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虽然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但他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国民党于1924年1月20~30日在广州召开的对党进行全面改组、实现国共合作的会议。由于辛亥革命和以后历次斗争的失败,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认真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决定学习俄国革命的经验和方法,改组国民党,以振兴国民党进而振兴国家。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01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两党历史上的两次合作中,第一次是1924年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宣布接受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召开。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改组了国民党组织,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重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是国共合作的首发地。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但是到了大革命后期,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可以列出多端,如:
1、共产国际不谙中国国情的错误指挥,套用别国经验搞“党内合作”;
2、不适时地要求中共开展土地革命,人为制造了两党之间的不少矛盾;
3、中共政治经验不足,工农运动出现“过火”,导致北伐阵营内部的不满;
4、蒋介石搬来“革命是非专政不行的,一定要一个主义,一个党来专政”的主张,不允许党内有党等等。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举行。这次会议是在改组国民党和推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召开的。按照中共三大的决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张国焘、李立三、瞿秋白等20多人参加了会议。李大钊被孙中山指派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实行国共合作,既是国共两党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共同需要,也是两党各自发展的需要。
会议内容: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草案对三民主义作了新解释,包含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革命精神,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称之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代表们在是否容许共产党员参加国民党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论。
在讨论《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时,有代表提出在章程中增加“本党党员不得加入他党”的条款,其目的是反对共产党员“跨党”,遭到了李大钊等代表的坚决反驳。
最后,会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章程》,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大会通过的宣言和章程,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