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战后现状-美俄现在到底什么情况?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美俄现在到底什么情况?
- 2、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的暴露出的弱点
- 3、高加索的三个国家到底怎么了,为啥有人说他们“一个比一个惨”?
- 4、俄格战争起因及战后结果是什么?
- 5、为什么俄罗斯在不俄格战争中趁击“收复”格鲁吉亚?收回来了对俄罗斯益处多吗?
- 6、“格鲁吉亚”现状,带你看看不一样的格鲁吉亚
美俄现在到底什么情况?
根本是美俄两国的战略利益冲突 这些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扩张严重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如美国不顾俄罗斯的反对在杰克部署了反导弹预警系统
这使美俄两国的摩擦加大 而21日美军将派遣3艘舰艇进入黑海,向格鲁吉亚运送救援物资除了美国军舰将进入黑海之外,北约舰队也开始向黑海集结
因为自车臣战争后,俄罗斯黑海舰队的作用就凸显出来黑海舰队成为威慑格鲁吉亚亲美力量的一支重要武装力在美军舰队和北约舰队大规模集结黑海之后,俄罗斯黑海舰队将直接与之对峙美军和北约舰队如此大规模地进入黑海,在历史上还是首次,它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强烈反对。俄罗斯武装力量副总参谋长诺戈维岑2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记者会上说,美国和北约国家以向格鲁吉亚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为幌子,继续在黑海集结兵力,黑海海域的紧张形势呈现加剧的趋势。
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的暴露出的弱点
在克里姆林宫看来,俄罗斯对格鲁吉亚采取军事行动标志着俄罗斯军事力量重新具备格鲁吉亚战后现状了实施常规战争的能力。 一些非官方观察家也部分赞同这一看法。 俄总统还表示,俄军将根据在这场冲突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来调整俄军的军购优先项目。 通过这次战争以及从中获取的经验教训,俄国防部承诺要增加其武装部队的经费,调整军队结构,将原来的师级编制改为旅级,以提高部队打小规模战争的能力,如格鲁吉亚冲突。本文对俄国内对这场战争的争论进行了归纳,对俄武装力量作了初步总结。
一、对南奥塞梯的地面攻势
根据俄罗斯军方的观点,对南奥塞梯的军事行动最成功的部分就是将格鲁吉亚人逐出了该地区。 但胜利的程度是相对的。俄罗斯地面部队的表现如何,还将取决于俄军在这场冲突中投入的兵力数量优势而定。最初的估计认为,格军投入的兵力在15000到25000人之间,而俄军为20000到30000人之间。 约南奥塞梯部队3000人和阿布哈兹部队9000人被计入了俄军人数。如果这一数字属实,那么可以说,俄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但也有人认为,俄军的数量被严重低估了。 普京总前统经济顾问、现俄罗斯反对派人物安德烈·伊拉里奥诺夫(Andrei Illarionov)认为,俄军的数量可能是格鲁吉亚军队的三倍。 据伊拉里奥诺夫称,俄大多数非官方专家都认为俄罗斯、阿布哈兹和北奥塞梯至少有40000人投入了战斗,另外还有 40000名俄罗斯士兵在边境上整装待发。如果这一更高的估计属实,那么俄地面部队所取得的战果就不像原先那样令人印象深刻了。
俄军的装备要么与格军的相当,要么不如格军装备。俄罗斯有着巨大的武器装备储备量。 此外,俄军的战斗力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其炮兵和步兵之间的配合尤其好。这一点使俄罗斯的政治和军事领导人很受鼓舞,并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俄总统梅德韦杰的话,即:格鲁吉亚战争表明,俄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恢复。
很明显,俄罗斯已渡过了九十年代以来的困难时期,其军队又可以实施大规模复杂的军事行动了。 一些训练过格鲁吉亚人的美国军事人员认为,俄军获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格鲁吉亚军队接受的是战术层次的训练,而在战役和战略层次的训练却极为有限。 格鲁吉亚军队高层缺少受过良好教育、训练有素的军官。格军军官的层次越高,其在战斗中的职业表现就越差。 来自战地的报道说,格军士兵表现很出色,但其内部组织指挥却非常混乱。俄军就没有这种情况。
但也不能匆忙地下结论,认为俄军正在进行的职业化改革取得了成功。一些消息来源认为,俄空降兵和特种作战部队在地面作战中首当其冲。如此看来,在南奥塞梯的地面战中,俄军的合同制步兵就远未达到作战要求了。 俄罗斯有的评论员还把将空降兵和特种作战部队当作传统的步兵来使用比作用昂贵的显微镜,而非一般的铁锤,来砸钉子。因此,俄合同制士兵的战斗力值得怀疑。 即便是俄陆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博尔德列夫(Vladimir Boldyrev)将军也在2008年9月承认,许多合同制战士的素质并不比义务兵的素质高。此外,俄军方将义务兵送上战场也是违背俄原则的。 长期以来俄军方一直对此加以否认,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俄陆军总司令只好承认将“少部分义务兵”送上了格鲁吉亚战场。然而,俄军之所以将空降兵用于和步兵一同(或取代步兵)作战恐怕还另有原因。
首先,由于俄空军不能有效压制住格防空力量,要将空降兵空投到敌后方风险太大。
其二,俄军不清楚实际战斗接触距离有多近。 来自俄方的一侧消息称,这场战争主要以炮兵和航空兵为主,由于战斗持续时间短,从而限制了步兵对步兵的作战形式。
其三、如果俄军能使用更多直升机来部署和调动士兵作战的话,地面作战形势也许会对俄军更有利。 据俄军消息来源称,直升机的使用非常有限。其原因是飞越高加索山脉延误了直升机投入战斗的时间,即使直升机最终飞抵战区,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不大。 原先和陆军合为一体的直升机于2003年12月被编入了俄空军。据俄直升机飞行员介绍,由于俄空军指挥官忙于指挥空中作战,因此很少或根本没有时间来制定直升机对地支援作战计划。如今俄军正在考虑重新将直升机编入陆军。 此外,由于俄军未能有效压制格军防空力量,以及格军拥有便携式防空系统等也对直升机构成了很大威胁。俄军直升机不具备很好的防便携防空武器能力,这意味着俄军的主战坦克不能像其它国家的陆军那样依靠直升机来提供监视和保护支援。
其四,俄地面部队指挥官在南奥塞梯受到了伏击,这是俄地面作战中的一大失误。在这次袭击中,该指挥官指挥的30辆装甲车只有5辆存活下来。虽然战争中免不了会发生伏击事件,但该事件表明俄军在情报和监视方面发生了重大失误。
其五,有报道说,俄军地面部队的弹药补给也跟不上。一名俄军坦克指挥官在其两辆坦克被击毁后对《莫斯科共青团报》记者说:“我们的弹药已经用完,而敌方则用枪榴弹包围了我们”。
二、空中作战
在这次俄格冲突中,俄军最大的弱点也许就是俄军未能有效压制格军的防空火力了。俄方公开承认的飞机损失数量是4架苏-25战斗机和1架图-22战略轰炸机。但俄内部消认为俄方损失了7至8架苏-25战机。
在冲突初期,俄军的战机数量大约是格军的14倍。虽然俄空军的制空权和地面行动一样,对俄军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空中作战也是受到指责最严厉的部分。俄空军除了不愿(或未能)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外,还不能有效压制住格军的防空火力。虽然格军防空系统最后还是沉默了,但其经过现代化改造的前苏联防空体系在五天的冲突期间一直在运行和困扰着俄空军。最终,俄战机没能压制住格防空系统,而是地面部队将其控制住了。
俄当局指责乌克兰在冲突前极大加强了格鲁吉亚的防空力量。格军从乌克兰引进的这些前苏联制造的中程防空系统的确在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俄战机一般都未装备有效的反辐射导弹。俄罗斯完全有能力生产这类反辐射导弹,但为什么在这次冲突中却未使用这种导弹尚不得而知。有消息说,由于这种导弹价格过高,俄军有很长时间没有订购这种导弹了。因此,俄军在电子战方面的弱点或许就是为什么格军防空力量得以长时间存活的答案了。
但应该指出的是,压制敌方防空力量并非易事,即便拥有尖端的反辐射导弹、具备很好的电子战能力和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格鲁吉亚人的战法和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塞尔维亚人的战法一样。格鲁吉亚战后现状他们不断开关防空系统使敌方难以探测到其位置。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多国部队空军把35%的力量用于对付敌方的防空系统。
俄军驻外高加索集群前副司令伊留里·涅卡切夫(Iurii Nekachev)则认为,缺乏训练是俄飞行员未能压制往格军防空力量的主要原因。涅卡切夫认为,“每年只飞40小时而不是所要求的200小时的飞行员将不能成为优秀飞行员;如果不能成为优秀飞行员,就会被击落”。此外,俄空军用于冲突的苏-25战斗机也已老旧,这种飞机受天气影响严重,夜间作战能力也差。
令人不解的是,俄军在这场冲突中动用了图-22中程战略轰炸机。椐俄方称,这种飞机当时是在执行高空监视任务,被格军从乌克兰引进的S-200远程防空导弹击落。但一些持怀疑态度的分析家则认为,俄空军是用图-22轰炸机来轰炸格机场,因为这种飞机的载弹量大约是普通飞机的20倍。如果俄军事先打掉了格军的防空系统,那么动用图-22轰炸机也许是可行的。乌克兰否认曾向格鲁吉亚出售过S-200防空导弹。而且,如果图-22当时只是在执行监视任务而非轰炸任务,那么它的飞行高度对于“山毛榉”和“黄蜂”防空导弹来说应该是望尘莫及的。
三、联合作战
一些西方观察家在战后谈到了俄军在联合作战方面的突破,但这种评估与俄国内盛行的观点相矛盾。也许西方分析家所说的联合作战指的是俄同时动用了陆、海、空三军,但俄国内观察家则认为,俄战斗机与地面部队之间缺乏联合或协同作战。尽管俄军方高层对这次行动的评价不乏赞美之词,但他们也没有接纳西方所谓的联合作战之说。在这次冲突中俄空军之所以没有对地面部队实施空中支援,也许是因为俄军缺乏这方面的作战理论、训练和技术,同时也没有这种作战意识。
俄海军在格鲁吉亚和阿布哈兹沿海的行动、俄对格政府网站发动的网络战等也都倍受关注,但这些也都未对战争的结局产生过重大影响。俄海军黑海舰队派出的一支由11艘军舰组成的特遣舰队参与了作战行动。舰队在阿布哈兹海岸实施了登陆作战并击沉格海军一艘导弹艇。但俄海军的主要任务似乎是在实施海上封锁,如果这场战争持续时间较长的话,实施海上封锁或许更有意义。同样,网络战也没有对这次军事行动产生重大影响。
俄军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最大的弱点在于通信、指挥与控制系统。这是俄国内公认的弱点,也是俄军政导人所担心的弱点。若要改进该领域就得提高卫星通信能力。普京不断强调要加快俄类似于GPS的“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这也是俄军政领导人急需解决这一问题的例子之一。最乐观的预计是“格洛纳斯”可在2011年投入使用。军队若没有卫星支援,只是依靠无线电或普通移动电话来保持联络的话,其高精确打击能力将会受到制约。
俄军的另一个缺点是缺少无人机。九十年代俄罗斯并未将无人机的研制列为优先发展项目,其原因一是资金短缺,其次是俄军对无人机兴趣不大。俄军在这次冲突中只使用了“蜜蜂”( Pchela)战术无人机。据负责部署“蜜蜂”无人机的俄军官介绍,这种无人机发回来的图像情报质量太差,基本上无法使用。此外,这种无人机“飞行高度很低,用弹弓都能打到它,其噪音也和BTR装甲车一样大”。
但无人机的确是俄军主要弱点之一,俄正从以色列引进新型无人机,对于一贯主张军备自主的俄罗斯来说,这是个例外。俄军从国外引进新型无人机的原因之一是俄军不信任国内的军工业。俄空降兵司令沙马诺夫(Vladimir Shamanov)将军曾与俄无人机生产商商讨过无人机研制事宜,但厂方的表态并未令他满意。他说:“那是典型的俄式做法,他们把一些东西拼凑起来,就想让它发挥作用”。
由于没有卫星通信和无人机,俄军相对现代化的精确弹药的使用就大打折扣。例如,许多装备了“红土地”(Krasnopol)激光制导炮弹的部队本可在格战中使用这种武器,但他们需要某些设备或某些人员来为他们探测目标并用激光进行定位。不幸的是,在敌后作战的俄特种作战部队没有受过与炮兵联合作战的训练。但俄军方并未将缺乏精确弹药看成是一大问题。据俄将军称,俄军拥有精确武器,但在南奥塞梯战斗中不需要它们。俄军的作战观念更注重使用压倒性火力来进行狂轰滥炸,如果不在乎附带损伤的话,他们宁可使用重炮轰击来达到某种心理效果,而不使用不太吓人的精确弹药。
结论
俄罗斯注定会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因为俄军在数量上占有压倒性优势,俄地面部队的表现比许多人预期的要好。俄军在这次冲突中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由技术和组织指挥方面的缺点造成的。俄罗斯最精锐的部队甚至也没有装备太多本国生产的、前苏联研制但还算先进的硬件。有时,俄军甚至不能有效使用已装备的现代化装备。若要成功装备新型武器系统,就要对部队的组织结构和训练方法进行重大改革,而这恰恰是目前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弱点。
俄军方对这次战争的评价使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俄军方要反驳来自各方的批评以维护胜利者的光辉形像,另一方面又要承认不足,尤其是武器装备方面的不足,以便向政治领导层施压以获得更多经费。为此,俄军副总参谋长诺戈维岑(Anatolii Nogovitsyn)将军曾抱怨道,俄大多数部队还在使用前苏联时期的武器装备。
尽管根据俄官方的统计,俄军死64人,伤323人,损失4架苏-25,1架图-22以及数量不详的火炮和装甲车,但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还是成功的。俄罗斯的胜利表明,大批按照前苏联编制组建、训练和装备的部队可以打败小批按美国编制组建、接受美国训练和拥有部分美式装备的部队。但这次冲突也暴露出了俄军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若认为俄军的胜利是俄军队改革成功的结果,那将是错误的。
增加军费可以弥补上述某些不足。如:金钱可让俄军引进更先进的战机和反辐射导弹。俄罗斯有能力制造这装备,尽管俄罗斯一些军工企业目前的订单多得令其应接不暇。例如,苏霍伊公司的新飞机要三年后才能交货。其它装备,如无人机和卫星指挥与控制系统的生产时间更长。
俄罗斯的技术基础还是不够扎实,要加强基础不仅需要更多经费,而且需要新的设计骨干队伍、组织和管理良好的国防工业和更为有效、廉洁的采办体制。俄罗斯的军队腐败问题一直呈上升趋势。据称,多达30%的国防军费要么被中饱私囊,要么被挪作它用。
除了需要更先进的装备外,俄军队还要克服阻碍联合作战的组织编制和文化上的不兼容性。
俄罗斯目前正致力于军队改革,其力度胜过后苏联时期的其它改革。但是,要知道俄军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以上缺点还为时尚早。
高加索的三个国家到底怎么了,为啥有人说他们“一个比一个惨”?
高加索三国是指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三个国家。
根据2018年的统计来说,格鲁吉亚人口370万人,领土面积6.9万平方公里。阿塞拜疆人口将近1000万,领土面积8.7万平方公里。亚美尼亚人口将近300万,领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
从人口数量与国土面积来看,他们三个国家都是小国。
这三个国家的现状如何呢?回答是很不好,非常贫困。此三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000多美元。目前他们三国还在无休无止的战争之中。国土支离破碎,人民困苦不堪。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至今还为了争纳卡地区。在战争之中。
格鲁吉亚的情况就更加的糟糕了。他的两个城市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相继独立。国家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差。
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下三点。
第一,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彼此争权。三个教派互不相让。如此复杂的宗教与政治斗争之中。是无法发展经济,让国力增强的。
第二,人民民风好战,这三个民族为了彼此征服,一争高下。长期进行战争。
第三,西方大国的参与,西方各个国家之间存在各种矛盾。为了制约某个国家。高加索三国就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地点,导致这三个国家的内部矛盾更加的复杂。
由以上种种复杂的原因存在,高加索三国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
俄格战争起因及战后结果是什么?
俄格战争起因是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俄格战争战后结果是格俄双方停火,俄军从南奥塞梯撤军,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
俄格战争介绍:
俄格战争,是2008年8月8日至18日,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而爆发的战争。
这次战争共造成格鲁吉亚军队215人死亡,1469人受伤,4人失踪。俄罗斯军队74人死亡,171人负伤,19人失踪,以及约1600南奥塞梯平民死亡。
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让俄罗斯的地缘安全屏障在高加索地区建立起来了,此次版图变迁展现了俄罗斯往日的习惯,那就是只要俄罗斯打赢了某场战争,其总会重新描绘一下边界。而敢于蚍蜉撼大树的格鲁吉亚,则成了这场地缘格局博弈中的最大输家。
为什么俄罗斯在不俄格战争中趁击“收复”格鲁吉亚?收回来了对俄罗斯益处多吗?
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如果俄罗斯按你所说“收复”整个格鲁吉亚,那就是吞并,是侵略,必然成为国际社会的众矢之的,弊大于利。
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就是因为伊拉克🇮🇶侵占了科威特。
2008年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出动军队同其境内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的当地武装人员发生激烈交火,从而引起了俄格之间的武装冲突。对此,俄以保护南境内的俄罗斯公民为由,迅速出兵予以回应,并很快重新控制了南奥塞梯,12日俄宣布停火撤军。
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是2008年8月8日至8月18日,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而爆发的战争。如果战后俄罗斯不撤兵,甚至侵占整个格鲁吉亚,北约国家必然会集体出兵干涉,中国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明着帮助俄罗斯,顶多提供些资金和物资援助。严重的话还可能对俄罗斯实行禁运。
“格鲁吉亚”现状,带你看看不一样的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位于西亚,与欧洲仅隔高加索山脉格鲁吉亚战后现状;与相邻的两个国家一起,被叫做外高加索三国。人口371万,面积69700 km²,首都第比利斯。
虽说是亚洲国家,但格鲁吉亚人内心都更偏向于欧洲的,传统生活习俗都是欧式的;而且他们已经在积极申请加入欧盟。加入欧盟的亚洲国家?也不是没可能,像塞浦路斯。
当地人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若是走马观花式的沟通,倒也能满足需求。
总体来说那里并不是一个热门的目的地国,小众且知名度并没有很高,真正去那边的游客应该是特别喜欢,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才特意过去,比如葡萄酒、古教堂建筑、高加索风景等等。
首都第比利斯,一个既复古又现代的城市;大量的古典建筑,到处都是年代久远的老房子,人口仅有一百万多点,猛一看都不如我国一个县城的城建水平。
有很多古老教堂,特别是标志性的圣三一大教堂。当地人举办婚礼时,会首选在那里进行。
格鲁吉亚被称为“上帝的后花园”,因为高加索风景优美,像卡兹别克山,青山雪景,有点像瑞士。
而且那里有古老的宗教遗迹。教堂资历老,且喜欢建在山上,有一座离天堂最近的教堂,“斯特潘茨明达圣三一教堂”。
格鲁吉亚姑娘的颜值,是属于那种越看越很有气质的类型,第一次见的时候也很惊艳。街头巷角,可能突然迎面而来,让人眼前一亮。
她们对另一半不会有过高的物质要求,似乎大家都是那种月光族,不怎么存钱也不会特别要求另一半很有钱,这跟其经济大环境有关。
格鲁吉亚既有左舵车,也有右舵车,标准没有那么统一。原因就是那里大部分私家车是二手进口车,各个国家都有,西欧或日系。
许多人说在格鲁吉亚购买 汽车 价格便宜,总体上是偏廉价一些,还有就是上面说到的二手车比重大,有些甚至是年代较久的老爷车,名牌车差不多一二万人民币就能搞定。
那里也流行打车软件叫车,如果是刚到那边的游客,建议是采用当地的打车软件,价格比路上遇到的便宜很多,也避开格鲁吉亚战后现状了乱要价的黑车。
要说物价水平,格鲁吉亚确实堪称是非常低的国家了,号称10万可在市区买房,3万买豪车,10块钱吃顿饭,几十块钱住一晚酒店。
格鲁吉亚的工资收入很低,一般的打工人月薪收入不到1000元人民币,好一点的有技能经验的也就2000左右吧,差不多就是这个水平,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所以,到那里去的人,基本上是为了消费,而不是赚钱,收入实在是,可能还不如越南。
肉类蛋奶的价格实惠,但也有价格高的,比如数码电器类的商品,他们本国没有这方面的工业基础,只能是进口。
有人说,如果月薪三四千,到格鲁吉亚可以吃穿不愁,安心养老。其实吃穿不愁有可能,但安心养老却未必!那里的生活并没有国内便利,不习惯且不说,就是各种设施也不完善。因为没钱投入到各种基础设施中。
能够想象到,格鲁吉亚的交通并不完善。第比利斯的地铁,还是苏联时期修建的,看起来有股浓厚的复古(老旧)气息,缺乏翻新维护,也没有护栏。不过价格是实惠的,无论多远,都是0.5拉里(合人民币只要 1.1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中企大力参与格鲁吉亚的道路建设,行驶在该国的公路上,偶遇到中国企业的身影,是很幸福和惊喜的事情。
我国也是格鲁吉亚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市场。
格鲁吉亚虽不是葡萄酒大国,但那里的酿酒工艺相当古老, 历史 上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区域,都是较早酿制葡萄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