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发源地在哪-黄河的发源地在哪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黄河的发源地在哪
- 2、黄河发源地在什么地方
- 3、黄河发源地在哪?
- 4、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 5、黄河的发源地在哪里?
黄河的发源地在哪
黄河的发源地为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海拔在4600~4800米之间,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黄河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原因。
黄河简介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其流域面积,《人民网》载:约752443平方公里,水利部网站《黄河网》则记为: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流域冬长夏短,冬夏温差悬殊,季节气温变化分明。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巴颜喀拉山脉简介
巴颜喀拉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中部偏南,旧称巴颜喀喇山。巴颜喀拉(喇)在蒙古语的意思,是“富饶青(黑)色的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
巴颜喀拉山脉属褶皱山,西北——东南走向。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接松潘高原和邛崃山。全长780千米。海拔5000米左右。主峰年宝玉则海拔5369米,其余的著名高峰还有巴颜喀拉(藏名勒那冬则)海拔5267米,雅拉达泽山海拔5202(一说5442)米。为黄河与长江河源段的分水岭,也是黄河源地。北坡平缓,南坡深切,多峡谷。山麓有约古宗列盆地。
黄河发源地在什么地方
黄河的发源地是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
历史上,早期的黄河被称为黄河的孕育期,当时的黄河没有现在么壮丽。之后,随着地壳的运动,黄河的环流面积逐渐增大或减小,当时的水质并不浑浊,被称为黄河的诞生和生长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的循环面积和范围逐渐固定,水质慢慢变浑浊,从而到达黄河的海洋水系。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各种部落文化,见证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变迁和完善。作为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陪伴了我们几千年的成长和进步,必将跟随我们走向遥远的未来。位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养育的居民大多与黄河气质相似。
典型的北方男人形象直爽直爽,凡事都喜欢直来直去。黄河流经我国九省,黄河上游占黄河总面积的53.8%,被称为黄河源头至内蒙古自治区的上游。这个地区的黄河水质不仅浑浊,而且非常清澈。
从河南郑州河口镇到桃花峪的河流被称为黄河中游。穿过黄土高坡,从中间把黄土高原分成两部分。正是从这条河开始,河流的循环和侵蚀将两岸的黄土吸入水中。黄河的水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加入了大量的黄土和黄沙,并随着水流的迁移将这些黄土搬运到黄河下游。
黄河发源地在哪?
1、黄河源头在约古宗列盆地,约古宗列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处,约古宗列盆地东西长约四十公里,南北宽约六十公里,整个盆地大致的样貌类似于一个椭圆形状,在这个盆地内有着非常多的小水泊。
2、在古宗列盆地的西南部位置,有一个面积不到四平方米的小泉,澄澈的泉水不断从其中涌出,由此才形成了盆地内的无数细流。黄河最初的河道被藏族人民称作“玛曲”,玛曲就是由约古宗列盆地内的约古宗列曲与卡日曲汇合而成的。
3、除了约古宗列曲与卡日曲这两个源头之外,还有一个叫做扎曲的源头,这三个源头也被人们并称作“黄河三源”。约古宗列曲与卡日曲汇合成玛曲之后,便汇入了星宿海。根据地理学家的测量研究,卡日曲比约古列宗曲长二十五千米。
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黄河源头——在青海省玛多县的湖盆西端的约古列宗。
黄河别名:中国母亲河、河水、浊河、悬河。
黄河,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于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水利部网站《黄河网》则记为:流域总面积79.5平方公里(含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所属水水系:独流入渤海水系。平均流量2571立方米/s。流域冬长夏短,冬夏温差悬殊,季节气温变化分明。
黄河发源于青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向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农业为主,冬干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季七八月份。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艹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口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种植。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黄河源
青海省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为河源区,面积为2.28万平方公里,是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属湖盆宽谷带,海拨高程在4200米以上。盆地四周,山势雄浑,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又称积石山),北有布尔汗布达山脉,南以巴颜喀拉山与长江流域为界。
湖盆西端的约古宗列,是黄河发源地。
黄河的发源地在哪里?
黄河的发源地在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
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是中国的第二长河。
黄河流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蓝田猿人"化石的发现证明,远在五、六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已在现今陕西蓝田县一带生活。
洪水特征
黄河上游洪水多发生在9月,主要来自兰州以上,兰州洪水主要来自贵德以上。由于降雨历时长,强度小,加之兰州以上植被较好,草地、沼泽等对降雨的滞蓄作用较强,形成黄河上游洪水涨落平缓,洪水历时较长,洪峰较低,洪水过程线呈矮胖型。
兰州站一次洪水历时平均为40天,最长可达66天,最短也有22天,实测洪峰流量一般为4000~6000立方米每秒。
龙羊峡至兰州河段洪峰流量一般是沿程递增的,特别是洮河、湟水等较大支流汇入后,流量增加较为明显。
但是兰州以下至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由于黄河流经流域内最干旱的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仅150~300毫米,汛期加水也很少,与兰州以上洪水遭遇的机会也不多,加之宁蒙河套平原河道宽浅,河槽调蓄作用较强,灌溉耗水和河道损失较大,虽然流域面积增加了16万多平方公里,但洪峰流量与洪水总量却往往有较大削减,一般可削减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