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是什么-双减指的是什么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双减指的是什么
“双减”政策双减是什么的“减”主要包含两点双减是什么: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原先大家都在补课双减是什么,双减是什么你不补课就会落后于别人,所以不得不补课。即使再多吐槽,培训班报起来也还是不手软。
而现在,针对课外机构的收费价格限制,就可以给自己减压双减是什么了。
加上管好了教师的有偿补课,限制了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很多学生家长想要补课还找不到地方呢。
这么一来,只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不补课,“剧场效应”降温,感受好起来了,效果也没有变差。
双减是什么意思
“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政策主要是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个是校外培训机构,一个是校内教育。
双减政策要点梳理:
1、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2、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3、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4、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5、线上培训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6、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
“双减”指什么
双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024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同年8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拟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 。
2024年10月,全国人大表示:双减拟明确入法,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 11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坚决杜绝地铁、公交站台等所属广告牌、广告位刊发校外培训广告。
2024年3月,教育部颁布"睡眠令",同年7月出台"双减" 政策。数据显示,睡眠令+双减政策后,六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睡眠时间增加2小时以上的达到9.41%;增加1到2小时的达21.66%;增加0到1小时的达28.88%。
出现背景: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做作业,是个学生就跑不了。但问题是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
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存在“三点半”放学现象,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没想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而且校外增加的负担处于失控、失管的状态。
双减是什么
双减是指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内容重点是“双减”双减是什么:一是减少校内作业量双减是什么,减轻学生负担双减是什么;二是减少校外培训负担,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对于减少校外培训负担,措辞之严厉,措施之有力,可谓前所未有。
此次“双减”新政,国家层面透露双减是什么的风向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出重拳、出实策,让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让教育主阵地回到学校,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
“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一年内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