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小说-如何评价小说《白鹿原》?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评价小说《白鹿原》?
读完《白鹿原》脑海中只闪现出两个字,史诗!
《白鹿原》的开头便是白嘉轩六娶六丧,将气氛烘托的神秘而诡异:继之写出的白鹿精灵的传说和白嘉轩与酷似白鹿形状的仙草的偶然邂逅,都把人拉入一个属于白鹿精灵的传说世界:可当人们准备看白鹿仙草的传说如何发展时,文章突然如一颗参天大树般从主干生发出无数个茂密苍翠的枝干撑起整个小说的框架:从此白鹿两家为主的原上人们开始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走出同样传奇的人生。然而再高耸茂密的枝叶也离不开主干的撑扶,白鹿原依然是整部小说的灵魂,书中无论“闹农协”“交农”的人祸,还是大旱瘟疫的天灾,都从正面或侧面表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交织,让人读起来仿佛亲历一段历史,感悟多个人生。而且《白鹿原》中对生活情景的描写细腻精致,到了什么节令该播种收割什么庄稼,庄稼的成色和人们在田里劳作的过程,都丝毫不差的展现在读者眼前。还有妇女摇纺车纺线的情景,男人铡畜生草料的情景和木活、打坯、手工艺这些民间技艺的情景都活灵活现,仿佛自己就身处其中。这样真切精确的描写只有深入生活,在真实的经历和亲身的体验中摘选截取其中精华,才能写出这样的效果。
《白鹿原》在人物的塑造上可谓煞费苦心,书中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毫无雷同却精彩至极。书中很多人物都有历史上的原型。朱先生的原型是晚清关中大儒牛兆濂,朱先生的一些传奇事迹和文作都取材于此。朱先生在《白鹿原》中是“圣人”式的人物,就像白嘉轩说的那样他总能比“凡人”看得更远更透彻,每当事态陷入迷局,甚或陷入危局总是由他分辨明晰力挽狂澜。他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他的刚正勇敢,正义凛然: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既有儒家的舍身取义,也有墨家的孤单行侠,后来还有道家的隔世归隐,最后也有些佛家涅槃坐化的味道。最后知道大限将至时,朱先生从乡下叫来了两个儿子儿媳。还有老伴一家大小在太阳下晒暖暖的场景,无疑是人世间最温暖的一幕。朱先生死时有白鹿从房子里跃出,也许作者说的神奇白鹿就是朱先生,让白鹿原不受兵戈创痛,让百姓不受饥饿折磨。
在《白鹿原》中作者用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命运的对比来体现心里的变化和人性的纠葛。比如鹿兆鹏和鹿兆海的对比,他们是亲兄弟,同样的优秀,却因为性格和价值观的不同走上了各自的道路。鹿兆海曾一路直上坐到民国团长,而鹿兆鹏却一度成为不敢见光“共党”通缉犯。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兆海却在最后为那个腐朽的政权殉葬了,而兆鹏则在忍辱多年后等到了解放白鹿原的那一天。两人的命运除了时代的因素更有性格的原因,兆海的性格类似于项羽,他好恶分明,可以接受血与火的洗礼,却不能忍受人生的挫折,在情感失败之后便无法控制,在战场上一心求死。而兆鹏则更像刘邦,挫折的磨砺使他的性格沉稳冷静,能够在逆境中坚持信念,苦心经营,直到赢得胜利的那天。
和鹿家兄弟相比,白孝文和黑娃的对比更加强烈而深刻,他们都曾堕落,也都曾显赫,但最终的结局却是天差地别,最后时刻看似白孝文将黑娃枪决,可在人性上却输得一败涂地。白孝文本是堂堂白鹿两族族长的未来接班人,可他控制不住欲望而陷入深渊,又因独有的高傲和执拗不肯拉住救援的手,反而越陷越深,直到后来的机缘巧合使他在权谋中变成了追逐权力利益的冰冷机器。而黑娃虽然做过错事,入过歧途,但在风浪中闯荡过后却领悟了为人的真谛,从而蜕变重生,活出了真正的自我。可是他因为早年的劣迹和别人的诬陷最终还是得到了悲剧的结局,让人读完不禁一声长叹。
细心读完《白鹿原》可以发现,虽然小说力在表现时代与人性,对爱情的描写不是很多,但书中的每段爱情故事都值得我们回味良久。鹿家兄弟和孝文黑娃的命运转折也都因为爱情。《白鹿原》中的女性不多,但每个女性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和别样的人生。白灵是族长白嘉轩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却机缘巧合的参加了革命事业,并为其奉献终生:白灵与兆鹏兆海的情感纠葛是书中的主线,白灵在少年意气下和兆海私定终身,却又在革命道路上找到了有着同样信仰和追求的真爱鹿兆鹏,这使兆海在爱情和亲情中间不断受着煎熬,当他发现白灵怀着哥哥的孩子走出地窖时他万念俱灰,决定战死疆场,留下了悲剧的命运。我对白灵这个人物的感觉很复杂,她是最纯粹的革命者,为了“世界上最壮丽事业”她可以抛弃亲情,舍弃爱情,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然而她即使在临刑的前夕也只顾怒吼控诉,而没有想到自己的亲人爱人,甚至没有想过兆鹏,这样的人生未免太过冰冷孤寂。
田小娥是《白鹿原》中重要的串联人物,因为她,黑娃、白孝文、鹿三乃至整个白鹿原的命运都为之改变,然而田小娥其实是《白鹿原》中的最大悲剧。田小娥一生做过“泡枣”的容器,复仇的工具,冤屈的厉鬼,但很少时间做过一个真正的人。她因为不愿做一世的下等仆人和本身的欲望,做下了在那个封建时代不能容忍的事情:她与黑娃在一起后被禁止拜祖入堂,这样的事情等于被族人驱逐,但她仍然只想和黑娃好好过日子,没有别的想法。然而因为时代的动荡,黑娃被裹挟着投入洪流,变成了通缉犯:她出于对黑娃的爱,为了能安稳下来,她不断的求人希望帮黑娃免罪,但是却被人利用,最终沦落为一个人人唾弃的淫妇,而最后被公公鹿三杀死。这样悲惨的命运,难免魂魄不含冤搬来瘟疫,抱负给她留下无尽怨恨的白鹿原了。
说道鹿三,我们发现虽然《白鹿原》是一部农村题材的小说,但真正日夜只围绕田地畜生的庄稼人只有鹿三这个人物。他有着鲜明的庄稼人的性格特点,勤劳、淳朴、正直却又异常执拗,他敬重仁义有德的人,蔑视自甘堕落的人:痛恨为祸乡里的人:在他身上能看到本分清楚的人生哲学,白嘉轩一直把鹿三看做“三哥”,但他依然只做自己该做的,从不一轮干预白家的事物:在他看来,白家出钱雇他干活,他出力认真把活干好这是天经地义的,而白家对自己尊重是人家的情义,自己必须记住但不能认真。因为这样的性格,他敢于在一片混乱中站出担当“交农”领头人,不过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他执拗的认为田小娥害了太多的人,并且把田小娥的事情看作是自己的耻辱,所以必须由自己铲除祸根。在杀死田小娥后,他被田小娥的冤魂附体,变得痴呆愚钝:我想作者之所以描写神鬼复仇,除了渲染小娥的怨气,也加深了鹿三在杀人之后的恐惧和自责。
除了这些用主要人物,像冷大夫、仙草、大拇指这些人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奇故事。
白嘉轩和鹿子霖是《白鹿原》中的两位灵魂人物,他们不仅人生经历传奇波折,而且他们体现着白鹿两家迥然有异的家风传统和持家理念。
鹿子霖应该是《白鹿原》中最鲜明的反面人物,他比岳维山和田福贤都显得卑鄙:他传习了了老祖宗鹿勺娃的传下的在人下时可以忍受任何屈辱,在人上后再百倍抱负、作威作福的“勾践精神”:他势落时也能平静生活,可一旦势起就吃喝嫖赌无所不为,阴谋抱负一切给过他难堪的人。白嘉轩虽然对他鄙夷,但没有针对打击过他,然而鹿子霖却一直把白嘉轩看作对手,并且利用田小娥陷害他,使他颜面扫地、踢地卖房、和儿子反目成仇,这样的人得到众叛亲离、被羁押着看枪决时突然变得疯傻,最后冻饿而死的结局,也只能说是报应了。还好作者是仁慈的,让兆海留下一个孩子,让鹿家免遭绝门倒户命运。
白嘉轩继承了祖宗白家老二传下的无论世事如何变幻,都只顾往自己那个有进无出的木匣里一枚枚扔铜板的“木匣精神”。他不管是被鹿子霖算计的踢地卖房、被小娥的冤魂威逼恐吓、甚或被黑娃让人打断腰干,他都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原则,毫不因恐吓而退缩,仇恨而报复,更不会因富贵而张狂嚣张。正因为始终坚持着这样的原则,白嘉轩才保住了自己的家庭,保住了白家的产业。白嘉轩正直善良,可却是十足封建家长,他可以不管外面的混乱争斗,却不能容忍儿女触碰自己的原则,否则就会六亲不认:孝文做出伤风败俗的事他立刻将其逐出家门:就算最爱的女儿,不听劝告而和别人去“瞎胡闹”,他也会冷酷的不认这个女儿:然而这样严酷的家风又与他善良的本性相左,所以他只能在祖训与亲情之间备受煎熬。他封建闭塞的治家理念在一个解放人性的时代中受到强力冲击,白嘉轩代表着那些陈陈相因传统守旧的封建家长,而白灵、孝文和黑娃的极端叛逆则代表着向往自由民主的新一代,从而在他们的碰撞中展现着人物的纠葛和时代的变迁。
《白鹿原》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其中包罗万象、意蕴深长,让人读完回味无穷。在《白鹿原》中我感悟了许多道理,学到许多知识,也领会了颠覆文学的博大的魅力所在,让我眼界大开:我也会努力学习,在绚丽的文学宝库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白鹿原小说简介 白鹿原小说介绍
1、《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首次出版于1993年。
2、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3、1998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4、2024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小说《白鹿原》简介
《白鹿原》是一部20世纪初渭河平原50年变迁史。小说以清末民国的陕西为背景,浓厚的关中风情,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古老的土地,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朱先生对传统道德的坚守,白嘉轩勤劳与自私,鹿子霖望子成龙,白孝文情感波折,白灵投奔革命,黑娃被迫为匪,鹿兆鹏追求理想,鹿兆海舍生为义,演绎了两个家庭不同子孙,曲折的人生轨迹和命运归宿。
大革命洪流不息,日寇入侵危机四伏,三年内战社会动荡,白鹿原风云变幻,古老的土地在阵痛中颤栗,但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必定在洗礼中承传,变革要对旧体制和生产方式重新改写,迎来明媚的阳光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这种潮流在此后逐步泛化为80年代的一种普遍的文学精神。
这种精神影响到90年代的长篇创作,90年代的不少长篇创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这种精神靠拢,这也使得这期间的长篇创作,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有了对《白鹿原》的创作欲念,并且完成了这部能够代表这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
人物简介
1、白嘉轩:本书主人公,行事光明磊落,怀仁义之心,以德报怨,好面子,属于有原则认死理的人,在要不要为小娥建庙上表现最突出,宁可全族都染上瘟疫也不能向她低头。
2、白孝文:白嘉轩长子,小名马驹,在父亲宗教礼法管束之时,白孝文无疑是老实憨厚的,直至他被田小娥勾引,被父亲抛弃之后,他压抑已久的人的丑恶一面露出,变得极其狡猾险恶。
3、白孝武:白嘉轩二子,小名骡驹,性格秉直,在白孝文被田小娥勾引之后,被父亲叫回接任族长之位。
4、白灵:白嘉轩之女,幼时顽劣异常,却极聪慧,性子又刚烈,为进城求学,不惜刀横在脖子上,逼父亲让步。一心一意追随革命,却死于自己人的肃反中。与鹿兆鹏相爱并有一子。
5、鹿三:白嘉轩家的长工,与白嘉轩亲如兄弟,为人耿直,坚韧,勤劳,自尊,恪守做人的本分。
6、鹿兆谦(黑娃):鹿三之子,小名黑娃,他从小便是倔强的,长大后不愿自卑于白家的“恩赐”选择出走闯荡做麦客,冲破礼教的束缚顺从人性中最根本的性欲选择迎娶田小娥,黑白两道几个来回又回到“儒教”之中。
7、田小娥:黑娃之妻,她没有过多的奢求,追寻往往只是人性中最根本的欲望,但是欲望往往没有节制,故而她与黑娃、鹿子霖和白孝文几个男人都有牵扯,但是她又有人性中最朴素的善良,在孝文落难之际予他同情与关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