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消费券收购-消费券套现是什么意思?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消费券套现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假如某种消费活动中酒店消费券收购,每消费1000元,可以使用消费券300元,那么,持券人将券交给经营者,并使用电子支付工具向经营者付款700元,经营者就向消费者返还比如900或950元现金,经营者获得政府出资部分与持券人支付部分合计为1000元,故赚得100或50元,持券人通过将300元的消费券套现,则可获得200或250元,就是消费券套现。
拓展资料
一、消费券套现犯法吗
首先,在消费券发放和领取环节。如果政府规定,必须要符合特定条件的人才能领取消费券,比如要求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困难群众才能领取消费券,而某人不符合条件,但通过伪造或骗取相关证明材料,并进行虚假陈述的方式去领取酒店消费券收购了消费券,那么显然构成诈骗。
如果政府不限定领取人条件,但要求领取人承诺必须用于特定消费(比如用于购买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或者至少承诺必须将消费券用于消费(意味着不能直接找经营者套现,或者不能出售给专门从事收购消费券后与经营者合谋套现的“黑中介”),而领取人谎称正准备进行某项特定消费(虚构事实)或者隐瞒将用于套现获取现金的真实目的(隐瞒真相)进行虚假承诺,然后领取了消费券,则仍然可以构成诈骗。
在上面两种情况下,诈骗金额应当以消费券的面额为准,而不能以套现后实际获取的现金为准 。
如果政府发放消费券不设定任何条件,也不需要领取人作出承诺,而是民众通过一定方式预约,然后以类似于抽签的方式(例如电脑系统从预约人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人)产生领取人,那么任何人预约之后如果被选中,随即领取了消费券,则在此环节,显然不可能构成诈骗。
其次,在套现的环节。由于套现双方对套现的事实都是明知的,而且双方都分别获得了收益,显然在此环节不可能构成盗窃、诈骗等任何侵财犯罪。
最后,在经营者兑现消费券环节。如果政府要求经营者兑付消费券时,必须提供原持券人实际消费的证明,比如购物发票之类,而经营者为兑付消费券提供了虚假证明,显然构成诈骗罪。而如果原持券人明知经营者须提供消费证明才能兑付消费券,为实现套现的目的而协助经营者伪造消费证明,当然构成共同诈骗。
我有艺龙酒店网100元全国通用的消费券,能卖吗?有要的人吗
这是不能卖的,只能自己使用,因为这个消费券是和你的手机号相关联的,给别人之后就失效了。很多人只要在艺龙上注册,艺龙都会不定期的发送消费券,别人也没必要向你买啊。再者,这种消费券只能在艺龙网上订酒店的时候才能用,又不是可以拿到酒店里消费。
倘若遇到酒店自助餐券强买强卖该怎么办?
强买强卖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遇见,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务必要举报,因为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那么遇到强买强卖怎么办酒店消费券收购?强买强卖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跟着大律师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遇到强买强卖怎么办?
遇到强买强卖怎么办?强买强卖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
强买强卖的现象历来都有,也时常见诸报端。那么消费者在遇到强买强卖的行为应如何处理呢?
一是寻求行政机关救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46条酒店消费券收购:“强买强卖的,强迫他人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行政拘留和罚款”因此,当消费者遭遇强买强卖时,应当注意搜集证明对方强买强卖的客观有效证据后,随即可向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帮助。
二是,司法救济。《刑法》第226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此,强迫交易达到一定程度,也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当消费者面临强买强卖情节严重时,也可及时寻求司法救济。
当我们消费者面临强买强卖时,不要因为卖方的蛮横狡猾,而选择忍气吞声,而是沉着冷静,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强买强卖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
遇到强买强卖怎么办?强买强卖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
一、经营者与消费者惊醒交易,应当遵循资源、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条)。实行“强买强卖”,违背了上述原则,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强买强卖”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权利”(消法第九条)。
强买强卖会受到什么处罚?
遇到强买强卖怎么办?强买强卖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
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强买强卖商品的;
2、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3、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4、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5、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