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作品-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
- 2、矛盾文学奖有哪些作品名称
- 3、茅盾文学奖作品目录
- 4、茅盾文学奖作品
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
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如下茅盾文学奖作品: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5—2018)茅盾文学奖作品:
梁晓声《人世间》、徐怀中《牵风记》、陈彦《主角》、徐泽臣《北上》、李洱《应物兄》。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1—2014)茅盾文学奖作品:
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苏童《黄雀记》。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张炜《茅盾文学奖作品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莫言《蛙》、毕飞宇《推拿》、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贾平凹《秦腔》、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湖光山色》、麦家《暗算》。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张洁《无字》、徐贵祥《历史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天空》、柳建伟《英雄时代》、宗璞《东藏记》。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张平《抉择》、阿来《尘埃落定》、王安忆《长恨歌》、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矛盾文学奖有哪些作品名称
茅盾文学奖作品有《人世间》《牵风记》《北上》《主角》《应物兄》。
1、《人世间》
《人世间》分上中下三卷,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区共乐区为背景,以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21世纪10年代,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
2、《牵风记》
1947年6月,鲁西南战役打响。投奔延安的女主人公汪可逾与旅长齐竞源于对宋琴的共同爱好,建立了超常的友谊。作战中汪可逾被敌人逼入绝境,决心舍生取义,跳崖赴死未果,在昏迷中被俘,被营救回来5天后才苏醒。
3、《北上》
该小说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北”是地理之北,亦是文脉、精神之北。大水汤汤,溯流北上,该小说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
4、《主角》
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该书被认为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
5、《应物兄》
小说围绕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筹备成立和迎接儒学大师程济世“落叶归根”两件事,以“应物兄”作为轴心人物,上下勾连、左右触及,相关各色人等渐次登场,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当代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生活画卷。
茅盾文学奖作品目录
茅盾文学奖作品有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魏巍的《东方》;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李准的《黄河东流去》等。
1、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百花文艺出版社
魏巍,《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应丰,《将军吟》,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2、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
张洁,《沉重的翅膀》,人民文学出版社
3、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凌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浙江文艺出版社
4、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王火,《战争和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斯奋,《白门柳》,中国青年出版社
5、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6、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长江文艺出版社
张洁,《无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
7、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杂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周大新,《湖光山色》,《中国作家》杂志、作家出版社
麦家,《暗算》,《钟山》杂志、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8、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张炜,《你在高原》
刘醒龙,《天行者》
毕飞宇,《推拿》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茅盾文学奖作品
茅盾文学奖作品:《芙蓉镇》、《白鹿原》、《李自成》、《冬天里的春天》、《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东方》、《穆斯林的葬礼》、《都市风流》、《沉重的翅膀》、《湖光山色》等。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茅盾文学奖作品,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小说的字数需要在13万以上,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先生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历届茅盾文学奖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百花文艺出版社
魏巍,《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应丰,《将军吟》,人民文学出版社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
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心武,《钟鼓楼》,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凌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浙江文艺出版社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萧克,《浴血罗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徐兴业,《金瓯缺》,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斯奋,《白门柳》(一、二),中国青年出版社
刘玉民,《骚动之秋》,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张平,《抉择》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长江文艺出版社
张洁,《无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
柳建伟,《英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
社宗璞,《东藏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贾平凹,《秦腔》,《收获》杂志、作家出版社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杂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周大新,《湖光山色》,《中国作家》杂志、作家出版社
麦家,《暗算》,《钟山》杂志(发表篇名为《暗器》)、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张炜,《茅盾文学奖作品你在高原》
刘醒龙,《天行者》
莫言,《蛙》
毕飞宇,《推拿》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1—2014)
格非,《江南三部曲》
王蒙,《这边风景》
李佩甫,《生命册》
金宇澄,《繁花》
苏童,《黄雀记》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5—2018)
《人世间》(梁晓声)
《牵风记》(徐怀中)
《北上》(徐则臣)
《主角》(陈彦)
《应物兄》(李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