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笔顺是-秋的笔顺是什么?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秋的笔顺是什么?
秋的笔顺:撇、横、竖、撇、点、点、撇、撇、捺。图片如下:
秋
拼音:qiū,部首:禾,笔画:9,繁体:秋、秋,五笔:TOY
释义:
1、秋季。
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
3、指一年的时间。
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
5、姓。
6、见〖秋千〗。
组词:秋天、深秋、秋风、金秋、秋季、秋思、晚秋、收秋、麦秋、早秋、初秋、三秋
词语解释:
一、秋天 [ qiū tiān ]
释义:秋季。
二、深秋 [ shēn qiū ]
释义:秋季的末期。
三、秋风 [ qiū fēng ]
释义:
1、秋天的风。
2、见〖打秋风〗。
四、金秋 [ jīn qiū ]
释义:指秋季。
五、秋季 [ qiū jì ]
释义:一年的第三季,我国习惯指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七、八、九三个月。见〖四季〗。
秋字的笔顺
秋字秋的笔顺是的笔顺如图所示秋的笔顺是:
秋字的笔画顺序为: 撇、横、竖、撇、点、点、撇、撇、捺
秋字组词:
金秋、春华秋实、秋季、千秋万代、秋高气爽、一叶知秋、秋思、明察秋毫、清秋、秋波、
秋后算账、晚秋、秋游、早秋、收秋、麦秋、秋毫、各有千秋、春秋、秋粮、千秋、孟秋、
暗送秋波、春去秋来、秋收起义、秋老虎、秋景、秋凉、秋千、暮秋、大秋作物、秋海
秋字造句:
1. 菊花在秋季开。
2. 秋收即将开始。
3. 秋的笔顺是我更喜欢秋天。
4. 今秋可望丰收。
5. 春不播秋的笔顺是,秋不收。
秋的笔顺怎么写
1.笔画“秋” 字共有 9 画,笔画顺序为: 撇、横、竖、撇、点、点、撇、撇、捺 秋字怎么写秋的笔顺详解 共9画秋笔顺 1撇 2横 3竖 4撇 5点 6点 7撇 8撇 9捺.
2. 一年的第三季秋的笔顺是: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秋的笔顺是,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
3.秋高气爽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秋。指一年:千秋万代。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 姓。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秋的笔顺笔画
秋的笔顺笔画:撇、横、竖、撇、点、点、撇、撇、捺。
例句
1、秋天使树叶飘落,花儿枯萎,绿草变黄,大雁南翔,群燕辞故,百鸟离去,秋天是个离别的季节,让人满怀忧伤,秋伤。
2、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春天、夏天、秋天还是冬天?
3、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4、走在秋天, 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
5、秋天说:“我是凉爽的,我给秋天的树叶上色。
6、秋天是一年以来,事实上,秋叶已知当黄色,这棵树被风走,最终倒说告别晚会,我觉得深邃的秋天。
7、每年秋天,九月底到十月中旬的金色秋天,是胡杨树魅力尽展的最美季节,一夜寒露会骤然把整片的胡杨树全部染黄。
8、秋天也是叶展现自己魅力的时候,这时,一阵秋风吹来,树上的叶子们便换上了金色的晚礼服,成群结对的跳起了浪漫的舞蹈。
9、与春夏相比,秋冬的花朵造型偏大,颜色更由粉粉绿绿转向以棕色、紫色、墨绿等为主的很秋天的色系。
10、其实,时光就是一幅画,让我在这个秋天里安静下来,独坐于秋水一处,望远山,不见鸿雁,凝眸深处,天高云淡。
11、我最喜欢那秋高气爽的秋天,金色的秋天,天高云淡,几朵淡淡的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中游弋,白云下面几只雄鹰在翱翔。
12、秋天的风,很是刺人的脸,他眼里含着泪水,像秋地田野上凋零的花一样,风一吹就落下来。
秋的笔画顺序
秋的笔画顺序:撇、横、竖、撇、点 、点、撇、撇、捺。
“秋”,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qiū,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
“秋”的基本含义为一年的第三季,如秋季、秋景;引申含义为庄稼成熟的时期,如麦秋;指一年,如千秋万代。
“秋”,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甲骨文的“秋”,字形就像一只蟋蟀,古人发现蟀一般在秋天鸣叫,所以就借此表达“秋天”的概念。
蛱蟀形的下方有个“火”字,表示秋天收获谷物之后,用火焚烧秸秆,顺便灭除害虫。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秋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秋的笔顺是
秋的笔顺是撇、横、竖、撇、点、点、撇、撇、捺。
拼音:qiū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①指秋收、秋耕、秋播;②指三年)。~高气爽。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
指一年:千~万代。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姓。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 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