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桌均消费公式-餐饮行业中的人均消费和桌均消费怎么计算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餐饮行业中的人均消费和桌均消费怎么计算
餐饮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是挺多的。
装修房租是一年的大头,房租每年都会有,特别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房租肯定不菲,装修也要随着潮流进行替换。这些费用要记账。
员工工资
工资也是大头,如果你的餐饮业规模较大,那么对于员工每年的工资,保险,还有福利等等都要算一笔账。
食材选购
食材的选购肯定不要说,采购的食材,每天都要记账,包括油盐酱醋等等。只要是厨房类产品就统一记录。
餐饮费怎么算
推广和调味品费用
餐饮店还需要进行维护,推广,一系列的广告费用也不少,这些费用能够促进店铺发展,所以也是一笔开销。相比每天消耗极快食材,调味料的消耗反而不太让人注意。因为在单个产品中,调味品用量极少,调味品成本所占比重不高,所以,许多餐馆容易忽视对调味品成本的核算与调味品的日常管理。其实,从餐馆整体情况来看,所耗用的各种调料品数量和成本是极为可观的。
餐饮费怎么算
餐饮人必知的计算公式
1、餐厅定员=座位数×餐次×计划期天数含义:反映餐厅接待能力
2、职工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含义:反映计划期人员数量
3、季节指数=月(季)完成数/全年完成数×100%含义: 反映季节经营程度
4、座位利用率=日就餐人次/餐厅座位数×100%含义:反映日均座位周转次数
5、餐厅上座率=计划期接待人次/同期餐厅定员×100%含义: 反映接待能力每餐利用程度
6、食品人均消费=食品销售收入/接待人次含义:客人食品消费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餐饮费怎么算的全部内容了,总之不管什么行业一定要会财务管理,一定要对自己的店子收支情况了解。这样你才会清楚知道赚没赚钱。
酒店rvp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rvp=酒店年度所有营业收入/房间数量/365天。
分析:rvp完整说法为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指每间可供租出客房产生的平均实际营业收入。用客房实际总收入除以客房总数,但一般都是用实际平均房价乘以出租率,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平均房价和出租率比较,总收入更具可控性,所以更多的酒店习惯用实际平均房价*出租率来计算。
客房收入。
前厅结算处根据客人入住时间及消费内容预收客人一部分保证金,输入电脑,待离店时进行结算,客人住店期间一切消费各部要及时输人电脑,并将帐单送进前厅结算处。
客人离店时要通知客房部査询饮料消耗,收回欢迎卡及钥匙,收回预收飮单据,同时打出帐单请客人审査同意后进行结帐,加兼现金收讫章。如使用支票结算,要认真审査支票日期、用途、大小是否相符,并在支票背面写淸客户电话,联系人加兼转帐收讫章。
餐饮营运TA、TC、GA、GC是什么意思?
TA = Table Average,每桌(单)消费额
TC=Table Count,总共有多少桌(单)
GA=General Average,总平均值
GC=Gain Cell,增益控制
餐饮营运的潮流趋势:
1、客户越来越年轻化
《2017中国餐饮消费报告》显示,现今80后和90后年轻人群在餐饮用户中占比接近7成,而90后正在逐渐超越80后,成为餐饮业消费主体,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与观念也在引领餐饮行业的潮流。
2、网红店越来越多
随着80后、90后成为餐饮消费主力,餐饮已从解决温饱上升到精神情感需求。好吃又好玩的创意餐饮、实现网红效应、自然健康轻食等代表新兴生活方式的餐饮,更能得到年轻消费人群的青睐。
3、外卖需求在增加
动动手指足不出户点个外卖或夜宵。根据《中国城市夜宵消费趋势大数据报告》,年轻人成为当之无愧的夜宵主力。90后的总数占比达59.36%,80后占比26.14%。在品类上,以小龙虾为代表的小吃成为夜宵的首选,其次是各类快餐,火锅位列第三。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健康网—餐饮新势力的玩法已经大变
酒店服务费和税费的计算公式
酒店服务费的收取方法根据每个酒店的不同,收费多少也不相同。
比如五星级酒店一般收取15% , 四星级酒店一般收取10%左右的服务费。这个百分比一般将会建立在你在酒店的所有消费上。酒店收取服务费一般是用于抵充该笔收入对应的税款。
基本税种:
1、营业税按营业收入5%缴纳;
2、城建税按缴纳的营业税7%缴纳;
3、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3%缴纳;
4、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2%缴纳;
5、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帐本按5元/本缴纳(每年启用时);年度按“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第一年按全额缴纳,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缴纳);
6、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缴纳(各地规定不一,XX元/平方米);
7、房产税按自有房产原值的70%*1.2%缴纳;
8、车船税按车辆缴纳(各地规定不一,不同车型税额不同,XX元辆);
9、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以后的利润)缴纳(3万元以内18%,3万元至10万元27%,10万元以上33%);
10、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上述税种中除企业所得税(2002年1月1日新设立的企业)向国税局申报缴纳外,其他均向地税局申报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