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型酒店的规模和消费市场-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 2、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 3、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 4、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
- 5、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与现状是什么样的啊!
- 6、2024酒店行业的现状分析
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中国酒店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首旅酒店(600258)、锦江酒店(600754)、华住集团(01179.HK)、格林酒店(NYSE:GHG)、岭南控股(000524)、西安旅游(000610)、华天酒店(000428)、金陵饭店(601007)等。
本文核心数据:连锁酒店客房占比、酒店业市场集中度
1、连锁化经营成为酒店业的趋势
酒店运营模式不断创新,连锁加盟模式快速发展。对品牌方而言,直营模式属于重资产发展,存在酒店物业的增值空间或者融资担保作用。酒店集团主要采取连锁加盟的轻资产输出模式,统一物资供应链、物业服务和管理,保证现金流、提高净利率、快速扩张品牌影响力、降低金融风险;对单体酒店而言,连锁化有助于解决酒店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拓宽单体酒店经营空间。中国酒店业经历近2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行业进入加速整合阶段,连锁化经营解决传统酒店行业重资产、低效率等痛点。
2、中国酒店连锁化率逐年上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中国酒店连锁化率逐渐上升,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据中国饭店协会《2024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以同一品牌3家(含)门店以上为连锁酒店的统一口径,截至2024年1月1日,中国共计2668个连锁酒店品牌,连锁客房数为469万间,连锁化率为30.6%,而发达国家酒店品牌连锁化率水平可达到60%-70%。未来中国酒店业加速整合,行业逐渐成熟,由此推断未来非连锁酒店有望转换为连锁酒店。
3、国内连锁酒店发展不均衡
从城市级别看,一线城市、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其他城市的连锁化率分别为48%、41%和24%。一线城市与副省级及省会城市的连锁化率相对较高,除一线城市、副省级及省会城市的其他城市连锁化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有较大增量、存量改造机会。
从酒店规模看,70间房以上酒店连锁化率较高:客房数规模为15-29间、30-69间、70-149间、150间以上规模的酒店连锁化率分别为6%、21%、46%、38%。大型规模酒店连锁化率偏高,而15-29间规模酒店连锁化率仅为6%,这种小型规模酒店通常是个体经营模式,有较大的连锁化改造空间。
从酒店等级看,豪华型酒店连锁化率较高,为53%。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率较低,仅为25%。未来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化整合空间最大。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连锁酒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现状为同质化严重,品牌在持续弱化等。发展趋势为酒店全服务到精选。
我国酒店行业发展与国家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水平、境内旅游业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直接受益于国家经济我国经济型酒店的规模和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酒店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我国酒店行业供给持续增长。
中国酒店客房数量从2015年的215.01万间增长到我国经济型酒店的规模和消费市场了2024年的414.97万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87%。我国酒店行业豪华、中高端、经济型的比例约为8%、27%、65%,目前国内酒店市场由低端经济型酒店占主导。
酒店发展的方向我国经济型酒店的规模和消费市场:
欧美酒店业豪华、中高端、经济型的比例约为20%、50%、30%,未来我国酒店行业结构布局将向欧美等发达国家酒店行业结构靠近,呈现中高端酒店为主体的特征。从目前国内酒店市场结构,中端酒店的发展仍有极大发展空间。
未来中国的中高端酒店将迎来中长期的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地产投资周期原因,现有存量物业规模较大,酒店自持物业成本过高。酒店业从过去的重视资产运营转向重视管理品牌运营,从过去的消耗资源的重资产模式转向租赁物业、重管理输出与品牌输出的轻资产模式。
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4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日益数字化的世界意味着员工的工作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同时员工本身也在改变。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人口统计学上。
也体现在Z一代的崛起和更具全球化的员工组成,还体现在对安全和人力资源技术等相关内容的日益关注上。酒店经营者必须认识到这些变化,以便有效地雇佣员工,减少人员流动率,并确保员工工作的安全性和满足感。
酒店发展现状
对于那些独自旅行,或者是出于远程办公的需求,要寻找一个地方用以短暂停留的人来说,共享居住社区或许将是个很好的选择。比如像Roam,就是一个专门为这部分群体所打造的共享住宿品牌。他们的用户群体在生活态度和目标上存在共性,并且可以在这里共享生活空间或者工作空间。
随着远程办公越来越普遍,企业家和那些需要远程协作的员工纷纷涌向了WeWork和Spaces这样的共享工作空间。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个拥有WiFi和办公桌的工作空间,另一方面也希望融入新的社群寻找社交机会。
与我们每次旅行都去寻找新的酒店不同,移动酒店可以与我们一起旅行。从技术上来说,移动酒店其实就是一个带轮子的可以自动驾驶的酒店房间。尽管目前还处在概念阶段,但对于商务旅行者来说,这个想法可是超级炫酷。
很多旅行者已经习惯了在游轮上睡觉,欧洲游客也对精致的火车服务非常熟悉。但是,换种方式,就比如舒服地睡在公交车上,然后在另一个新的地方醒来,是不是也很酷呢。
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
经济型酒店数量呈下降趋势
2016-2024年,全国上报文旅部的经济型酒店(一星级酒店和二星级酒店)数量持续下降。2016年为1842家,至2024年第三季度下降至650家。经济型酒店行业经历21世纪初的爆炸增长后,近年已出现衰退趋势,主要是由于在居民消费升级背景下,市场空间逐渐被中高端星级酒店挤压。
根据中国饭店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酒店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客房数为222万间,同比减少约16万间。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率为27.84%,同比上升2.84个百分点。客房总数下降的同时连锁化率上升,表明经济型酒店行业连锁化整合进入加速阶段,经营效益低下的经济型酒店将退出市场。
经济型酒店平均出租率在36%以上
从客房出租率来看,2013-2024年一星级和二星级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呈波动变化,整体基本维持在47-54%的区间。2024年,受疫情影响,全国经济型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大幅下降,一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为35.74%,二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为38.61%。2024年一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为36.06%,二星为39.01%,较2024年均有所上升。
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率低于高端酒店
2018-2024年经济型酒店的连锁化率也在持续增长,但是和其他档次的星级酒店相比,连锁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4年不到30%。
汉庭酒店在经济型酒店中脱颖而出
根据中国饭店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酒店集团TOP50报告》,中国经济型酒店排行榜前十分别是汉庭酒店、如家酒店、格林豪泰、7天酒店、锦江之星、城市便捷酒店、尚客优连锁酒店、云酒店、怡莱酒店和格林联盟,CR10为57.48%。其中,汉庭酒店、如家酒店、格林豪泰位列前三,市占率分别为12.36%、8.26%、8.06%。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与现状是什么样的啊!
经济型酒店是一种新类型的酒店,规模小,设施有限,价格实惠;Lee (1984) 指出,它是一种在酒店业发展最快的酒店类型,经济型住宿业具有所有连锁酒店业的优势,通过特定的设计和管理,以具备极具竞争的房价,以达到低廉的建筑成本及低廉的营运成本。 中国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和经济型酒店自身扩张的需求,是经济型酒店竞相选择上市的主要原因。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必定要走以高档酒店为主的发展模式,酒店对外资积极开放,引入星级制度,借鉴外国酒店的科学管理方法,引进外国酒店管理公司,都是当时的需要。在发展高档酒店的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提高,经济型酒店规模也从小到大,从行业配角发展到主角之一,成为酒店的一个须重视的部分,形成新的行业机会,是必然的发展过程。
发展经济型酒店,是我国酒店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经济型酒店不仅有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有现实的紧迫性,有巨大机会。对于酒店宏观管理结构和酒店产业中的成员酒店,这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判断”与“决策”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作为消费心理学的认知,尤其注重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评价,以及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在一些消费者感到“豪华的价格高,住不起;便宜的不实用,不愿住”的现实中,人们发现了经济型酒店在中国成长的巨大空间。经济型酒店的出现,对中国人的出行住宿理念是一个十分有力的冲击。在此之前,出行住宿,往往只能够是一种扭曲的选择。自市场经济出现以来,虽然住宿业也开始了向买方市场的转化,但是选择的空间仍然是有限的。因为此前市场供给的主体,主要是两种格局,一是星级酒店,另一个是社会旅馆和单位的招待所。星级酒店,服务多是全方位的,但是价格不菲;招待所却因为工作系统的不对口而无法入住;社会旅馆往往环境、卫生等状况又不尽如人意。老百姓愿意有宾馆的住宿条件,常常无须那么多的用不着的设施,从而也就不愿意支出那么多的花费;想少花一点钱,但又不愿意忍受交通不便,以及陈旧设施和不卫生带来的烦恼。经济型酒店的出现,给中国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价廉而且适用的选择。它有星级酒店对住客现代生活必需的关注,又考虑到了住客对价格的敏感和接受力。因此,尽管经济型酒店在我国出现较晚,但一开始就吸引了中国住客的注目,并且迅速形成了它的核心消费群。
不过,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目前经济型酒店总体的满意程度还处于“一般”和“比较满意”的状态。其中认为“一般”的(46.1%)比重,略高于认为“比较满意”的比重(44.6%)。虽然评价“不太满意”的还不到一成(7.3%),但是评价“很满意”(1.7%)的更低。
由此看来,经济型酒店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还有赖于总体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于消费者的关注,调查还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型酒店的住客对经济型酒店的最满意和最为关注的内容,仍然是它的价格(70.5%)。此外,交通的方便性(40.9%)、卫生状况(25.8%)、城市经营网点(23.4%)、酒店所在地段(21.7%)、酒店服务水平等(20.2%),也都是十分重要的。
至于住客最不满意的“配套设施”(35.3%),似应作两个侧面的分析:一是部分仓促上马,或者仓促改造,乃至鱼目混珠的“经济型酒店”,其必需设施欠缺的情况,当前确是存在的;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是由于部分已经习惯于原有星级酒店的住客对经济型酒店的不够了解或不够习惯的苛求。
不久前,就有业界人士指出了当前经济型酒店发展的三大瓶颈,或者两大问题。都提得很好,都很及时。
就其当前发展来分析,经济型酒店面临的普遍问题,似乎首先应该注重这样三个,即资金、人才、行业规范管理。
其一,资金
对着拥有资本正在进入经济型酒店的投资者而言,资金似乎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已经进入或者正在经营着或者正在谋求实现经济型酒店发展的业者而言,资金就是一个不能不考虑的达问题了。这也就是不少正在谋求上市或引资的品牌公司正在着力谋划的事情。
然而,如家、锦江之星、莫泰……都是不可能“复制”的。由此,扩张的计划与现实之间就免不了会出现较大的距离。这种距离正在接受着时间的检验。
其二,人才
经济型酒店的急速发展,必然将管理人才的问题提上日程。经济型酒店服务应该是简约的。但是它对服务的要求却又不能放松。经济型酒店成本的“经济”,必然要减少服务人员与客人的比例,这也就越来越需要酒店服务方面的“通才”。尤其是“店长”这样的人才,更是传统住宿业和现代星级酒店所从来没有使用过的。
在需求刺激下的现代住宿业,从现代酒店中滋生出了它的“经济型”。而当经济型酒店一诞生,就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迅速认同,于是经济型酒店一发而不可收。它的全球性的扩展,正好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这就是中国经济型酒店当前发展的现实。
经济型酒店以其自身的优势,又时时冲击着现代酒店与传统的住宿业。在中国,传统住宿业的弊端,现代全服务酒店与需求的契合度,不仅都为经济型酒店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机遇。而且经济型酒店对它们的冲击,又让它们发生了并且将继续发生极大的变化。如果借用核反应的理论,那么,经济型酒店便正在引起传统住宿业和现代全服务酒店的“裂变”。
2024酒店行业的现状分析
2024酒店行业的现状分析如下:
据报道称,我国绝大部分的酒店都分布在除一线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之外的其它城市区域,我国酒店业产业规模巨大,但区域、规模和档次、产品结构等方面分布尚不均衡,在管理、服务、品牌建设、连锁发展、价值驱动等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二线城市,经济型酒店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可能已经过去,连锁化市场接近饱和,但大量的单店规模在15-69间房左右小规模酒店,连锁化率偏低,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三四线城市,经济酒店的市场还是刚需的产品,市场竞争的格局才刚刚显露,未来几年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数字化驱动的连锁化管理模式也是未来的趋势。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4-2027年酒店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酒店行业的经营水平、景气度与国家经济周期波动呈现正相关。在宏观经济处于下行时期,居民实际收入下降,导致旅游消费相应下降。从而限制酒店消费需求增长。同时中小企业经营临生产经营压力,从而导致商务出行和酒店住宿需求下降。在宏观经济处于上行时酒店的景气度则相反。
因此,酒店行业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此外虽然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然而也会因全球性突发事件或全球经济的变化而导致出现周期性波动,进而影响酒店行业的发展。
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国内酒店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20家,其中A股公司为15家。截止2024年5月23日,中国中免收盘价位列第一。
随着各地旅游业的不断发掘开发利用,酒店业也是投资者们投资又一衍生的红利项目。但在未来两年的酒店投资中,仍然需要谨慎向前。
酒店市场依旧是存量洗牌整合阶段,优秀的产品会脱颖而出,低廉的产品会加快淘汰。未来酒店产业是更加高效,拒绝臃肿,朝着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去发展。作为各大酒店集团来说,品牌做到赋能,才能收益与品牌价值的双向发展。
2024年的酒店业依旧是不确定的一年,无论是酒店品牌方还是酒店业主或者是酒店从业人员,做到谨慎,稳重求胜,并且活下去,挺过去,才能迎接下一轮的变革。
中国饭店协会1日正式发布《2024年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酒店行业正在发生剧烈变革,旅游市场大幅收缩,酒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蕴含新的商业机会。
报告称,疫情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等,人们的旅游消费越来越高,消费升级带动需求增加,刺激着酒店业需求的增长。
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一共拥有住宿设施总数为36.1万家,较2024年减少了8.6万家,其中酒店住宿业较2024年减少了2.7万家,其他住宿业较2024年减少了5.9万家,疫情对酒店业造成了巨大影响。
但伴随着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3个方面43条具体措施,力度空前,进入疫情以来力度最大的纾困政策周期,也显示出政府纾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