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意思-诲人不倦的意思是什么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诲人不倦的意思是什么
- 2、诲人不倦意思
- 3、诲人不倦的意思是?
诲人不倦的意思是什么
诲人不倦的意思解释是乐于教诲人而不知厌倦。
诲人不倦(拼音:huì rén bù juàn)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论语·述而》。“诲人不倦”的意思是乐于教诲人而不知厌倦;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典故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和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他一一走入学生群中,学生们总是提出各种问题来请教他,而孔子总是耐心地给学生解答。
有一次,一个学生问孔子道:“老师,你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希望我们将来有出息。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你觉得哪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哪些事情是你最忧心的呢?”
孔子和善地看了看这个学生,然后说:“品德没有很好地培养,学问没有很好地深钻巩固,听到说要做好事,却不身体力行,自己有了缺点,却不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
接着另一个学生问道:“老师,我们学得的知识怎样才能巩固呢?”孔子回答说:“学了之后,要经常复习,才能把学得的知识巩固下来,才会越学越有兴趣。”
孔子给学生解答问题恳切又耐心,释去了学生脑海中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大家很受感动,情不自禁发出了感叹:“老师真好啊。老师不但在学习上不知疲倦,而在教导我们时又这样耐心,真是难能可贵啊。”
孔子听了学生们的赞扬,谦逊地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起来永远不觉得厌烦,教导他人从不知道厌倦,这些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常常扪心自问,以上要求,我是否都做到了呢?”
诲人不倦意思
诲人不倦的意思是乐于教诲人而不知厌倦。
近义词:
金针度人:金针:比喻秘法,诀窍;度:通“渡”,越过,引伸为传授。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用笔之活可作金针度人。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
不厌其烦: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宋,袁燮《絜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谆谆告诫:恳切耐心地劝告。宋,费衮《梁溪漫志》:“命诸子子妇皆坐;置酒;谆谆告诫;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清,李渔《曲话结构》
成语寓意:
“诲人不倦”是孔子所提倡的教学态度,也作为一种精神历来被为师者效仿,从古至今,大千世界,教育和教学与每个人并非是与生俱在的职能。人一生能够诲人与否,以及怎样诲人,都与一己的生存生活并无必然联系。
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必须去诲人不可。正是此种特定的利他性、无功利性,决定教育教学事项,付出、付出、再付出,付出才是它永久的价值指向。
为人师表,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细心地教导,做到了不厌其烦教学,“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是很好的教师写照。
诲人不倦的意思是?
【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而言又做到了哪些呢?
【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圣人说:“诲人不倦”,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
金针度人、不厌其烦、谆谆告诫、耳提面命、谆谆教导、循循善诱、苦口婆心
扩展资料:
1、厌:嫌。不嫌麻烦。
宋·袁燮《絜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意思是陆贽的祖先;不嫌他的麻烦;而皇帝经常听不懂。
2、诲尔谆谆
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
春秋《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意思是反复耐心教导你;你既不听也不睬。
3、苦口婆心
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得个贤父兄;良师友;苦口婆心的成全他;唤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