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地等于多少米-1里地等于多少米?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1里地等于多少米?
- 2、一里地多少米多少千米
- 3、1里地是多少?
- 4、1里地是多少米
- 5、宋朝时的一里地是多少米?
- 6、一里地是多少米啊?
1里地等于多少米?
1里地等于500米。
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是长度计量单位。常用于计量地理距离,现在被称为华里、市里,一里等于500米,是中国古代使用的长度计量单位。
1929年民国推行计量改革以来,一里特指一市里,旧称一华里。用于计算路程、地理距离。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里作为计量单位,源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废除之后,由面积单位演化为长度单位。
扩展资料:
古制换算
井田制一里为九百亩。古人借面积单位作长度单位,随着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一里的含义,逐渐由长宽各三百步的面积单位,变成距离三百步的长度单位。隋唐改一里为三百六十步,后沿用至明清未变。
相对于表面数据,历代度量衡的实际值,存在不同程度变化。秦汉以六尺为步,一尺长约23厘米。隋唐以五尺为步,一尺长约30厘米。相比起来,人类步幅几乎不变。一步(一左一右)基本是1.4~1.5米。
井田制与里坊制
中国古代城市居民聚居之处。又名闾里、坊。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围以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里原为农村的聚居形式,后移入城市。
里坊制城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盛于西汉至唐代。西汉长安城有160闾里,分布在城北及长乐宫、未央宫之间。北魏景明二年(501),洛阳城筑里323个,每里300步见方。隋唐改称城内里为坊。
隋唐长安城有110坊,坊内辟十字街或横街,布置巷曲。北宋以后,陆续拆除城墙,封闭式的里坊制至此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里
一里地多少米多少千米
一里地是500米或者一里地是0.5千米。
千米是指长度单位,俗称公里,英文用km(kilometre)表示。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所在经线圈全长的四万分之一作1千米=1000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
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这源自于kilometre这个英文。kilo是千,metre是米,千米自然就是kilometre。
1里地是多少?
1里地是(500米),
或者半公里,
或者0.5千米。
快走大约需要6分钟。
1里地是多少米
答:1里地=500米
补充:
因为:1公里=1000米=2里
所以,1里=500米
;
补充:
朋友,你好,你的题目,我已经帮你解答。。答案是:1里地=500米。。如果觉得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的话。。希望能
点击右下角
采纳满意答案
支持一下我。。谢谢。。
宋朝时的一里地是多少米?
宋朝时沿用唐朝时的度量衡,一里地约530米。
一里,习惯指一市里,即500米。里,长度计量单位。1929年民国推行计量改革以来,一里特指一市里,旧称一华里。
常用于计量路程、地理距离。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里作为计量单位,源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废除之后,由面积单位演化为长度单位。
扩展资料:
民国的计量改革:
第三次中国里制的变化,发生在民国时期:“公元1929年制定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米。这次制定的里制一直沿用至今,既继承了中国传统里制的特点,又吸收了西方米制,并与其结合。
所谓继承中国里制特点表现在:从周代开始中国传统里制为一里300步,这次里制为一里150丈,而以营造尺的五尺为步、二步为一丈,则150丈恰为三百步。
所谓吸收西方米制与之结合表现在:“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米”,则是以西方的米制表示中国的里制,而中国的市尺则变为西方一米的三分之一。这样二者融为一体。由于这次制定的里制,适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方便了与西方长度单位的换算,所以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里
一里地是多少米啊?
500米
里是长度单位,一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一里地相当于0.5公里 1千米=2里
一公里等于1000米
所以一里地就是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