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利率-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哪个好
微信号
KTV115116
本文目录一览:
- 1、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哪个好
- 2、浮动利率是自动调整吗
- 3、浮动利率名词解释
- 4、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哪个好
国家从2024年1月1日开始浮动利率,将房贷利率按LPR浮动利率进行计算浮动利率,这就意味着中国房贷利率进入市场化。同时2024年之前所有的房贷合同,2024年3月-8月银行会有人联系重签合同。那么,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哪个好?
1、 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各有各的好处。浮动利率指的是每个月各家银行上报市场最优利率,去掉一个最高利率和一个最低利率后,剩余16家银行加权平均得出的利率。与固定利率相比,浮动利率是随着银行上报的利率变化而变化的,其不定因素太多。
2、 如果房贷还剩1-6年。按浮动利率进行氏罩孙操作,随后闷册按时足额还款即可。国内五年内LPR是下行趋势,这和中国整体经济有关,各国都在降息刺激经济,所以LPR下降是肯定的。如果房贷还剩6年以上的,选择固定利率会好一些。
3、 总的来说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的好歼链与坏都不是确定的。没有办法脱离环境来进行评价。已购房的商业房贷的用户可以选择换成固定利率或换成LPR浮动税率,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之后将无法进行更改。
浮动利率是自动调整吗
浮动利率指的是LPR,如果未进行约定,默认为一年调整一次。而进行了约定,则按照用户与银行的约定进行调整。
拓展资料:
浮动利率简介:
银行等金融机构规定的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的利率。高于基准利率而低于最高幅度(含最高幅度),称利率上浮,低于基准利率而高于最低贺备迅幅度(含最低幅度),称利率下浮。
在西方国家,基准利率是风险最小,流动性最大的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在最高和最低浮动利率范围内,各银行利率的加码幅度高低不一。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某一级行、处或专业银行在法定利率水平上和规定幅度内根据不同情况上下浮动,目的是充分发挥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以便把正常的资金需要和不正常的资金占用区别开来,把利率杠杆作用与“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原则结合起来。1987年,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在20%的幅度内浮动,1988年又扩大到30%,流动资金及固定资产几乎全部项目的贷款利率都可以上浮。1990年2月规定只有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可以上浮20%。同年3月21日起,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不仅可以上浮20%,而且可以下浮10%,并经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审批后即可执行。浮动利率大体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务院授权,在一定幅度内拥有的利率浮动权。如能源、交通、通信、盐业和农业等13个行业的基本建设贷款利率,分三类分别下浮10%、20%和30%。另一种是专业银行分支行根据要求贷款的企业信用及效益等情况,在规定幅度内对贷款利率上下浮动,以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浮动利率名词解释
浮动利率名词解释如下: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利率。常常采用基本利率加成计算。通常将市场上信誉最好企业的借款利率或商业票据利率定为基本利率,并在此基础上加0.5至2个百分点作为浮动利率。到期按面值还本,平时按规定的付息期的浮动利率付息。
浮动利率的特点
1、利率调整可以及时反映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
2、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变动的风险小;
3、有助于金融机构及时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调整资产负债规模及企业融资决策;
4、有助于中央银行及时了解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区别
1、基本差别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基本差别就在于借贷期内利率是否可以调整。以借贷关系成立时确定的利率为标准,在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利率是固定利率。相反,在借贷期内利率可做调整的利率为浮动利率。
2、固定利率的利弊
固定利率在核算上简单方便,便于投融资双方制定资金计划。但对于长期借贷双方而言,风险较大。融资方面临利率下降的风险,因在借贷关系确定后,如遇利率下降,对采用固定利率的融资方来说,就意味融资成本偏高了。
投资方面临利率上升的风险,因在借贷关系确定后,如遇利率上升,对采用固定利率的投资方来说,就意味着资金被占压在低收益的资产上了。
3、浮动利率的利弊
浮动利率为投融资双方提供了管理利率风险的可能,在核算上更精细,但也更复杂,同时也免除了利率风险。
在7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各国利率波动幅度和频率大大增高,在更加讲求经济核算的情况下,浮动利率被越来越多地采用,特别是在企业的借贷活动中。我国企业的贷款利率现在就是采用的浮动利率法每年核定一次利率。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1、本质区别
固定利率由国家规定,是在一定时期内不受社会平均利润率和资金供求变化所影响的一种利息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利率。
2、特性上的区别
固定利率利率较高,可使借债成本锁定;不再受整体利率调整变化的影响;可列长期负债,若保证银行保证契约为一年期以上,则可列入长期负债,惟银行保证为一年内,则会计师或有不同认定。
浮动利率利率调整可以及时反映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变动的风险小;有助于金融机构及时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调整资产负债规模及企业融资决策;有助于中央银行及时了解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3、是否便于计算的区别
固定利率在稳定的物价背景下便于借贷双方进行经济核算,能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较为确定的融资成本预期。
浮动利率不便于计算与预测收益和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利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动利率